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睡眠不足等于慢性自杀。有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有可能会导致阿尔兹海默病倒是真的!
近日,一项针对老年人的长期研究,观察睡眠与老年痴呆关系的文章发表在EurekAlert 网站上[1]。EurekAlert 网站是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发起设立的,旨在促进全球科学传播。
该文章对前不久发表在“SLEEP”杂志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评析,同时指出该研究发现了那些白天非常困倦的人脑中出现β样淀粉蛋白沉淀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三倍多。
β淀粉样蛋白沉淀是老年痴呆的典型病理特征!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人体内代谢产生的蛋白质,在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后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作用[2]。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β-淀粉样蛋白产生后,会被机体代谢并排除体外,但是在老年痴呆的病人脑中,β-淀粉样蛋白大量沉积在脑组织中,而该蛋白的沉积则会具有严重的神经毒性,并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国际“SLEEP”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睡眠质量的下降会促进老年痴呆的发生。该研究结果从侧面印证了,良好的睡眠有可能是减缓甚至是治疗老年痴呆的重要方式之一[3]。
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健康系副教授亚当·斯皮拉博士与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A)、约翰霍普金斯医学(Johns Hopkins.)的合作者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
亚当·斯皮拉博士领衔的这项研究,其主要数据来源于一个叫做 “巴尔的摩老龄化纵向研究”(Baltimor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 BLSA)的项目,这个项目由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A)于1958年设立,选取上千名正常人为志愿者,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
在1991年到2000年期间,这些志愿者还会进行一项问卷调查,问卷的问题也非常的简单,只需要志愿者做出“Yes or No”的回答,例如“你是否经常在白天的时候犯困”“你是否经常在白天的时候需要努力的克制自己来保持清醒?”以及还会问道“你白天是否会小憩?”如果答案是“Yes”,后面还会进一步给出选项“每天”“每周1-2次”“每周3-4次”或“很少”。
除此之外,这些志愿者还会进行脑部成像检测,以观察脑部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志愿者当中,有些人在2005年开始,因为身体原因的变化,就开始逐渐的在医院接受核磁共振检测,以确定脑中是否有β样淀粉蛋白沉淀,从而确定其是否出现阿尔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
研究的结果发现,那些白天嗜睡的人,与那些白天精神更好,不容易犯困的人相比,其脑中出现β样淀粉蛋白沉淀的风险要高出三倍多!
当然,有人会说,白天犯困,不一定是昨晚没睡好吧,有的人工作性质不一样,有的人身体状况不一样,还有的人有情况特殊啊,比如说,男同胞们万一晚上体力消耗过大呢?你懂的
我们的研究专家亚当·斯皮拉博士和他的同事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掉性别、年龄、特殊身体状况以及发生性爱等特殊情况后,得出的数据是:白天嗜睡的人与白天更精神的人相比,其脑中β样淀粉蛋白出现的风险依然有2.7倍。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对白天是否小憩的人进行了统计。统计的结果显示,虽然白天需要小憩的人其脑中出现β样淀粉蛋白沉淀的风险高于白天精神状态好的人,但是其风险却远远低于那些困倦但是不小憩的人。
实际上,一般晚上睡眠充足,睡眠质量又相当好的人,白天不容易感到困倦,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就存在一部分人,真的是从来不睡午觉,依然精神满满的人。这种人,不睡午觉是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通过睡午觉来补充睡眠。
但是,对于晚上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差的人来说,白天会明显的感到困倦,此时,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淀出现的风险也会升高,但是,如果中午小憩一会儿,则会显著的改善身体状况,降低大脑中β-淀粉蛋白沉淀的风险。
看来,渴了就喝,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真的是至理名言啊!晚上没睡好,白天犯困,那就去睡啊,千万不要硬挺着保持清醒啊,那样真的是伤身体啊!
动物实验的研究表明,限制动物夜间的睡眠时间,会加重动物脑中β样淀粉蛋白沉淀的出现,同时也会造成动物脑脊液的增多。也有少量的人体实验证明,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也会造成神经元细胞中β样淀粉蛋白显著增多。
亚当·斯皮拉博士指出,目前对于睡眠不足造成的白天嗜睡,困倦,从而造成脑中β样淀粉蛋白沉淀的原因其实并不十分清楚。以往的研究也发现,不仅仅是睡眠不足,即便是睡眠效果不好,也有可能会加重β-淀粉样蛋白沉淀的发生,例如晚上打呼噜等原因造成的睡眠质量下降,都有可能会促进脑中β样淀粉蛋白沉淀的出现,但是这其中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看来,打呼这个事吧,还是要严肃对待呀,不仅吵着床友睡觉,也吵着自己的脑子睡觉了!
参考文献
1.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09/jhub-mds090618.php
2. 郝杰, 赵洪文, 杨云霞. β-淀粉样蛋白在Alzheimer病中的神经毒性[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7(0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