尿失禁、尿急、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疾病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女性,部分可能与分娩相关。而且无论剖腹产还是顺产,女性可能都会面临相关风险。自然,这也是很多女性在分娩时难以言说的一大担忧。
不过,盆底疾病的生物学机制还不明确。在女性一生中,不同分娩方式与这些疾病的病程和进展的联系,人们也知之甚少。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团队对1500多名女性产后10-20年的情况进行了随访,他们发现,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出现盆底疾病的风险确实不一样。这项重要的研究结果发表于《JAMA》。
这项纵向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从一家社区医院中招募首次生产后5-10年的女性,根据分娩方式分为剖腹产组、自然阴道分娩组和经手术阴道分娩组(如使用产钳或真空吸产器)。
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共纳入了1528名符合要求的女性,其中剖宫产组778名,自然阴道分娩组565名,经手术阴道分娩组185名。有1092名女性(72%)在入组时生育了两胎或更多。这些女性首次分娩时的中位年龄约30岁,入组时的中位年龄约38岁,也就是说,在参与研究时,距离首次生产平均过去了8年。
研究人员对这些女性进行了最长达9年的年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1年,每年通过问卷和体格检查评估她们患四种盆底疾病的情况。
剖腹产女性盆底疾病风险更低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患病风险差别较大。
以自然阴道分娩组为参考,首次分娩15年后,各项疾病累积发生率为:压力性尿失禁34.3%,膀胱过度活动症21.8%,肛门失禁30.6%,盆腔器官脱垂30.0%。
相比之下,剖腹产女性的多项风险显著更低,压力性尿失禁风险低54%,膀胱过度活动症风险低49%,盆腔器官脱垂风险低72%。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自然阴道分娩,经手术阴道分娩的女性一些风险还更高,肛门失禁风险高75%,盆腔器官脱垂高88%。
进一步分析后,盆腔器官脱垂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最明显。作者指出,女性分娩后,盆腔器官脱垂通常比压力性尿失禁和肛门失禁的出现时间更晚。这种“时间差异”也可能放大了组间差别。
作者表示,关于盆底疾病的流行病学,虽然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队列研究,但现在的随访时间还不足以观察女性在更年老时的疾病情况。另外,这些研究纳入的女性仅来自于一家医院,也限制了将研究结果推导至更广泛的女性群体中。
并不是剖腹产就更好
但盆底疾病方面的差别,并不意味着剖腹产就更好!妊娠和分娩是自然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的。目前,医学上仍主张仅在有并发症等指征的情况下才进行剖腹产,这些情况约占15%。
2018年10月,《柳叶刀》就发文指出,全球近一半的剖腹产可能都没有必要,在中国,过度剖腹产的问题更为凸显。
在没有医学指征的情况下,剖腹产甚至没有明显的好处,反而会给产妇和新生儿都带来其他多种风险。剖腹产的产妇总死亡率和残疾率也都高于阴道分娩。剖腹产后恢复更为复杂,可能导致子宫瘢痕,这和后续分娩中的出血、胎盘异常发育、异位妊娠、早产、死胎等多种风险都有关。剖腹产出生的婴儿,激素、身体、细菌、医疗暴露的影响都可能会微妙地改变他们的健康状况。
虽然,在很多女性非常关心的盆底疾病方面,这项研究带来了重要的结果,或许也佐证了很多女性的担忧。但更为重要的,仍然是全面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影响,并提供最合适的医疗护理,产后盆底肌肉康复锻炼也可以帮助女性缓解相关的风险。
参考资料
[1] Association of Delivery Mode With Pelvic Floor Disorders After Childbirth. JAMA, 10.1001/jama.2018.18315
[2] Risk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 Varied by Child Delivery Mode. Retrieved December 19, 2018, from https://www.medpagetoday.com/obgyn/urinaryincontinence/77007
[3] Prof Ties Boerma, et al., (2018). Global epidemiology of use of and disparities in caesarean sections. The Lancet,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19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