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日服:吃糖太多可能促进自身免疫疾病

佩襄 肠道 1.8K+

肠道微生物.jpg

Cell子刊:隔日禁食改善成年人健康,或能延缓衰老

Cell Metabolism[IF:22.415]

① 临床试验表明,隔日禁食(ADF)使整体热量摄入减少28-37%,比持续性热量限制容易坚持,长期(>6个月)安全性良好,不损害免疫和骨骼健康;② 4周ADF可减少4.5%体重(尤其躯干脂肪),改善脂肪与瘦体重比值和心血管标志物,增加酮体β羟基丁酸;③ 长期ADF能改善血脂、降低衰老相关炎症标志物sICAM-1和代谢调节因子T3(其低水平与长寿相关)的水平;④ 并引起血液代谢组周期性变化,促衰老氨基酸甲硫氨酸被周期性清除,多不饱和脂肪酸升高。

Alternate Day Fasting Improves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arkers of Aging in Healthy, Non-obese Humans

08-27, doi: 10.1016/j.cmet.2019.07.016

【主编评语】隔日禁食(ADF)是一种间歇性禁食方法,以两天为一个周期,包括12小时的放开吃和36小时的严格禁食。Cell Metabolism最新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纳入了90名健康中年受试者(不肥胖、无糖尿病),研究了长期(>6个月)和短期(4周)ADF的作用。该研究表明,ADF在改善心血管指标和减肥方面,具有与持续性热量限制(CR)类似的效果,但比CR更容易坚持。长期ADF还降低了衰老相关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不过研究者也提出,普通人若要进行ADF应先咨询医生,并确保饮食平衡健康。

 

Cell子刊:研究人体中的菌群-免疫互作(综述)

Immunity[IF:21.522]

① 肠道细菌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色胺、次级胆汁酸等)影响宿主免疫系统;② 宿主感知菌群代谢产物的受体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中;③ 研究人体的菌群-免疫互作有两种主要方式;④ 一种是:通过纵向干预(饮食、抗生素等)以分析菌群及免疫系统的动态变化;⑤ 另一种是:对比不同人群(例如传统vs. 工业化生活方式)的菌群差异,以寻找免疫紊乱相关的分类群;⑥ 最终在动物模型或体外确认上述鉴定出的菌群-免疫互作的机制。

Pursuing Human-Relevant Gut Microbiota-Immune Interactions

08-20, doi: 10.1016/j.immuni.2019.08.002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互作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但多数菌群-免疫互作的研究是在动物模型中完成的。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一些菌群-免疫互作的机制,并讨论了在人体中研究菌群-免疫互作的方式。

 

Cell子刊:“菌群滋养性免疫”如何塑造菌群(综述)

Immunity[IF:21.522]

① “菌群滋养性免疫”(nourishing immunity)维持宿主体内菌群平衡并抑制病原体;② 菌群滋养性免疫由宿主和菌群两个部分组成:宿主通过多种方式调控菌群的数量、空间结构及组成,菌群通过生态位占领及修饰提供对病原体的定殖抗性;③ 菌群失调可能是菌群滋养性免疫弱化的生物标志物;④ 除了靶向菌群,靶向调控菌群环境的宿主因素(如PPAR-γ信号通路)以调控菌群滋养性免疫也可用于治疗菌群失调;⑤ 病原体可作为研究菌群滋养性免疫的工具。

Microbiota-Nourishing Immunity: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Our Microbial Self

08-20, doi: 10.1016/j.immuni.2019.08.003

【主编评语】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菌群滋养性免疫”(nourishing immunity)的概念,以及在这一概念下的菌群-免疫互作机制。

 

细菌淀粉样蛋白在自身免疫中的作用(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1.974]

① 细菌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大多数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细菌可产生淀粉样蛋白(例如curli);② 在细菌形成的生物膜中可检测到由多个细菌物种产生的淀粉样蛋白,淀粉样蛋白及DNA在细胞外基质中的整合可增强生物膜的稳定性;③ 淀粉样蛋白/DNA复合物可被免疫系统识别,从而通过TLR2与TLR9触发自身免疫信号通路的活化;④ 生物膜相关细菌的感染是否直接触发了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的发生发展尚需更多研究。

Bacterial Amyloids: The Link between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Autoimmunity

08-15, doi: 10.1016/j.tim.2019.07.002

【主编评语】细菌感染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讨论了细菌产生的淀粉样蛋白及其携带的DNA触发自身免疫反应的可能机制。

 

Nature子刊:肠道IgA在糖代谢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高脂饮食喂养小鼠的肠道IgA+ B细胞及分泌型IgA均显著减少;② 高脂饮食显著改变了多种调节IgA的免疫调节因子,例如:降低小鼠结肠中的视黄醛脱氢酶1表达,后者促进视黄酸合成以影响IgA产生;③ IgA缺失恶化了高脂饮食引起的糖代谢失调,并加剧了高脂饮食诱发的肠道及内脏脂肪组织炎症,可能由IgA缺失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所介导;④ 二甲双胍抑制了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IgA+ B细胞及浆细胞的减少;⑤ 减肥手术增加肥胖患者粪便中的分泌型IgA水平。

Gut-associated IgA immune cells regulate obesity-related insulin resistance

08-13, doi: 10.1038/s41467-019-11370-y

【主编评语】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IgA在糖代谢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高脂饮食减少了小鼠肠道中的IgA+ B细胞及分泌型IgA,从而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以加剧肠道与脂肪组织的炎症,并恶化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另外,不同的降糖手段均可提升肠道IgA水平。

 

室内菌群与儿童哮喘风险相关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F:14.11]

① 纳入373名儿童,在2月龄时收集住宅中的灰尘样本,跟踪随访至10.5岁;② 室内菌群的丰富度与哮喘呈负相关,哮喘患儿的住宅室内菌群组成与非哮喘患儿有显著差异;③ 乳球菌属的丰度与哮喘呈正相关,而12个菌属(主要来自于放线菌目)的丰度与哮喘呈负相关;④ 12个与哮喘呈负相关的菌属的丰度之和与哮喘呈显著负相关,并可大部分地解释室内菌群丰富度与哮喘的关联。

Indoor Bacterial Microbiot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sthma by 10.5 years of age

08-12, doi: 10.1016/j.jaci.2019.07.035

【主编评语】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对近400名儿童随访10年后发现,儿童住宅的室内菌群组成及丰富度与哮喘风险显著相关。

 

17万人数据:口服抗生素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

Gut[IF:17.943]

① 纳入英国1989-2012年间的28980例结直肠癌患者及137077例对照;② 口服抗生素与结直肠癌风险显著相关,两者的关联性受到结直肠解剖学部位的影响;③ 口服抗生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结肠癌风险,其中,口服抗生素与近端结肠癌风险之间,及抗厌氧菌类抗生素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有着最强的关联性;④ 口服抗生素与直肠癌风险降低显著相关,特别是抗生素累计暴露时长在60天以上的;⑤ 在诊断出结直肠癌>10年之前的抗生素暴露与结直肠癌也存在关联。

Oral antibiotic use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89–2012: 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08-19, doi: 10.1136/gutjnl-2019-318593

【主编评语】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对来自英国的近3万名结直肠癌患者及近14万名对照进行分析后发现,口服抗生素与结肠癌风险增加、直肠癌风险降低相关。

 

合理膳食或成为微生物组时代抗癌保障(综述)

Trends in Cancer[IF:8.884]

① 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发现饮食和肠道菌群对癌症的发生与治疗有潜在的生物学影响;② 高纤维饮食与临床观察的癌症风险降低相关,也与基础研究中癌症的生物标志物及菌群改善相关;③ 将标准化饮食评估纳入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表明:健康饮食可能与患者积极治疗的结果改善有关;④ 肠道菌群可能作为有助于提高研究质量的生物标志物,为癌症预防、癌症患者和癌症幸存者提供科学的饮食建议。

Nutrition and Cancer in the Microbiome Era

08-06, doi: 10.1016/j.trecan.2019.07.003

【主编评语】肠道微生物组对膳食的应答以及对免疫和代谢的校正能力为癌症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目前认为深加工食物、精细谷物、高糖食品、红肉等能增加患癌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全麦食品、豆类、坚果、高纤维食物可降低此风险。而饮食对于这些疾病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肠道微生物组的构成。该综述总结了利用饮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癌症预防和治疗的影响。

 

JAMA子刊:维生素A可防特定皮肤癌?

JAMA Dermatology[IF:7.995]

① 纳入48400名美国男性和75170名美国女性,随访26年,探究维生素A摄入量和患皮肤鳞状细胞癌(SCC)风险的相关性,其中共记录了3978例SCC病例;② 研究发现较高的维生素A摄入总量可以降低患SCC的风险;③ 较高的视黄醇和一些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SCC风险的降低有关;④ 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呈负相关;⑤ 补充维生素A或类胡萝卜素有望预防SCC。

Association of Vitamin A Intake With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isk in the United States

07-31, doi: 10.1001/jamadermatol.2019.1937

【主编评语】类维生素A作为维生素A的活化形式,对上皮细胞成熟和分化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合成的类维生素A可被用于皮肤癌高危人群的化学预防,而维生素A摄入与皮肤鳞状细胞癌风险的关系尚待确认。该研究纳入大量美国男女性,随访26年,试图研究是否维生素A摄入与皮肤鳞状细胞癌风险降低相关。

 

JAMA子刊:关于脂肪肝,患者该知道些什么?

JAMA Internal Medicine[IF:20.768]

①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脂肪在肝脏内积聚的常见疾病,可导致炎症和肝损伤,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肥胖;② NAFLD通常是在肝功能测试后发现,或建议进行额外检测以确认并排除其他病因;③ NAFLD可治疗且有望逆转,治疗重点是减肥和保持健康体重;④ 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NAFLD最有效的方法,如健康饮食(低热量低脂饮食、避免高果糖食物/饮料)、锻炼和减肥,控制饮酒,做手术也是减肥的一种选择;⑤ 未免疫的患者应接种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

My Doctor Told Me I Have Fatty Liver-What Do I Need to Know?

07-01,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9.1240

【主编评语】JAMA Internal Medicine近期发表了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俗称脂肪肝)的患者科普页面,简单介绍了这种疾病的定义、风险因素、检测和治疗管理方法。

 

Nature Reviews: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23.57]

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慢性肝病;② 胰岛素抵抗和腹部肥胖是主要危险因素,多种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可影响NAFLD的风险和进展;③ NASPGHAN和AASLD的临床指南可为儿童NAFLD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④ 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如瞬态弹性成像)或能取代肝活检,用于NASH诊断和纤维化程度评估;⑤ 通过饮食和锻炼减肥是儿童NAFLD管理的主要方法,n-3脂肪酸和特定益生菌或有改善作用,奥贝胆酸等多种新药已在临床试验阶段。

NAFLD in children: new genes, new diagnostic modalities and new drugs

07-05, doi: 10.1038/s41575-019-0169-z

【主编评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纤维化。随着肥胖和代谢问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流行,儿童NAFLD的发病也变得常见起来。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综述专门介绍了儿童NAFLD的发病情况、遗传和表观遗传风险因素、现行和潜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Nature:褐色脂肪消耗支链氨基酸产热,改善代谢

Nature[IF:43.07]

① 在小鼠和人类中,冷刺激可促进褐色脂肪组织(BAT)利用支链氨基酸(BCAA)作为燃料,将其氧化产生热量,促进消耗/清除体内的BCAA;② 小鼠中BAT特异性的BCAA分解代谢缺陷,会削弱BCAA的系统性清除和BAT产热,导致饮食诱导的肥胖和糖耐受损;③ BAT中活跃的BCAA分解代谢是由线粒体氨基酸转运体SLC25A44介导的,SLC25A44可将BCAA转运至线粒体,从而促进线粒体摄取和氧化BCAA。

BCAA catabolism in brown fat controls energy homeostasis through SLC25A44

08-21, doi: 10.1038/s41586-019-1503-x

【主编评语】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有利于能量消耗,但很多研究表明血液BCAA水平升高与肥胖和糖尿病相关。Natur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冷刺激时褐色脂肪组织可将BCAA作为产热的燃料,促进清除血液中的BCAA,有助于抵抗肥胖和改善糖稳态,为防治肥胖和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适当饿饿改善大脑功能?胃饥饿素有关键作用(综述)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IF:9.777]

① 胃饥饿素是在食物缺乏时,主要由胃分泌的一种激素,其受体为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② 除了刺激进食,胃饥饿素还参与调节其它生理过程,包括增加成年大脑海马区中的新神经元形成(AHN),进而促进学习和记忆功能;③ 热量限制对大脑功能有保护性作用,血液酰基胃饥饿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介导了热量限制促进AHN的作用;④ 活化海马区胃饥饿素受体,或许是刺激神经发生、改善衰老和疾病相关认知衰退的治疗策略。

Ghrelin-Mediated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and Disease

08-21, doi: 10.1016/j.tem.2019.07.001

【主编评语】认知功能与营养状态有密切关系,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近期发表的研究探讨了在饥饿时释放的激素——胃饥饿素,对大脑认知功能的保护性作用及相关机制。

 

Nature子刊:瘦素与能量稳态调控(综述)

Nature Metabolism[IF:N/A]

① 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感知体内营养变化,通过负反馈回路,调节摄食和能量平衡,维持脂肪组织质量相对稳定;② 肥胖可分为1型肥胖(血浆瘦素浓度低,瘦素治疗有效)和2型肥胖(血浆瘦素水平高,存在瘦素抵抗,瘦素及其增敏剂组合治疗可能有效);③ 瘦素可用于治疗肥胖、免疫异常、脂质营养不良、下丘脑性闭经等瘦素缺乏症;④ 节俭基因假说和捕食者释放假说或可解释人类在进化环境压力下形成的瘦素抗性适应或适应不良。

Leptin and the endocrine control of energy balance

08-12, doi: 10.1038/s42255-019-0095-y

【主编评语】瘦素抵抗是肥胖中的重要因素,Nature Metabolism近期发表综述,对瘦素的作用和信号通路机制、瘦素治疗的适应症、瘦素与肥胖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进化假说,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Cell子刊:管住嘴!吃糖太多可能促进自身免疫疾病

Immunity[IF:21.522]

① 两种自身免疫病(结肠炎和多发性硬化)模型小鼠中,在诱导疾病前开始的高葡萄糖摄入,可通过促进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化,来加剧小鼠病症;② 高葡萄糖摄入不影响小鼠的T细胞代谢;③ 细胞和小鼠试验表明,高葡萄糖水平可促进T细胞中的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使ROS水平升高,ROS驱动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活化,可特异性的促进T细胞向Th17分化。

High Glucose Intake Exacerbates Autoimmunity through Reactive-Oxygen-Species-Mediated TGF-β Cytokine Activation

08-23, doi: 10.1016/j.immuni.2019.08.001

【主编评语】近年不少研究表明糖摄入过多,可增加多种慢性疾病风险。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葡萄糖摄入可通过诱导Th17细胞分化,加剧小鼠自身免疫疾病,为临床上防治相关疾病带来启示。

 

DASH饮食及钠摄入对腹胀的影响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0.241]

① 纳入412名受试者(其中36.7%腹胀)随机分为2组,分别摄入高纤维DASH饮食或低纤维西式饮食;② 在干预的不同时期,受试者分别摄入3种不同水平的钠(50、100、150nmol/每天),每种水平持续30天;③ 无论摄入何种饮食,高钠摄入显著增加了受试者的腹胀风险;④ 无论摄入钠水平的高低,高纤维DASH饮食增加了受试者的腹胀风险,高纤维DASH饮食对腹胀的影响在男性中更大。

Effects of the DASH Diet and Sodium Intake on Bloating Results From the DASH–Sodium Trial

06-17,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0283

【主编评语】腹胀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之一。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RCT结果,发现高纤维DASH饮食(常用于防治高血压)可增加腹胀风险,而钠盐摄入的增加也可增加腹胀风险。

 

口服补充烟酰胺核苷对老年人肌肉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Cell Reports[IF:7.815]

① 动物研究显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水平随衰老而降低,补充NAD+前体烟酰胺核苷(NR)可改善代谢功能失调;② 纳入12名70-80岁老年男性进行一项随机对照双盲交叉试验,干预组每天口服补充1克NR持续21天,对照组补充安慰剂;③ 受试者对NR补充的耐受性良好;④ NR增强了受试者的骨骼肌NAD+代谢组,下调了肌肉的能量代谢通路基因表达,但未影响肌肉线粒体生物能量学或代谢特征;⑤ 补充NR还降低了血液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Nicotinamide Riboside Augments the Aged Human Skeletal Muscle NAD+ Metabolome and Induces Transcriptomic and Anti-inflammatory Signatures

08-13, doi: 10.1016/j.celrep.2019.07.043

【主编评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被认为具有抗衰老功效,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表明,老年人口服补充NAD+前体烟酰胺核苷可被肌肉利用,并能降低血液中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华西医院等:补充维生素D与死亡率的关联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27.604]

① 纳入5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75454名受试者)进行荟萃分析,对比分析补充维生素D对死亡率的影响;② 补充维生素D与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关联,且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非癌症死亡率、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无显著关联;③ 补充维生素D与癌症死亡风险降低显著相关;④ 亚组分析显示,补充维生素D3的受试者的全因死亡率显著低于补充维生素D2的受试者,但无论是补充维生素D3还是D2,均与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关联。

Association between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08-12, doi: 10.1136/bmj.l4673

【主编评语】来自华西医院Fang Fang与团队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在7.5万名受试者中,补充维生素D与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关联,但与癌症死亡率的降低相关。(@沈志勋)

 

摄入全谷物或无法改善肥胖

Advances in Nutrition[IF:7.24]

① 纳入2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798名成年受试者)进行荟萃分析,探究摄入全谷物食品对肥胖相关指标的影响;② 在19项研究(共1698名受试者)中,摄入全谷物食品对体重无显著影响;③ 在10项研究(共769名受试者)中,摄入全谷物食品对BMI无显著影响;④ 另外,摄入全谷物食品对体脂率、脂肪质量、非脂肪质量、腰围等肥胖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关联;⑤ 需更多研究来确认摄入全谷物食品对肥胖的影响。

Whole-Grain Consumption Does Not Affect Obesity Measure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08-07, doi: 10.1093/advances/nmz076

【主编评语】Advances in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在21项RCT、近2000名受试者中,发现摄入全谷物食品对肥胖相关指标并无改善作用。


摄入饱和脂肪促进脂肪肝发生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IF:5.605]

① 纳入61名超重/肥胖受试者进行一项随机双盲试验,分别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SF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② 干预持续8周后,两组之间的体重增加量相似;③ SFA显著增加了肝脏脂肪含量、肝脏酶及致动脉粥样化的血清脂质,而PUFA无上述影响;④ 与PUFA相比,SFA对内脏脂肪累积、胰腺脂肪及总体脂无显著影响;⑤ SFA可增加(而PUFA可减少)循环中的神经酰胺;⑥ SFA引起的不良代谢效应可由4周的卡路里限制逆转。

Overeating saturated fat promotes fatty liver and ceramides compared to polyunsaturated fat: a randomized trial

08-01, doi: 10.1210/jc.2019-00160

【主编评语】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试验结果,在超重/肥胖受试者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了肝脏脂肪含量,并使血脂升高,相比之下,摄入过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无上述不良效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