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添加手册

佩襄 母婴 6.0K+

宝宝辅食添加手册.jpg/

随着宝宝长大,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可就满足不了孩子生长的需要啦,这时候就需要在母乳之外添加辅食。 

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WHO) 建议健康足月出生的宝宝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为母乳喂养满 6 个月;部分发育快的宝宝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辅食,但不能早于17周,最迟不晚于26周。婴儿满 6 月龄后,纯母乳喂养已无法再提供足够的能量,以及铁、锌、维生素 A等关键营养素,因而必须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辅食添加过早过晚都不好,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因婴儿消化系统不成熟而引发胃肠不适,进而导致喂养困难或增加感染、过敏等风险。过早添加辅食也是母乳喂养提前终止的重要原因,并且是儿童和成人期肥胖的重要风险因素。过早添加辅食还可能因进食时的不愉快经历,影响婴幼儿长期的进食行为。 过晚添加辅食,则增加婴幼儿蛋白质、铁、锌、碘、 维生素 A等缺乏的风险,进而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缺铁性贫血等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并造成长期不可逆的不良影响。过晚添加辅食也可能造成喂养困难,增加食物过敏风险等。

辅食添加的原则

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 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 2 ~ 3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①随母乳量减少,逐渐增加辅食量;

②首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配方米粉、肉泥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

③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

④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⑤从10月龄起,视生长速度,辅食可以适量添加植物油。

如何添加辅食

4~6月龄:慎重添加

这个阶段可以较少量的尝试辅食,任务是让宝宝逐渐熟悉各种食物的多种味道和感觉,适应从流质食物向半流质食物的过渡。

辅食种类

4-6个月可以享用的食物:米粉:商超购买的含铁婴儿米粉。水果:尽量先不吃,最好6个月以后再添加,且添加的时候,避免果水或果汁。蔬菜:绿叶、根茎类或果实类,如青菜叶、胡萝卜、马铃薯、番茄、南瓜等。对于7 ~ 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与此同时, 7 ~ 24月龄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 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感受和尝试,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 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大量的辅食添加过程从婴儿7月龄开始,到24月龄时完成。

7~9月龄宝宝:适应辅食。

因而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7 ~ 9月龄属于辅食添加开始阶段,主要是让婴儿适应新的食物并逐渐增加进食量。

所需喂养母乳/配方奶:每天600~700ml以上 ;喂养4 ~ 6次。

辅食:辅食喂养2 ~ 3次。

辅食形式关键词:泥糊状的肉泥、菜泥、果泥、富铁食物 。

方   法: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水冲调成稍稀的泥糊状(能用小勺舀起不会很快滴落)。婴儿刚开始学习接受小勺喂养时,由于进食技能不足,只会舔吮,甚至将食物推出、吐出,需要慢慢练习。可以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放在婴儿一侧嘴角让其吮舔。满7个月之后,可以尝试家里熬得烂粥,以锻炼宝贝对颗粒感的适应。

辅食可添加种类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等;蛋黄:逐渐达到每天 1个蛋黄和 /或鸡蛋(如果蛋黄适应良好就可尝试蛋白),注意观察是否过敏。 肉泥有:猪肉、鸡肉和鱼肉等。菜泥有:红薯、南瓜、土豆、山药和西蓝花等; 果泥如:苹果、香蕉和梨等。

辅食制作方法

肉泥:最先给宝宝准备的肉类要容易煮烂才好,以便于消化,如猪肉,鸡肉,鱼肉等。以猪肉泥为例:先将猪肉煮熟煮烂或者蒸烂,为了让肉煮的更烂一点,可以直接使用高压锅; 取适量煮熟的肉,放入料理机中搅匀打碎; 取出搅拌好的肉泥,太稠的话可加少量温水调成泥糊状。菜泥:最先给宝宝的吃的蔬菜类最好是容易煮熟且含有一定量淀粉的品种,如山药和土豆等等; 随后才是其他蔬菜,如萝卜、白菜、小白菜、菠菜叶等嫩菜叶。以土豆泥为例: 先将土豆煮熟煮到烂或蒸熟蒸到烂; 取适量的烂熟土豆放入料理机中打碎,也可以用勺子等直接将其压碎成泥糊装; 太粘稠则可加少量温水调成泥糊状。果泥:刚开始给宝宝吃的水果最好选择易做成泥状且容易消化吸收的,如香蕉、苹果等,随后尝试其他水果;如果天冷,最初给宝宝的果泥辅食,可以先加热一下。虽然加热过程会破坏部分营养,但影响不大。以香蕉泥为例:先取取适量的香蕉去皮(可以先蒸熟),直接放入碗里捣碎或者料理机里打碎; 太粘稠的话可用少量温水调成泥糊状,也可以不加水直接喂,具体根据宝宝的接受能力而定。

总之,7 ~ 9月龄婴儿的辅食质地应该从刚开始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9月龄时带有 小颗粒的厚粥、烂面、肉末、碎菜等。

10~12月龄:进食兴趣

10 ~ 12 月龄婴儿已经尝试并适应多种种类的食物,这一阶段应在继续扩大婴儿食物种类的同时,关注增加食物的稠厚度和粗糙度,并注重培养婴儿对食物和进食的兴趣,比前期加厚、加粗,带有一定的小颗粒,并可尝试块状的食物。这时候辅食不仅要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还要继续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以促进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萌出和颌骨的正常发育与塑形,以及肠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

所需喂养母乳/配方奶:保持每天 600 mL的奶量;每天哺乳3~4次。

辅食:每天2~3次。

辅食形式关键词:宝宝手指可以捏起来的丁块状、手指状食物 

方   法:辅食质地应该比前期加厚、加粗,带有一定的小颗粒,并可尝试块状的食物;辅食喂养时间安排在家人进餐的同时或在相近时。逐渐达到与家人同时进食一日三餐,并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间,以及临睡前各加餐1次。

可添加的辅食种类

主食:小的饺子、小馄饨、软米饭、软馒头片、软小面包片、软意面等软饭; 煮软烂的蔬菜:西葫芦和萝卜等碎菜; 小颗粒的水果:草莓、猕猴桃和火龙果等碎果粒; 蛋白质类食物:熟鱼片猪肉、鱼肉、豆腐、白煮蛋、碎豆等碎食。

辅食制作方法

对于上述的辅食,可直接制作成颗粒或者小块,并鼓励婴儿尝试自喂,如香蕉块、煮熟的土豆块和胡萝卜块、馒头、面包片、切片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撕碎的鸡肉等。一般在10月龄时尝试香蕉、土豆等比较软的手抓食物, 12月龄时可以尝试黄瓜条、苹果片等较硬的块状食物。

13~24月龄:自主进食

13 ~ 24月龄幼儿已经大致尝试过各种家庭日常食 物,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自主进食,也就是学会自己 吃饭,并逐渐适应家庭的日常饮食。
所需喂养
母乳/配方奶:奶量应维持约 500 mL;每天3次
食物:每天3次。

食物形式关键词: 三餐两点,清淡的家庭食物
方   法: 幼儿在满 12月龄后应与家人一起同桌进餐,在继续提供辅食的同时,鼓励尝试家庭食物,并逐渐过渡到与家人一起进食家庭食 物。满12月龄幼儿能用小勺舀起,但大多散落,18月龄时能吃到大约一半的食物,而到24月龄时能比较熟练地用小勺自喂,少有散落。

食物种类
每天 1 个鸡蛋加50 ~ 75 g肉禽鱼,每天50 ~ 100 g的谷物类,蔬菜、水果的量以幼儿需要而定,其中以蔬菜为主,水果为辅,水果不能用来替代蔬菜。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仍然建议以合适的幼儿配方奶作为补充,可引入少量鲜牛奶、酸奶、奶酪等,作为幼儿辅食的一部分。

食物制作方法
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增强,应鼓励幼儿自主进食,食物无需特别制作,但含盐调料一定要少加,要继续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尝试啃咬水果片或煮熟的大块蔬菜,增加进食量。

辅食添加禁忌
绝对禁止给宝宝添加的辅食的包括: 
蜂蜜:所有含蜂蜜的食品,都不要给1岁以内的宝宝吃(包括柚子茶),1岁以后,依然是越少越好。
2岁以内不要添加非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加工食品。换句话说,也就是成人吃的加工食品,包括香肠、面包圈、方便面、成人饼干等,都不能给宝宝吃。
调味品:1岁以内的辅食,家长能自己做尽量自己做,毕竟购买的辅食中添加物不可控。且自己做的时候尽量不要额外添加糖等调味品,葱姜蒜除外 。
烧烤、麻辣烫:学龄前都不建议,所以不要带着孩子出去撸串,也不要给孩子尝试类似的食物 。
盐和类似的高钠盐含量调味品:如酱类、味精,1岁以内都不可以;其它含盐酱料诸如花生酱、番茄酱、甜面酱、沙拉酱、酱豆腐、番茄沙司等同  。
奶制品:1岁以内不要喝牛奶、羊奶等非婴幼儿配方奶。酸奶最早不能早于10个月,理论上还是应该1岁以后再尝试,所以,如果一定要在1岁以内添加,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咨询儿科保健医生或儿科营养师哦)。
饮料:不论是不是含糖饮料,不论是不是纯果汁,都请不要给宝宝喝。
酒:总有男家长不以为然地给宝宝舔一口,这不是男子汉的正确培养方法!只要是孩子,就不能沾酒。
咖啡和茶:请让它们远离宝宝的视线和味蕾。

常见喂养误区

很多时候,家长以为“有营养”的食物,并无多大益处,而家长以为的“不爱吃饭”常常也只是策略和方法不当。这些食物没有你以为的“有营养”,

骨汤肉汤鱼汤鸡汤:除了养成“重口味”,并无大用,弊多利无,另外,再强调一遍,骨头汤不补钙。

家庭自制米汤、米油、米粉:一点儿都不补铁,跟市售的“婴儿配方米粉”无法等同。

果水、菜水:从水果蔬菜中溶到水里的营养成分非常有限,请认真给宝宝喂菜泥、果泥、菜块、果块。 鲜榨果汁:水果的食用说明里,好像不是用“喝”这个动词的,吃水果能够获得更多的膳食纤维和未被破坏的维生素。
海参、燕窝、各种珍馐:听屋主一句劝,忘记这些食物的存在吧。 该吃的没吃,不该多吃的吃超标
油:辅食基本不见“荤腥”的9~12月龄素食宝宝,必须在辅食制作中加5-10克油(全天的量);满1周岁后,制作宝宝食物,需要加油烹调,很多宝宝都是因为吃得“太素”而体重不达标。
水果:每天一次足够了。胃口好的宝宝,水果吃得越多体重越超标;胃口差的宝宝,本来饭量就不大,还被过多的水果挤走了正餐的进食量。
水里游的(鱼虾蟹贝等等):一周2~3顿足矣,它们有一些营养缺憾,且有可能藏有重金属,其实不如普通的猪牛鸡羊肉等的营养更全面均衡。只吃水产不吃禽畜肉的宝宝们,缺铁超重的大有人在。
果汁:不是饮料?谁说的!首先,水果能吃就不喝,再者,除了鲜榨果汁,其它果汁基本都是加工饮品,里面含的添加成分太多!
肥肉:宝宝的饮食,是容许一些动物脂肪存在的,什么都是“精瘦肉”并不均衡。喂养方法不对,却怪宝宝不爱。
因噎废食型:1岁以上还在吃泥糊样食物的宝宝,体重想达标?有点儿难!哪怕只出了几颗牙,他们依然有本事用强大的牙床磨碎食物,当然,前提是家长按阶段增加食物的硬度和颗粒大小,而不是迟迟不进阶或直接大飞跃。
“病从口入”的担惊受怕型:宝宝的自主进食能力,需要被许可、培养、鼓励。到了该吃手指食物、该拿小勺子的时候,越是积极自己吃的宝宝,行为心理发育越健全,饮食结构越均衡,营养状况越理想。还有,长大以后越聪明!

不让宝宝坐餐椅型:从小培养就餐习惯,是有助于健康饮食结构的形成的。并且,面对面的目光交流、表情沟通等,有助于增加宝宝对新食物的安全感。需要提醒一部分家长:虽然把宝宝安置在餐椅里了,却没有面对面喂,而是从侧后方,这样会让宝宝觉得“吃饭好孤单、好被迫”,效果也不可能理想 。

强迫喂养、定任务型:换位思考,如果给我们安排一大盘子看上去也没什么新意的食物,会不会有压力呢?再说,大人也有心情不爽、上顿吃撑、心里有事......所以吃不下饭的时候,对吗?更何况,吃饭对于宝宝而言,不仅仅是吃饱,还有“游戏”的意义。

威逼利诱、追堵哄骗型:用食物作为奖惩措施,只能让宝宝越来越不喜欢吃饭这件事儿,如果后期营养跟不上,那可就费劲了,基础没打好,房子不可能牢靠。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按时吃饭,想吃才吃”,当然,如果不想吃,好说好商量的同时,不用零食来弥补,否则前功尽弃。
食物制作缺乏新意:虽然做不到人人是大厨,但推陈出新还是可以的。面对这群“喜新厌旧”的小小人类,必须了解:这是他们阶段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以同样的食材或颜色反复出现的烂粥和烂面条,极有可能被狠狠拒绝。当然,一部分宝宝的不爱吃饭,确实是“有问题”的,有可能是疾病影响(比如腹泻、过敏等),有可能是性格气质导致,这就需要家长带着宝宝来找二保医生和儿科营养师一对一分析和解决了,千万不要随便跟网上查来的情况对号入座。

十家锅灶九不同,不同宝宝的饮食问题,也都有各自的起因,请教专业人士,才是最聪明最有效最科学最不容易绕弯路的做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