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相对西医,中医很少有医患纠纷。这是为什么呢?我把这个问题在微博中提出来,得到数百条回答,择其主要,整理如下。
人们对保健和治病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 都抱着试一试,赌一赌的心态,就算有事也认了。你买彩票没中奖难道会告彩票欺诈?
主要中医是门玄学,治好了是得之我幸,治不好是失之吾命,医患双方心态都很平和。中医还有一大票黄帝内经之类的名医名言,让病人觉得没有治好完全是自己的问题,对不起祖先。
因为,你总得信点儿啥。中医不是医学,是信仰。中医粉都认为即便吃死了,也是该死了,跟药没关系。
西医治死了是庸医,中医治死了是无药可医。
算命求神拜佛的也没有纠纷。你见过许的愿没实现去找菩萨算账的吗?
因为治的都是治不死的和救不活的。
因为看中医的,要么就是没啥大病,“调养调养”;要么就是没得治了,到这里碰碰运气而已。要是伤口感染的、阑尾炎的、断胳膊断腿的都往老中医那儿拉,老中医早的脑袋就被患者家属打成花瓜了。
中医就好比恋爱中的备胎,偶尔让你上一次,也不用你负责任,你也别指望负责任。
中医治死了人没事,因为这东西根本就没标准。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都觉得中药没有副作用,不是真的没有,只是没有人做临床药理实验罢了。
因为信息不对称度更高,诊疗过程不和你说或者说了你也听不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嘛。
吃中药禁忌多。忌辛辣,到底有多少东西是辛辣?没效果你肯定是自己犯忌口了。
鲁迅的爸爸死了,主要是找的药引子蟋蟀不是原配是二婚,不能怪医生。
因为中医从来不做手术。中医很少让病人死在医院里。
再迷信中医的人,遇到重症急病都往西医那儿跑。临终前负责抢救的都是西医,连中医最后都是死在西医的病床上。
中医多以修身养性,平心静气劝导病人,病人对中医信赖度强,感情较好。
大多数中医和蔼可亲,很有修养。医患纠纷主要是医院医生态度问题,中医主要靠态度,呵呵。
中医主要靠安慰剂效应,所以首先要服务态度好。“没事!啊!没事!我给你调理一下就行,别多想!啊!没事!!” 或者对没治的先说好:“我这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要看病人自己啊!”病人家属就说:“大夫,您就治吧!反正也已经这样了。”然后开些板蓝根,给你留个全尸,看起来也不吓人。
就是病人少生意差,有充分时间沟通,不治急病。
西医忙得要死,病人刚说十秒种,直接“去做个检查,下一个!”病人排半天队一划价小一千。结果出来医生一看:"这是某某病,要动手术!”“大夫我这……”“我已经看过片子了错不了!手术有风险如下……”交了五万八,死在手术台上,剖得稀里哗拉,家属就崩溃了。
老中医都自修很多其他业务,比如相面术、心理学、社会学等等,治病不好说,但对付病人,逗他们开心,小菜一碟。
先洗脑,后治病,当然没纠葛。你一个撒泼的,哪玩得过千年经验值的大忽悠?
我觉得中医是一个信的文化,就是你必须信医生,听医生的,按照医生说的来。所以当你把医生和你看成是利益共同体的时候,自然不会有矛盾。而现在的医院,患者总觉得医生是服务者,是他们钱购买的劳动,说白了有点下人的意味,自然带着主子的傲娇。
中医收费不高,不会把人逼上绝路。
按中医粉“五千年文化”的情感,中医治死了也只能怪患者没遇到真正的中医,谁骂中医就是汉奸卖国贼。
西医有中医的哲学思维?有中药的自然过程?有中医的宏观看法?有中医的机能辩证?
因为本身会来看中医的人,心态都比较平和。
我能说找中医看病的素质比较高吗!?
《笑林广记》和《广笑府》里,庸医害人,赔掉自己老婆孩子或被迫跳河逃命的笑话比比皆是。历朝笔记小说、医案文集里的类似史料也不少。
《裁判文书网》搜搜,老中医赔钱的不寡。被打断腿,砸了诊所的也不少,许多还不敢报警,因为“非法行医”或是药品不规范。
民国时期中医的医患矛盾很多,人们经常和中医们打官司,打口仗。翻翻当年的报纸就知道。如今因为中医已经非主流,所以医纠纷比较少。
没医闹,华佗怎么死的?
——华佗那是因为要对曹操进行西医的开颅手术!
标签: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