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共生葡萄球菌如何保护皮肤健康(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1.974]
① 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引起细菌性皮肤感染的主要机会致病菌,皮肤共生菌群是宿主皮肤表面的第一道防线;②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是一类皮肤共生菌,含CoNS在内的皮肤共生菌群与宿主互作,塑造并增强皮肤先天和适应性免疫,促进对SA等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力;③ CoNS可生成抗菌肽和羊毛硫抗生素等抗微生物分子,并通过自诱导信号肽抑制SA群体感应,来抵抗SA的定植;④ 抑制群体感应是用药物和益生菌干预治疗SA相关疾病的潜在策略。
Commensal Staphylococci Influe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 Skin Colonization and Disease
03-04, doi: 10.1016/j.tim.2019.01.008
【主编评语】皮肤共生菌群在皮肤稳态和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综述,总结了一类皮肤共生葡萄球菌(CoNS)对致病菌的定植抵抗机制,对于研发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和相关疾病的药物和益生菌干预,有参考意义。
Science子刊:皮肤共生菌与致病菌之间“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7.161]
① 金黄色葡萄球菌(SA)通过群体感应机制分泌蛋白酶和毒力因子PSMα,损伤皮肤屏障,促进小鼠皮肤炎症;② 分离自健康皮肤菌群的多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能产生抑制SA agr群体感应的自诱导肽,减少PSMα生成;③ 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皮肤菌群中SA增多,而保护性的CoNS自诱导肽水平降低,二者比例失调可能是AD发病因素之一;④ 从人葡萄球菌中鉴定出一种自诱导肽,可强力抑制SA的agr活性,减少SA引起的小鼠皮肤损伤和炎症。
Quorum sensing between bacterial species on the skin protects against epidermal injury in atopic dermatitis
05-01,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t8329
【主编评语】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皮肤上的机会致病菌,可加剧特应性皮炎(AD)中的皮肤损伤。《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存在于健康皮肤菌群中的一类共生葡萄球菌(CoNS),可通过群体感应机制,抑制SA产生的毒力因子,从而对SA引起的皮肤炎症起保护性作用。增加皮肤菌群中的保护性CoNS及其自诱导肽,以及靶向SA群体感应系统,或是治疗AD的潜在策略。
姚煦+李巍:皮肤菌群的色氨酸代谢物可缓解皮肤炎症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F:14.11]
① AD患者的皮肤上,吲哚-3-醛(IAId,色氨酸经皮肤菌群代谢生成的吲哚衍生物)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② 给AD样皮炎小鼠模型在局部施用IAId,可显著缓解其皮肤炎症;③ 该效果依赖于芳香烃受体(AhR)的活化,AhR拮抗剂可阻断IAId的作用,AhR敲除小鼠中IAId也无效;④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经IAId活化的AhR可结合至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基因启动子,抑制TSLP的表达,从而缓解皮肤炎症;⑤ 口服IAId也可缓解小鼠AD样皮炎。
A tryptophan metabolite of the skin microbiota attenuates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through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2018-12-19, doi: 10.1016/j.jaci.2018.11.036
【主编评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姚煦团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李巍团队,近期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发表一项合作研究,表明皮肤菌群的色氨酸代谢物IAId,可通过活化芳香烃受体通路,抑制特应性皮炎中的皮肤炎症。这些发现说明,特定菌群代谢物及其产生菌,以及恢复皮肤菌群稳态的治疗策略,或可用于改善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炎症。
Nature子刊:路邓素抑制皮肤致病菌定殖的机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路邓素是一种新型环肽类抗生素,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人体及啮齿类动物上皮中的定殖;② 使用路邓素与表皮葡萄球菌培养液共同预处理原代人角化细胞或小鼠皮肤后,可增强路邓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殖的抑制效果;③ 路邓素增加了人角化细胞及小鼠皮肤的LL-37(一种抗菌肽)及CXCL8(IL-8)/MIP-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的表达;④ 在体内,路邓素通过TLR/Myd88依赖性途径促进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招募。
Lugdunin amplifies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in the skin in synergy with host- and microbiota-derived factors
06-21, doi: 10.1038/s41467-019-10646-7
【主编评语】路邓素是一种由路邓葡萄球菌分泌的新型抗生素。《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路邓素除了可直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殖,还可通过促进细胞分泌抗菌肽及炎症因子,增强对致病菌定殖的抑制作用。
Lancet子刊:坚持只吃九成饱,有效改善代谢健康
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IF:24.54]
① 218名健康非肥胖中青年人(21-50岁)随机分为2组,进行轻度热量限制或正常饮食(对照),持续2年,两组的平均热量摄入分别平均减少11.9%和0.8%;② 热量限制组体重平均持续减少7.5kg(其中71%是脂肪),对照组则增加0.1kg;③ 热量限制显著持续降低了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水平,包括LDL-C、总胆固醇/HDL-C比值、收缩压和舒张压等;④ 与对照组相比,热量限制还显著改善了C反应蛋白(炎症标志物)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和代谢综合征分数。
2 years of calorie restriction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CALERIE): exploratory outcomes of a multicentre, phase 2,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07-11, doi: 10.1016/S2213-8587(19)30151-2
【主编评语】适当的热量限制在很多动物模型中都能有效改善代谢,甚至延长寿命。短期人体试验中,热量限制也有改善心血管代谢的作用,但中长期效果尚不明确。《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发表了美国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2期临床试验CALERIE的最新结果,首次在中青年健康人群中检测了轻度热量限制的中期效果,表明持续2年的九成饱饮食,显著减少了受试者的体重和脂肪量,改善了心血管代谢。要减少心血管、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代谢疾病的风险,坚持少吃一点(九成饱)就很有效。
Cell子刊:膳食维生素A如何帮助抵抗皮肤感染?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5.753]
① 抵抗素样分子α(RELMα)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细胞分泌的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抗微生物蛋白;② 小鼠中,RELMα由皮肤菌群诱导,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起杀菌作用;③ 对比野生型和RELMα缺陷型小鼠显示,RELMα塑造皮肤菌群,抵抗皮肤致病菌感染;④ RELMα的表达需要膳食维生素A,也可被口服药异维甲酸(维生素A类似物)诱导,并介导维生素A和异维甲酸的抗皮肤感染作用;⑤ 人类皮肤表达RELM家族成员抵抗素,作用机制与RELMα类似。
Resistin-like Molecule α Provides Vitamin-A-Dependent Antimicrobial Protection in the Skin
05-14, doi: 10.1016/j.chom.2019.04.004
【主编评语】缺乏维生素A可增加皮肤感染的易感性,但机制不清。《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抵抗素样分子α(RELMα)是表皮细胞表达的一种抗微生物蛋白,可塑造皮肤菌群,抑制皮肤感染,且RELMα可由饮食中的维生素A所诱导,介导维生素A的抗皮肤感染作用。为了皮肤健康,饮食中可别缺了维生素A~
瑞金医院:银屑病患者病变皮肤中的菌群失调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IF:7.102]
① 纳入16名银屑病患者及6名健康对照,分析皮肤细菌负荷与银屑病之间的关联,另纳入27名银屑病患者与19名健康对照,分析皮肤菌群组成与银屑病的关联;② 在银屑病患者的病变皮肤中,细菌负荷量显著高于非病变皮肤及健康人的皮肤;③ 另外,在银屑病患者的病变皮肤中,丙酸杆菌属与棒状杆菌属之间的平衡失调,与非病变皮肤及健康人的皮肤相比,丙酸杆菌属比例降低,而棒状杆菌属比例增加;④ 棒状杆菌属与局部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Psoriatic les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bacterial load and imbalance between Cutibacterium and Corynebacterium
06-19, doi: 10.1016/j.jaad.2019.06.024
【主编评语】来自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的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病变皮肤处的细菌负荷增加,且菌群组成失调。
护肤品对皮肤化学及菌群的影响
BMC Biology[IF:6.723]
① 在11名志愿者中评估使用4项美容护肤品(面部乳液、润肤膏、爽足粉、除臭剂)9周对皮肤化学及菌群的影响;② 在试验开始前使用的美容护肤品在研究期间仍可被检测到,半衰期在0.5-1.9周;③ 停止使用除臭剂降低了皮肤化学物质、细菌及古菌的多样性;④ 除臭剂与爽足粉增加了皮肤化学物质、细菌及古菌多样性;⑤ 面部乳液对皮肤细菌及古菌的多样性影响不大,但增加了皮肤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The impact of skin care products on skin chemistry and microbiome dynamics
06-12, doi: 10.1186/s12915-019-0660-6
【主编评语】《BMC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研究了几款不同的护肤品对皮肤化学物质及皮肤菌群(包括细菌及古菌)的影响。
菌群-药物互作影响药物效果(综述)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IF:11.523]
① 口服药物与菌群的互作主要发生在大肠,不可溶的药物成分可直接进入大肠,大部分药物则由胃和小肠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后通过胆汁分泌进入肠道;② 菌群对药物的修饰作用有还原、脱烷基、去甲基、脱羧、乙酰化、去氨基、解偶联、水解等,可使药物活化/再活化、失活、毒化,产生的代谢产物可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③ 药物也可反过来影响菌群组成;④ 已有一些预测菌群-药物互作的生物信息学工具,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为药物设计提供新思路。
Predict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Microbiome's Impact on Pharmacology
06-03, doi: 10.1016/j.tips.2019.04.014
【主编评语】药物与菌群的互作是菌群研究的热点问题,《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近期发表综述,着重讨论了口服药物与肠道菌群的互作,特别是菌群对药物的修饰和代谢及其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BMJ:2型糖尿病患者吃什么膳食脂肪有助于延寿?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27.604]
① 纳入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11264名2型糖尿病患者,探究膳食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总死亡率的关系;② 与同等热量的总碳水化合物相比,膳食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海洋来源的n-3 PUFA,均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显著相关;③ 动物来源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与较高的总死亡率显著相关,植物来源MUFA无此相关性;④ 与同等热量的饱和脂肪酸相比,膳食总PUFA也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显著相关。
Dietary fats and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alysis in two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ies
07-02, doi: 10.1136/bmj.l4009
【主编评语】《BMJ》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纳入美国两个大型前瞻队列(NHS和HPFS)中1.1万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11年的随访数据,分析了不同膳食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关联。研究表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多吃点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海产n-3 PUFA和亚油酸),少吃一些碳水化合物、饱和脂肪酸和动物来源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或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
BMJ:2型糖尿病与哪些饮食因素有关?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27.604]
① 纳入53项基于前瞻性观察研究的荟萃分析,对多种饮食因素与2型糖尿病(T2D)的关联进行伞状回顾分析;② 全谷和谷类纤维的摄入量分别增加30克/天和10克/天,则T2D风险分别降低13%和25%;③ 与不饮酒相比,适度酒精摄入(每天12-24克)与T2D风险降低24%相关;④ 增加100克/天的红肉、50克/天的加工肉、2片/天的培根,以及1份/天的含糖饮料,则T2D风险分别显著上升17%、37%、107%、26%;⑤ 上述关联性的证据质量高。
Role of diet in type 2 diabetes incidence: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ies
07-03, doi: 10.1136/bmj.l2368
【主编评语】关于2型糖尿病(T2D)的饮食风险因素,已有不少前瞻性研究和荟萃分析。《BMJ》最新发表的一项伞状回顾(umbrella review)研究,纳入了53项荟萃分析研究,对涉及的153个相关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全谷和谷类纤维摄入量以及适度饮酒,与T2D发病率降低有显著关联,而红肉、加工肉和培根以及含糖饮料,与T2D风险上升显著相关,另外还有大量饮食因素与T2D的关联性需要更多高质量证据来检验。这些发现对于T2D的预防和管理很有参考价值。
21万人数据揭示膳食亚油酸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
Diabetes Care[IF:15.27]
① 纳入美国3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17.2万女性和4.1万男性,共493万人-年随访数据,分析膳食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2型糖尿病(T2D)的关联;② 膳食n-6 PUFA占总热量的4.4-6.8%,以亚油酸(LA)为主;③ n-6 PUFA和LA摄入量与T2D风险降低显著相关;④ 在等热量替代模型中,用LA替代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可降低T2D风险;⑤ 用LA替代n-3 PUFA不影响T2D风险,用LA替代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T2D风险的趋势,但不显著。
Associations Between Linoleic Acid Intake and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Among U.S. Men and Women
06-10, doi: 10.2337/dc19-0412
【主编评语】《Diabetes Care》近期发表研究,对美国3项大型前瞻队列(NHS、NHSII和HPFS)中21万多人的随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膳食亚油酸(一种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风险负相关,用适量亚油酸来替代部分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或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与2型糖尿病风险
Diabetes Care[IF:15.27]
① 来自丹麦和英国的两项病例对照和一项队列研究,探究成人外用皮质类固醇(CS)与患2型糖尿病(T2D)风险的关联;② 约17万新发T2D患者中,局部外用CS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发病者,T2D和外用CS之间显著正相关;③ 丹麦约269万人群中,局部外用CS的个体患T2D风险较未使用者显著增加;④ 两组丹麦研究中,局部外用CS和T2D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联;⑤ 临床医生应注意强效外用CS可能的致糖尿病副作用。
Association Between Topical Corticosteroid Use and Type 2 Diabetes in Two European Population-Based Adult Cohorts
06-01, doi: 10.2337/dc18-2158
【主编评语】皮质类固醇常用于治疗湿疹及银屑病等皮肤疾病。Diabetes Care上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中,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均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显著正相关,提示皮质类固醇或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Nature子刊:补充Akk菌可改善胖人代谢,死菌效果好
Nature Medicine[IF:30.641]
①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40名超重/肥胖的胰岛素抵抗者分为3组,2个干预组每天口服10^10的Akk菌活菌或死菌,持续3个月;② 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且未影响肠道菌群整体结构;③ 与安慰剂组相比,补充死菌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和血浆总胆固醇,减少了白细胞计数和血液脂多糖,还略微降低了体重、脂肪量和臀围;④ 与干预前相比,补充死菌显著降低了肝脏疾病以及组织和肌肉损伤的血液标志物水平;⑤ 补充活菌的益处不显著。
Supplementation with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human volunteers: a proof-of-concept exploratory study
07-01, doi: 10.1038/s41591-019-0495-2
【主编评语】Akk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丰度与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负相关,动物研究显示,补充Akk菌有改善代谢和炎症等效果。《Nature Medicine》最新发表了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Patrice D Cani团队的Akk菌干预的首次临床试验结果。继该团队之前的动物研究,这项最新的人体研究同样表明,补充灭活的Akk菌可显著改善超重/肥胖的胰岛素抵抗者的多项代谢指标,且安全性良好,而补充Akk菌活菌则没有太明显的益处。这些发现为后续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死菌优于活菌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也很值得深挖,或能为益生菌等干预研究带来新启示。
Cell子刊:帕金森病可能起源于胃肠道
Neuron[IF:14.403]
① 将致病性α-突触核蛋白注射于小鼠的十二指肠及幽门的肌层,可造成类似帕金森病(PD)的动作症状及非动作症状;② 通过分析α-突触核蛋白的129位丝氨酸磷酸化,可先后在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后脑尾部、基底外侧杏仁核、中缝背核及黑质致密部发现致病性α-突触核蛋白,提示致病性α-突触核蛋白通过迷走神经完成从肠道到脑的传递;③ 在PD模型中,多巴胺神经元发生降解;④ 破坏迷走神经或缺失α-突触核蛋白,可抑制α-突触核蛋白的肠-脑传递。
Transneuronal Propagation of Pathologic α-Synuclein from the Gut to the Brain Models Parkinson’s Disease
06-26, doi: 10.1016/j.neuron.2019.05.035
【主编评语】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来自Neur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小鼠胃肠道中注射致病性α-突触核蛋白,α-突触核蛋白可通过迷走神经传递至脑部,并诱导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提示肠-脑轴在帕金森病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南京大学李建梅+孔令东:高果糖伤肠促神经炎症,短链脂肪酸或可改善
Microbiome[IF:10.465]
① 高果糖喂养导致小鼠海马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元丢失,伴随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短链脂肪酸(SCFA)减少、肠道屏障损伤、结肠NLRP6炎性体功能障碍,抗生素清除肠道菌群可抑制神经炎症;② SCFA和PPAR-γ(丁酸感受器)激动剂吡格列酮,通过活化NLRP6炎性体,可改善这些小鼠的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抑制神经炎症和神经元缺失;③ SCFA活化NLRP6炎性体的作用不依赖于PPAR-γ活化,并可增加小鼠海马体齿状回的DCX+新生神经元。
Dietary fructose-induced gut dysbiosis promotes mouse hippocampal neuroinflammation: a benefit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06-29, doi: 10.1186/s40168-019-0713-7
【主编评语】西式饮食的特征之一是果糖含量高。《Microbiome》发表的南京大学李建梅和孔令东与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高果糖引起的小鼠神经炎症和损伤,与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屏障损伤有关,而补充短链脂肪酸和PPAR-γ激动剂,可活化结肠NLRP6炎性体,改善上述问题。这些发现有助于阐释西式饮食促进神经炎症的机制,对于相关神经疾病的干预疗法具有参考意义。
王明帮+周文浩+许瑞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及免疫变化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IF:6.17]
① 纳入8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84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②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降低,肠道菌群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宏基因组相关分析鉴定出19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分类群;③ 根据差异分类群的丰度计算出菌群失调(MD)指数,发现MD指数与肠道菌群相关表位的多样性及肠道IgA水平呈正相关,并与肠道菌群丰富度呈负相关;④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谷氨酸盐合成酶活性更高,并与肠道IgA相关分类群的变化相关。
Altered gut microbiota and mucosal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06-27, doi: 10.1016/j.bbi.2019.06.039
【主编评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王明帮、周文浩及深圳龙岗中心医院的许瑞环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变化,以及部分肠道免疫指标的变化。
菌群-肠-脑轴中的迷走神经(观点)
Neuron[IF:14.403]
① 缺乏共生菌群使无菌动物的髓鞘形成、小胶质细胞、血脑屏障、神经发生、α-突触核蛋白等多种大脑生理功能和行为发生改变;② 肠道菌群及其产物影响大脑的肠-脑轴途径包括:内分泌(激活肠内分泌细胞释放肠道激素)、免疫(诱导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和神经(迷走神经);③ 消化道连接多种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可将不同的菌群信号(取决于菌群所在位置和产物)传递至脑干的孤束核,再进一步传递至不同的大脑区域,从而影响大脑和行为。
Gut Microbe to Brain Signaling: What Happens in Vagus…
03-20, doi: 10.1016/j.neuron.2019.02.008
【主编评语】《Neuron》近期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探讨了肠道菌群对大脑生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菌群-肠-脑轴中迷走神经的作用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