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子刊:过量HIIT,或损伤线粒体功能!

佩襄 运动 1.2K+

孔子曾经说,“过犹不及”,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度。再喜欢的美食也不能吃太多,再好玩的事情也不能一味沉溺,不然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就连运动也不例外,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说的也是适度运动;运动不断挑战极限,同样需要循序渐进。健身时太拼,结果搞出横纹肌溶解的报道,估计大家没少看过吧?

近期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组织内的线粒体呼吸功能下降,影响的人体正常代谢,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波动,反而会不利于健康

研究安排11名参与者进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也就是备受健身爱好者追捧的HIIT,做HIIT的时长每周逐渐加量,加到每周152分钟的“过量运动”时,就出现了各种代谢问题,所以说运动确实是过犹不及[1]。研究发表在《细胞·代谢》上。

《细胞》子刊:过量HIIT,或损伤线粒体功能!.jpg

适量运动有益健康,甚至还能写进处方。对于脂肪肝等与生活习惯、饮食等因素有关的代谢性疾病,通过运动来调节代谢,效果可能会比药物治疗好得多。

但对不少人来说,运动量还真不是越多越好,长期过量运动可能对心血管有不良影响,甚至与心梗和心源性猝死风险上升有关。美国心脏协会(AHA)曾在去年发表科学声明,提示运动时也应该考量一下相关风险[2]。

用声明当中的表述来说,运动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是一种“U型或反J型”曲线,也就是保持适量的中高强度运动最好,而运动太少或者太多,都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这种结论是否适用于血糖等代谢指标,就得看研究结果了。

卡罗林斯卡学院团队设计的这项临床研究中,参与者们以骑功率自行车的方式进行HIIT,而且运动量加得很快:第一周做HIIT总共只做36分钟,第二周加到90分钟,第三周就到了152分钟,现实当中想加量这么快,估计是相当困难的。

研究第四周设置为恢复调整期,但参与者仍然要做52分钟HIIT,而这四周之内的所有HIIT,以及参与者的日常饮食,都是在研究团队的严格监督下完成的,其中几次HIIT期间还要测心率、血糖、乳酸等一系列指标。

这样精密的研究设计,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而在每周计划的HIIT结束后,参与者们还要接受组织活检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从而为研究团队评估线粒体呼吸功能、糖耐量是否受损提供依据。

研究前两周相当符合越练越好的认知,参与者的运动相关生理指标逐步上升,线粒体呼吸功能小幅上升,但到第三周的过度运动期,线粒体呼吸功能却突然下降了40%,一周的恢复调整期结束后,测定结果仍然比第二周低了25%。

同步进行的OGTT试验结果,也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差不多,都是在过度运动期出现明显变化,一周的恢复调整也不能完全复原。后续分析显示参与者的糖耐量受损,与机体糖酵解功能受到明显抑制有关。

为了验证结论在“真实世界”中的可靠性,研究团队还专门找了15名国家队级别的运动员,与12名运动不算太多的正常人进行对比,发现两组人虽然平均血糖差异不大,但运动员每天血糖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的时间,要比正常人多出100分钟。

虽然研究团队特地在论文中指出,“精英运动员们一般比普通人活得长”,所以不必把运动当成洪水猛兽,但至少从这项研究来看,“运动越多越好”这句话肯定是个伪命题。所谓过犹不及,投身运动之前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总归是不会错的。

参考资料:

1. Excessive exercise training caus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decreases glucose tolerance in healthy volunteers[J]. Cell Metabolism, 2021.

2. Exercise-related acut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potential deleterious adaptations following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placing the risks into perspective–an updat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20, 141(13): e705-e736.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