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杂志上发表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睡眠状态下,大脑才会开启“自动清洗”模式,扫除白天大脑中积累的记忆障碍蛋白。
波士顿大学生物工程学助理教授Laura Lewis博士所在的研究团队对13名23至33岁之间的受试者进行研究,受试者戴上脑电图帽躺在BMI仪器内睡觉。脑电图会清楚得显示,受试者是处在哪个睡眠状态,并且MRI会测量血氧水平。
研究发现大脑在睡眠期间,神经元活动变得不那么激烈,血液会周期性地从脑部流出,一种称为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的水状液体随之流入有节奏地冲洗大脑。脑脊液对于大脑而言是一种“清洗剂”。早在2013年就有研究表明,脑脊液有助于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这意味着这一研究结果或将对阿尔茨海默病提出新的见解。
这一清洁工作只能在睡眠阶段进行,因为清醒状态下,血液充斥了大脑,脑脊液根本就没办法进入大脑。该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轻度睡眠和深度睡眠阶段,也就是非快速眼动(REM)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大脑保持记忆非常重要的阶段。此时所有的神经元都会变得安静,因此这时大脑不需要太多的氧气,这意味着流进大脑的血液会更少。脑脊液会随之流入大脑进行清洗。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大脑通常会产生较少的慢波。这可能会影响大脑的血流并减少睡眠期间脑脊液的波动,从而导致有毒蛋白质的积累和记忆能力的下降。尽管研究人员倾向于分别评估这些过程,但现在看来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探讨衰老如何影响睡眠的血液流动和大脑中的脑脊液活动,Lewis和她的团队计划招募老年人参加下一次研究。
这一研究提醒我们,睡眠很重要,熬夜降智商。随着年龄的增长,熬夜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白天大脑代谢的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症可能会在你年老时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