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健康月饼”的陷阱!

佩襄 营养 1.6K+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月饼都会刷屏。商家各出奇招,推出各种“特色月饼”“健康月饼”;许多大公司“定制月饼”,作为员工福利和对客户的问候;亲戚朋友之间,也在考虑着送什么月饼才符合自己的身份;至于朋友圈里卖各种“私房月饼”“手工月饼”的,就更加丰富了;营养师们,也早早开始科普“月饼的健康吃法”……

月饼.jpg/

从营养角度,月饼其实“很不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食品”甚至比“美味食品”更吸引眼球。

不过“健康食品”本身并没有一个法定或者科学的定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复杂多样的,任何一种食品都不可能单独满足所有需求。一般而言,那些人们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含量高,需要控制的营养成分含量少的食品,就被称为“健康食品”。比如蔬菜,能够提供很多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抗氧化剂等现代人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糖、脂肪等人们容易过量的的成分又比较少,所以被当作“健康食品”的典型。各种洋快餐,含有大量精制淀粉、脂肪、盐等现代人容易过剩的营养成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人们容易缺乏的微量成分又少,也就被当作“垃圾食品”。

清蒸、白灼等简单的烹饪方法,对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破坏比较少,加入的油、盐、糖等“该控制成分”的量又比较少,也就被认为是“健康的烹饪方式”;而油炸、红烧等方式,对维生素的破坏严重,食物中增加的“该控制成分”又比较多,不管是什么食材,也都变得“不健康”。

如果按照同样的标准,月饼就是“不健康食品”,或者不客气地说是“垃圾食品”。与洋快餐相比,它的含糖量有过之而无不及。要做出“酥软”的月饼来,还得有大量的油。糖、油、精制面粉,就是月饼的基本成分。而好吃的月饼馅,往往也高糖高油。月饼和汉堡一对一PK的话,月饼比汉堡更加不健康

所谓的“健康月饼”“功能月饼”,都只是噱头。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月饼厂商们就推出了各种“功能月饼”“健康月饼”。然而,这只是营销噱头,在营养学上的价值小到可以忽略

首先,不管功能月饼加入了什么“保健成分”,都无法改变月饼热量高、营养成分单一的特征。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简单叠加的,不健康的成分,不会因为加入了某些“保健成分”就变得健康了。

其次,加入的那些“保健成分”,所谓的保健功能也并不靠谱。比如曾经吸引了无数眼球的螺旋藻、虫草、西洋参、鲍鱼、鱼翅、天麻、人参等等,虽然在不少消费者心中是极具号召力的“高级营养品”“药膳”,但厂家们卯足了劲,还是没有找到像样的证据来支持它们有什么保健功能,也就只好靠着各种天花乱坠的广告文案来忽悠大家了。

“如何健康地吃月饼”,有意义吗?

月饼不是健康食品,所以就有很多读者会问“在如何吃才健康?”。营养师们也从营养搭配的角度提出了各种“月饼的健康吃法”。

从营养学的角度,这些吃法都是合理的。

不过,“如何吃月饼才健康”这事儿并不值得纠结。月饼只是一种“文化用品”。对于大多数人,也就实在中秋那天应一下景而已。食品对于健康的影响,不管是“健康食品”还是“垃圾食品”,都是在长期吃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来的。月饼的基本价值,只是中秋节的一个仪式。它存在的意义,主要是文化传统上的程序需求,而并非营养学意义上满足人体需要的“食品”。不管它有多么“不健康”,只是每年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吃上一次,也就完全无所谓“健康”还是“不健康”了。

什么样的月饼才是好月饼?

既然“保健功能”只是商人们骗钱的噱头,健康不健康也无关紧要,评判月饼的标准就只剩下“好吃”和“好看”了。“好吃”是为了自己,“好看”是为了别人。简而言之,拿去送人的,“好看的”或者“贵的”,是好月饼;而自己吃的,“好吃的”月饼,就是好月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