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鸡内金改善消化不良纯属凭空想象

佩襄 营养 944

鸡内金.jpg

鸡内金,一种流传多年,被认为能治疗儿童消化不良,改善孩子不爱吃饭的民间偏方,居然现在还在年轻家长中间盛行,实在是令人非常遗憾。

实际上,如果了解了鸡的消化原理,知道了鸡内金的成分,很容易就能理解,靠鸡内金改善消化不良纯属凭空想象。

鸡内金到底是什么?

鸡内金这个名字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以为是鸡身上特别珍贵的成分,价值堪比黄金。

鸡内金因质地金黄而得名

然而,这只是一个命名的小把戏而已。把鲸鱼的分泌物叫做“龙涎香”、把蝙蝠的粑粑说成是“夜明砂”,那把鸡体内的一层内脏膜说成“鸡内金”,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

对的,就是内脏膜。鸡内金是鸡胗的内膜,用人类的思维来理解,相当于鸡的“胃壁”,实际成分是一层角质化程度较高的蛋白质。

和牙齿发达、咀嚼能力较强的哺乳动物不同,鸟类通常是依靠特别厚实的肌胃(如鸡胗)来完成消化食物所必须的碾碎、研磨过程。所以别看一头牛比一只鸡大几百倍,但牛肚的厚度还比不上鸡胗。这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的不同消化方式。

然而我们都知道,鸟类在自然界吃的除了虫子,还有很多干燥、坚硬的种子,散养的鸡也会喂食整粒的玉米、小麦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光靠鸡胗那层肌肉的挤压搅拌是很难消化这些种子的,不信你可以试试能不能用手指把晒干的玉米粒碾碎。

所以鸡在摄食的时候通常会同时吃进去一些沙石等坚硬物质,靠这些外力来帮助研磨食物、促进消化,类似人类牙齿的咀嚼作用。然而,无论是干燥的种子还是沙石,要是和肌肉直接接触、研磨起来难免伤痛流血。与此相适应,鸟类的肌胃内部进化出了高度角质化的内膜,以类似指甲的物质来保护消化道在研磨食物时不被划伤。

是的,鸡内金的成分和功能都非常类似于指甲,或者手上磨出的老茧。而这类角质化程度高的蛋白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吃进去不容易被人体消化。

如果因为鸡内金参与鸡的消化过程,所以相信吃它能促进人的消化过程,那么你真正应该向大自然学习的促进消化的绝招是:吃沙子。

再不行,吃点鸡胗也远远好过难以消化的鸡内金。

鸡内金的研究进展如何?

当然,我们判断一种物质有没有疗效,除了从原理上分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高质量的实验证据来证明或证伪。那么,鸡内金的所谓功效是否有科学证据支持呢?

查阅了文献资料,相关的研究还真有,但基本都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证据质量不高。

做人类临床研究对照实验的也有,但是巧合的是,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拿鸡内金联合其他药物(如多潘立酮,胃肠道动力不足的常用首选药物)一起使用来“对照”。

我很好奇,为什么不拿鸡内金来单独做临床试验呢?是因为不喜欢吗?打个比方,要是让我和苏炳添组队参加百米接力跑,那成绩应该也相当好吧?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参加奥运会?

言归正传,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关于鸡内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高质量医学证据并不存在。

更重要的是,且不论功效是否真实,鸡内金的健康风险是扎实存在的。

一方面,鸡内金的褶皱结构本身就容易藏污纳垢、难以清洗干净,吃到半消化的食物残渣还只是恶心,要是有致病菌或细菌内毒素残留,可就不是开玩笑的了。

另一方面,某些添加鸡内金的复方药物成分复杂,存在不良反应风险。在一项关于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和儿醒脾颗粒联用治疗厌食症的临床试验中,有17~18%的患者出现了头晕、呕吐、荨麻疹等不良反应。

孩子不爱吃饭该咋办?

总结一下:鸡内金对于儿童消化不良并没有改善作用,而且存在健康风险,不推荐给孩子吃。

那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呢?

首先,家长们需要明白——孩子不爱吃饭≠消化不良。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孩子食欲欠佳,例如强迫喂饭、饭菜不合胃口、上一顿吃太饱等等。

这一类问题往往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解决,而不需要喂益生菌、鸡内金、消食片等任何号称“能助消化”的东西。

真正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源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功能紊乱,症状可能为以下的一个或多个:

反复发作的恶心呕吐、反酸、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感、嗳气、烧心,进食可能加重不适。以上相关症状持续 2 个月,每月 >4 天。

如果孩子出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建议及时带娃就医。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用的药物是抑酸药和促动力药,但相比起药物,我们通常更支持非药物治疗,找出孩子消化不良背后的原因,对因治疗来解决问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