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日报:补充益生菌或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佩襄 肠道 1.8K+

肠道微生物.jpg

菌群代谢物如何参与固有免疫调节(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IF:7.932]

① 微生物来源的短链脂肪酸(SCFA)通过宿主固有免疫与病原体互作,调节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和炎症;② 多种细胞类型中,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是SCFA进行炎症调节的共同机制。③ 共生菌和致病菌均产生琥珀酸盐,上皮细胞和一些固有免疫细胞均表达其受体,可能直接参与固有免疫调节;④ 以色氨酸、酪氨酸为代表,肠道菌产生的氨基酸代谢物通过干扰素信号通路、芳烃受体信号通路等协调固有免疫应答;⑤ 次级胆汁酸是感染和伤口愈合的重要免疫调节剂。

Microbiome control of innate reactivity

01-21, doi: 10.1016/j.coi.2018.12.003

【主编评语】微生物代谢物通过介导共生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互作来协调肠道稳态。本综述总结了短链脂肪酸、氨基酸代谢物以及次级胆汁酸在调节宿主固有免疫中的作用以及机制,有助于了解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值得参考。

 

Nature子刊:运动如何改善代谢健康?

Nature Metabolism[IF:N/A]

① 运动锻炼可增加人皮下脂肪组织中的TGF-β2,也可增加小鼠皮下白色脂肪组织 (scWAT) 和血清中的TGF-β2;② 将运动后的野生型小鼠的scWAT移植到久坐小鼠体内,可改善葡萄糖耐量,但移植运动后的TGF-β2敲除小鼠的scWAT则无改善作用;③ TGF-β2处理可逆转高脂饮食引起的有害代谢作用;④ 运动产生的乳酸刺激人脂肪细胞中的TGF-β2表达;⑤ 小鼠运动期间给予二氯乙酸盐(降乳酸)可降低循环中的TGF-β2水平,并减少葡萄糖耐量改善。

TGF-β2 is an exercise-induced adipokine that regulates glucose and fatty acid metabolism

02-11, doi: 10.1038/s42255-018-0030-7

【主编评语】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运动锻炼可增加人及小鼠中皮下脂肪组织的TGF-β2,从而改善糖代谢及脂代谢。机制上,运动通过乳酸盐-TGF-β2信号通路循环与脂肪器官间的交流,以改善全身代谢。(@沈志勋)

 

内脏脂肪可能是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祸首?

PNAS[IF:9.661]

① “内脏脂肪优先”观点认为,在胎儿营养不良并因此易受感染的个体中,相对于皮下组织或其他组织脂肪,机体会优先增加内脏脂肪(VAT),因为内脏脂肪在抵抗腹腔感染方面十分重要;② 当成长后期的营养条件并不匮乏时,优先堆积的VAT可能导致腹部肥胖和慢性炎症性疾病;③ 脂肪和糖影响肠道共生细菌、增加肠壁通透性,从而作用于VAT免疫系统加重炎症;④ VAT优先现象,可解释遗传背景差异、营养条件改变与代谢疾病的关联。

Nutrition, the visceral immune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pathogenic obesity

2018-12-31, doi: 10.1073/pnas.1809046116

【主编评语】全球对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一直饱受关注。本文提出了“内脏脂肪优先”这一观点,认为在营养不良情况下优先增加的内脏脂肪,可能在营养条件改善时成为引发代谢疾病的重要原因。该观点对解释城市化、人口迁移、营养条件改善、社会阶层、遗传背景和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关联提供了帮助,值得参考。

 

减肥需要多管齐下

Acta Physiologica[IF:5.93]

① 脂肪因子与其他器官系统相互作用,影响骨骼肌脂糖代谢、炎症、血管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引起肥胖机体不良反应;② 运动的减脂作用,由骨骼肌的肌因子促进脂肪褐变引起;③ 肥胖者胰岛素耐受增加会导致II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④ 高强度间歇训练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内脏脂肪量;⑤ UCP1、GLP1、β3-AR 和TRPM5等受体是干预肥胖潜在靶点,肥胖治疗需结合饮食、运动、营养、药物、认知行为和外科手术等手段。

Obesity, adipocytes and insulin resistance-Friends for life?

03-01, doi: 10.1111/apha.13258

【主编评语】脂肪因子与其他器官系统相互作用,影响一系列生理功能,引起肥胖相关不良反应。本文阐述了脂肪因子在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中的作用,强调了肥胖治疗需结合饮食、运动、药物、手术等多种手段,值得参考。

 

菌群还是其他因素?哪些原因影响儿童肥胖?

mBio[IF:6.689]

① Stanislawski等人的研究显示,165名10天-2岁挪威婴儿的早期肠道菌群与12岁时BMI显著相关;② 认为BMI的差异有50%由早期肠道菌群造成似乎有失科学,且该研究并未考虑母亲BMI、吸烟情况、儿童性别、饮食和体育活动的影响;③ 包括加拿大2600余婴儿的长期队列研究中,1岁时BMI只有10.3%与母亲BMI、种族、社会地位、吸烟、分娩方式、胎次、母乳喂养、婴儿性别、出生体重和胎龄有关;④ 母乳喂养或可减轻不良因素的致肥效应。

Quantify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rly-Life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Childhood Obesity

02-12, doi: 10.1128/mBio.02787-18

【主编评语】早期肠道菌群对儿童肥胖具有影响。本文回顾了之前刊发的挪威人群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93314286,认为早期肠道菌群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没有该研究所认为的如此显著,列举了一系列可能影响儿童肥胖的因素,并强调母乳喂养可能存在的其他有益作用。本文的观点对探索儿童肥胖影响因素提供了参考价值。

 

上海交大医学院:警惕传统中草药、膳食补充剂和抗结核药物的肝脏毒性

Gastroenterology[IF:20.773]

① 25,927例药物性肝损伤(DILI)住院病例的统计分析,估计一般人群年发病率为23.80/10,0000人,高于西方国家;② 传统中草药、膳食补充剂以及抗结核药物是导致DILI的主要物质;③ 超过半数的DILI病例出现了肝细胞损伤,其次是混合性损伤和胆汁淤积性损伤;④ 少数病例发展到危及生命甚至死亡, 208例肝功能衰竭,2例接受肝移植,102例患者死亡;⑤ 死亡病例中,72例被认为主要由DILI引起,21例中DILI起辅助作用。

Incidence and Etiology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ainland China

02-08, doi: 10.1053/j.gastro.2019.02.002

【主编评语】中国大陆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本回顾性人群研究发现,传统中草药、膳食补充剂以及抗结核药物是导致DILI的主要物质。本结果对研究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流行状况和发病原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青岛大学李铎团队:高脂饮食伤菌促炎,可能影响长期健康

Gut[IF:17.016]

① 纳入217名18-35岁非肥胖参与者,在6个月中分别食用等热量但脂含量不同的饮食(脂肪供能比分别为20%、30%和40%);② 低脂饮食与菌群α多样性、Blautia和粪便杆菌属增加相关,高脂饮食与Alistipes属和拟杆菌属增加、粪便杆菌属减少相关;③ 高脂饮食组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显著低于其他组;④ 低脂饮食组中,与代谢疾病有关的共代谢产物对甲酚和吲哚含量降低;⑤ 高脂饮食与粪便中花生四烯酸和脂多糖合成增加、血浆中促炎因子增加相关。

Effects of dietary fat on gut microbiota and faecal metaboli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a 6-month randomised controlled-feeding trial

02-19, doi: 10.1136/gutjnl-2018-317609

【主编评语】高脂饮食会对肠道菌群造成影响。青岛大学李铎教授团队近期在《Gut》杂志发表一项RCT研究,发现非肥胖年轻人食用高脂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带来长期健康隐患。该结果对研究食物-菌群-宿主健康的相互关联具有参考价值。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心理健康?

Nature Microbiology[IF:14.174]

① 纳入1054名参与者,分析肠道菌群与抑郁以及生活质量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在另外1070名参与者中进行验证,证明肠道菌群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联系;② 产丁酸的粪杆菌属和粪球菌属,始终与较高的生活质量相关;③ 在排除抗抑郁药物的影响后,小杆菌属和粪球菌属在抑郁人群中呈现减少的趋势;④ 肠道细菌合成多巴胺代谢物——3,4-二羟苯酰乙酸的能力,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呈正相关;⑤ 肠道细菌产生的γ-氨基丁酸,可能与抑郁状态有关。

The neuroactive potential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in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on

02-04, doi: 10.1038/s41564-018-0337-x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在肠脑轴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期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的一项人群队列研究显示,粪杆菌属、粪球菌属和小杆菌属等肠道细菌以及肠道菌群的丁酸代谢、多巴胺代谢等过程可能与心理健康相关,从人群层面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肠道菌群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值得参考。

 

地中海饮食或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6.015]

① 选取41项研究(3项随机对照试验和38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地中海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② 地中海饮食显著降低了总CVD和总心肌梗死(MI)的发生率;③ 地中海饮食的依从性与CVD总死亡率、冠心病(CHD)发病率、CHD死亡率、中风发病率、中风死亡率和MI发病率呈负相关;④ 在包括糖尿病患者在内的人群中,地中海饮食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有益的作用。

Mediterranean die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a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01-24, doi: 10.1080/10408398.2019.1565281

【主编评语】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地中海饮食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包括总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冠心病、中风等)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JAMA:吃益生菌是在浪费钱吗?

JAMA[IF:44.405]

① 益生菌研究的热度越来越高,益生菌产业朝阳蓬勃;② 然而去年以色列的两篇研究表明,益生菌的肠道定殖存在个体差异,且益生菌可能会延迟抗生素后肠道菌群的重建;③ 队列研究揭示目前虽然益生菌主要适应症是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和艰难梭菌感染;④ 益生菌对特定疾病的改善作用缺乏足够证据,尤其去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LGG对治疗儿童胃肠炎无效;⑤ 抗生素+益生菌的联用,机器学习算法用于益生菌菌株的个性化定制,或是未来益生菌应用的新希望。

Are Probiotics Money Down the Toilet? Or Worse?

01-30, doi: 10.1001/jama.2018.20798

【主编评语】来自JAMA上的一篇新闻评论,对近期的一些有关于益生菌的负面研究进行了报道及评论,并展望了未来益生菌研究的发展。

 

罗伊氏乳杆菌或可预防抗生素引起骨质疏松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IF:6.314]

① 抗生素处理增加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并增加肠道通透性,降低股骨小梁体积约30%,减少成骨细胞数量,并增加破骨细胞活性;② 补充黏液(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MDY)可抑制抗生素诱导的肠道屏障破坏和骨质疏松,提示肠道通透性增加与骨质疏松有关联;③ 补充罗伊氏乳杆菌也可抑制上述变化,预防股骨和椎骨骨质疏松,鼠李糖乳杆菌GG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无此作用;④ 罗伊氏乳杆菌和MDY可用于预防菌群失调和屏障破坏,促进骨骼健康。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reuteri Prevents Postantibiotic Bone Loss by Reducing Intestinal Dysbiosis and Preventing Barrier Disruption

01-28, doi: 10.1002/jbmr.3635

【主编评语】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抗生素处理可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增加肠道屏障通透性,并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而补充罗伊氏乳杆菌可抑制上述变化。

 

益生菌影响哪些炎症标志物?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IF:3.47]

① 纳入58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评估临床应用益生菌治疗对任何炎症过程个体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② 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杆菌属的菌株,治疗时间为1 ~ 52周不等;③ 在抗炎症标志物中,有6项研究报道了IL-10的增加,益生菌对其它标志物(IL-4、IL-5等)大多无显著影响;④ 29项研究报道了促炎症标志物的减少,主要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⑤ 47项研究报道了益生菌治疗可影响患者病理,如减轻病征和症状、改善认知功能等。

Effects of probiotic therapy on serum inflammatory mark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02-07, doi: 10.1016/j.jff.2019.01.051

【主编评语】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58箱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益生菌影响血清中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以及症状的影响。

 

发酵乳产品FMP对轻微消化症状的缓解无需依赖膳食纤维和活动

Nutrients[IF:4.196]

① 纳入两项研究中538名18-60岁的女性参与者,连续4周摄入发酵乳制品(FMP,含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NCM I-2494等),对腹胀、腹痛、肠胃胀气、腹鸣等消化症状进行综合评分;② 结合两项研究结果,摄入FMP的2周内消化症状就出现显著改善;③ FMP对轻微消化系统症状的改善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体育活动和时间之间的关联缺乏统计学显著性;④ 食用FMP可迅速改善轻微消化道症状,并与膳食纤维和体育活动无关。

Consumption of a Fermented Milk Product Containing CNCM I-2494 in Women Complaining of Minor Digestive Symptoms: Rapid Response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Dietary Fibre Intake or Physical Activity

01-04, doi: 10.3390/nu11010092

【主编评语】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NCM I-2494的发酵乳制品FMP可能有缓解消化道症状的作用。本文纳入亮相独立的随机对照实验,对538名18-60岁的女性食用FMP后消化道症状情况进行跟踪,发现FMP在2周内即可改善相关症状。该结果对缓解轻微消化道不适具有参考价值。

 

益生菌有望辅助IBD治疗

Pro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 Proteins[IF:2.345]

① 对20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40.6 ± 15.3岁,女性占58.5%)进行至少36个月状态跟踪,包括78例克罗恩病(CD)和122例溃疡性结肠炎(UC);② 按照口服益生菌/总治疗时间比值,将患者分为≤ 24%, 25-74%和≥ 75%三组,所用益生菌包括单菌或混合益生菌,记录需要全身性类固醇用药、住院及手术等不良事件;③ 服用益生菌时间占25-74%的CD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64%;④ 服用益生菌时间≥75%的UC和CD患者中,不良事件分别降低100%和93%。

Effect of Probiotic Use on Adverse Event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1-26, doi: 10.1007/s12602-019-9517-0

【主编评语】使用益生菌调理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可能缓解相关症状。本队列研究纳入200例IBD患者,发现使用益生菌可降低类固醇用药、住院及手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益生菌使用频率越高效果越好。本结果对于改善IBD患者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补充益生菌或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Pro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 Proteins[IF:2.345]

① 纳入11项随机试验(577名受试者)进行荟萃分析,评估益生菌补充剂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② 益生菌可导致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但对谷胱甘肽(GSH)水平无显著影响;③ 纳入分析的研究数量和人数相对较少,研究大多在伊朗进行导致结果不能应用于其他人群,及受试者BMI与益生菌补充剂量相似导致不能进行亚组分析;④ 补充益生菌可能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为预防一些慢性病带来有益的效果。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tion with Probiotic on Biomarkers of Oxidative Stress in Adult Subjec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01-21, doi: 10.1007/s12602-018-9500-1

【主编评语】Pro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 Protein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在11项研究(近600名受试者)中发现,补充益生菌或可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植物乳杆菌对改善缺铁儿童缺铁或无助益

Journal of Pediatrics[IF:3.667]

① 纳入63名5-18岁美国缺铁儿童,给予低剂量硫酸亚铁,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分别摄入或不摄入益生菌植物乳杆菌299v株(LP299v);② 治疗6-8周后,所有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由23.7 ng/mL升高至45.4 ng/mL,LP299v组的升高值(23.2 ng/mL)与对照组(20.0 ng/mL)间无显著差异;③ 排除体重和剂量的影响后,铁蛋白水平的增加与益生菌的使用无显著相关性;④ 低剂量硫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耐受性好、副作用轻、疗效显著,益生菌LP299v对其无影响。

Use of a Probiotic to Enhance Iron Absorption in a Randomized Trial of Pediatric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Iron Deficiency

02-04, doi: 10.1016/j.jpeds.2018.12.026

【主编评语】低剂量的硫酸亚铁常用于儿童补铁。本研究纳入63名5-18岁美国缺铁儿童,在使用硫酸亚铁进行补铁的同时摄入益生菌植物乳杆菌299v株,发现益生菌的摄入没有显著改善儿童对铁元素的摄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