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咔咔响,我这到底是不是病?

佩襄 医学 959

膝盖.jpg

啪、咔哒、吱吱、咯噔……有些人的膝盖“话很多”。

这些吵闹的声音一般在膝关节屈伸的时候出现,比如蹲下站起、走路或者上下楼梯。多数情况下,膝关节响声是生理性的,不代表有病,只是无关痛痒的“碎碎念”。

但也有一部分响声是病理性的,膝盖“骂骂咧咧”是在催你早点去检查和治疗,以免拖延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如何分辨膝盖说的是什么,需要你这样来听:

要说听一声“咔”,就能立刻断定有没有病以及是什么病,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不过,响声的特点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帮助初步判断膝盖响背后是否有严重问题。

先回忆一下你的膝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响的,想不起来?那就还好。生理性响声通常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就记不清开始的时间。而病理性响声常从某次受伤开始,第一次响的场景常常让人难忘,比如很多膝韧带断裂的人都记得当时响亮的声音。

另外,生理性的响声通常是偶然出现,刚响过之后重复动作不会再响,没有特定的诱发姿势(不是你想让它响,就一定能响),响声也没有逐渐变得更响亮或更频繁。如果响声出现的频率增加,甚至每次做出某个特定姿势的时候都会响,那响声更可能是属于病理性的。

相对于膝盖响,大家更熟悉的是掰手指的响声。用力牵拉或者按压手指,关节可能会发出一声清脆的“啪”,但短时间内再按同一个关节不会再响。

膝盖也会出现类似的响声,声音来自关节液内的小气泡。科学家认为关节屈伸的时候,关节腔内压力发生变化,空泡突然形成或破裂瞬间会发出响声。

这种空泡发出的响声本身不会引起疼痛,还有研究者尝试过每天两次掰响手指,每次只掰左手不碰右手。在60年中掰了四万多次后,他发现两只手的关节没出现差别,还因此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当然,还是不建议用力掰,毕竟也有人因此骨折过)。

有时候,响声不是那么清脆,而是“咯噔”一下就像弹拨琴弦,手摸着膝盖还能感觉到震动。

这类声音可能来自膝周围肌腱等组织与骨骼之间的摩擦,比如屈膝过程中,膝外侧髂胫束被大腿股骨外侧小凸起挡住,随着屈膝角度增大,髂胫束被拉得更紧,直到突然滑过凸起,弹回原位发出“咯噔”一声。

除此之外,其他组织之间的摩擦、滑膜或生理性皱襞、半月板活动过度等等,也可能在活动时发出声响。

如果没有疼痛、组织也没受到明显损伤,这类声音还不能严格算作“有病”。但任由膝盖继续响,情况可能会在加大运动量或者某个动作下突然加重,出现疼痛。

当声音来自下肢肌肉力量不平衡、肌腱滑动的时候,拉伸和强化某些部位可能有所帮助。常见拉伸主要针对髋前方、外侧及小腿后侧;常用的强化练习包括弹力带侧步走、宽距蹲、股内侧肌激活等。经过专业评估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效果更好。

除了响声本身,最可能提示“真有病”的是同时伴有膝关节的疼痛或肿胀。严重的肿胀一眼就能看出来,膝关节处明显变粗,甚至感觉膝弯曲困难、大小腿难以紧贴在一起。

不过液体量少的时候外观变化微小,这样的姿势更容易发现:坐在椅子边缘伸直双腿,脚跟并拢放在地面上,大腿前侧肌肉放松。如果髌骨周围的凹陷变平,膝关节看上去更“饱满”,可能存在膝关节内积液或关节外的水肿。拿不准是否肿胀的话,建议到医院接受更准确的检查。

真正“有病”的膝盖响,也就是病理性响声的来源就更多了,关节腔里面的软骨、滑膜,关节腔外面的骨骼、肌腱、滑囊等等都可以响。从类型上看,响声可能来自急性外伤、慢性退行性改变,全身疾病也可以殃及膝关节。

其中,大家常说的“你再那样,老了容易得关节炎”,通常指的是骨关节炎,很多人对膝盖响有顾虑的原因就是担心这种疾病。骨关节炎会让关节里面的软骨变得粗糙、骨骼出现异常的突起,于是活动时骨与骨之间、骨与周围组织互相摩擦,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甚至手放在膝盖上都能感觉到骨之间的摩擦。

如果膝关节里面的“缓冲器”半月板出了问题,也可能在活动时被卡住,发出“咔哒”声,比如半月板先天形状异常(盘状半月板)或者存在撕裂等损伤、功能异常等。

另外,发育过程中膝关节内分隔未完全吸收、膝关节活动轨迹异常、关节外腱鞘囊肿、肌腱病、手术后结构及功能变化,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疾病都可能产生响声。

这时需要先找医生确诊,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向骨科、运动医学科或康复科医生咨询需要什么处理,比如改变之前的运动习惯、放松或加强某些肌肉,以及药物、物理或手术治疗。别学那些“一个动作消灭膝盖响”的一招鲜,因为响声来源不一样,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或康复训练。

膝盖响是种现象,可能完全没事也可能问题严重,先弄明白原因,才能决定如何解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