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压力过大导致肠道菌群暴动,引起自身免疫疾病。从反方向看,面对焦虑,调节肠道菌群也能在精神药物的使用之外发挥积极效应。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甚至被誉为“第二大脑”,在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仍是大片空白,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寻找背后的证据。
近期,两篇研究同时关注了肠道菌群在疾病方面的积极作用。其中一项发表在《mSystems》杂志上的对小鼠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社会压力会改变肠道细菌的组成和行为,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生自身免疫疾病的倾向。这一研究也将为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线索。
与此同时,另外一项则是关于肠道菌群调节焦虑方面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做了一组回顾性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研究显示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治疗焦虑症状是积极的。
#肠菌与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系统的疾病。根据病程严重程度及表型,包括多发性硬化症、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糖尿病、硬皮病和肺纤维化等。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Bar Ilan University)的免疫学家Orly Avni博士说:“我们知道免疫系统和微生物群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了解压力如何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确定细菌的遗传反应。”
在Avni博士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做了一组小鼠对照实验,10天后对比压力组(与更具攻击性的小鼠的粗暴接触)和对照组(单独饲养)的肠道菌群,发现压力组肠道菌群中双嗜菌属和脱盐细菌属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这两种类型都与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尤其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
研究人员随后进行了基因分析,发现压力组小鼠与“暴力特征”相关的基因被激活,这些基因会促进细菌和宿主之间的生长、运动和信号传导。换句话说,它们似乎已经变成了具有破坏性的病原体,增强体内的传播和感染组织能力。对压力组小鼠淋巴结的进一步分析证实了这种联系,致病菌高表达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相关的免疫细胞密度相关。综合以上结果表明,小鼠受压力影响,改变了肠道菌群并感染致病,进而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
研究人员认为,类似的动力学也可能发生在人类身上。如此一来,我们每天所经历的压力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但要明确的一点是,小鼠的压力感知与人类不同,所以尚未得出确切结论,但该研究为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肠菌与焦虑
焦虑症状在患有精神疾病和各种身体疾病的人群中很常见,特别是在与压力有关的疾病中。先前研究表明,多达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受到焦虑症状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共检索了3334篇文献,纳入21项研究,1503个研究对象,验证是否有证据支持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改善焦虑症状。
在这21项研究中,14项选择益生菌作为调节肠道菌群的干预措施,六项选择非益生菌的方式,如调节日常饮食。益生菌干预组中,七项研究益生菌补充剂只含有一种益生菌,两项研究使用含有两种益生菌的产品,另外五项研究中使用的补充剂至少含有三种益生菌。
在使用常规治疗和干预调节肠道菌群(IRIF)作为干预措施的五项研究中,只有两项研究显示非益生菌调节方式有效(这意味着40%的研究是有效的)。
在仅使用IRIF的研究中(16项研究中11项研究使用益生菌方法,五项研究使用非益生菌方式),56%的研究可以改善焦虑症状,80%的非益生菌干预研究是有效的,45%的使用益生菌补充剂研究对焦虑症状有积极作用。
总体而言,11项研究显示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对焦虑症状产生了积极影响,这表明21项研究中有52%是有效的。此外,应该指出的是,七项研究中有六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可以治疗焦虑症状,疗效率为86%。
研究人员解释说,非益生菌干预比益生菌干预更有效的一个原因是,改变饮食(一种不同的能量来源)可能比在益生菌补充剂中引入特定类型的细菌对肠道细菌生长的影响更大。
虽然该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目前结果并不能得出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治疗焦虑症状是有效的这一结论,但研究人员表示:“纳入的21项研究的总体质量很高,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并建议在使用精神药物治疗外考虑调节肠道菌群来减轻焦虑症状。
写在最后
正如一句广告语所说,肠道健康好心情。从现在起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肠道年轻健康起来吧。
参考资料:
[1] Could Stress Turn Our Gut Bacteria Against Us? New Research Looks For Answers
[2] Anxiety might be alleviated by regulating gut bact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