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者在《代谢》(Metabolit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对抗肥胖,要像猪猪一样吃》。科学家一脸认真地表示,猪猪是非常合适的肥胖研究对象。猪猪经常吃得非常健康且营养均衡。而且猪猪还发展出了“顺应生理时钟、不容易发胖的自然进食法” ,而人类已经不幸失去了这种本能。
一提到猪,大家就会想到肥。虽然猪猪的确是非常合适的肥胖研究对象,但并不是因为它肥。事实上,现在的猪猪平均体脂率,在人类身上属于可以看到腹肌的程度。猪猪之所以越来越瘦,人类越来越胖,主要是因为人类爱吃瘦肉,所以现在养殖的猪猪里越来越多瘦肉型。有研究曾经精确测定了48只猪猪的体脂率,发现猪猪的平均体脂率是17.8%,范围在9.3%~24.3%之间。这个值甚至低于很多人类的体脂率,男性体脂率一般在12%~20%,女性体脂率一般在21%~30%。
猪猪适合做肥胖相关的研究,真正的理由如下:
猪猪类人,猪和人的生理机制/消化道结构/消化率系数/代谢通路都非常相似。和人一样,猪猪也是杂食性动物。在野外,猪和我们一样,经常吃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吃鸡蛋,吃昆虫,吃蜂蜜,如果有肉,就会很开心地吃肉。猪源胰岛素,曾经用来治疗人类的1型糖尿病。猪猪胰腺里提取的消化酶,曾经用来治疗人类的胰腺功能不全。猪猪的转基因器官,未来很可能可以移植给人类,治疗人类的器官衰竭。猪猪的数据很靠谱!猪猪可以做大规模研究。养猪场里的猪猪要多少有多少。猪猪的饮食可以严格控制,绝不会自行额外加餐。
总之,猪猪的数据可以作为人类很好的参考。
猪猪和人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什么时候吃”。相比猪猪,人进食的时间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人的饮食通常受情绪驱动,而且往往在“符合社会规范”“方便获得食物”的时间进食。相比之下,猪猪努力在符合自己生理需求的时间进食,胰岛素、褪黑素和皮质醇可能是驱动因素。猪猪不喜欢一顿吃很多的大餐,更喜欢少食多餐,比如一天5~6顿。分析显示,这样的少食多餐,会让猪猪的血糖比较平稳,比较不会触发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这样,即使总卡路里不变,猪猪也比较不容易发胖,肌肉也比较发达。猪天生喜欢吃早餐,也喜欢吃晚餐,一般19~20点的晚餐吃得最多。按照这个自然节律进食,猪猪是最不容易发胖的。然而,一旦偏离这个饮食模式,猪猪就容易长胖。
有一次,科学家强行让小猪仔的进餐时间改变了12小时。结果是,小猪仔们的身体活动量下降了7%,脂肪增加了7%。结论是,对猪猪来说,19~20点吃下去的卡路里不容易转化为肥肉,但如果半夜吃同样的卡路里,就会变成肥肉。
还有一种情况,是地位低导致没法“按照自然节律进食”。如果猪是群养的,那么地位高的猪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因此可以按照自然节律进食。但地位低的猪就没那么好运,它们需要等地位高的猪吃完了才能吃,所以它们在“自然进食高峰期”吃得不足,就只能在其他时段多吃点来进行补偿。结果是,地位低的猪更容易发胖。这符合肥胖里的“保险假说”,也就是说,“食物供应的安全无法保证,是发胖的驱动因素”。由于无法保证“想吃就吃”,只能在“吃得到的时候吃”,饮食模式和内分泌模式无法协调,从而导致肥胖。
在口味上,针对猪食的“适口性”研究显示,猪猪和人一样喜欢吃不健康的甜食,也就是胰岛素指数高的食物。但饲养员会从营养上考虑,所以猪猪通常还是被逼着多吃蔬菜、全谷类、豆类。这些食物消化得慢,血糖不会迅速飙升,从而更容易长瘦肉。研究发现,猪猪不爱吃健康食品,但只有健康食品的时候,它们也就将就吃了。
即使喂食时间不太对,猪猪依然不怎么发胖,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猪食的营养实在是十分均衡,可以说是绝佳的健康平衡膳食。
不是每只猪猪都拥有“容易长肥肉”的体质。比如皮特兰猪就是瘦肉型猪,看上去好像它们每天都在健身房锻炼。梅山猪(原产中国,太湖猪的一个类群)就是肥肉型猪,长得好像沙发上的肥宅。
两大类猪猪的区别,主要在于拥有多少肌肉,以及利用能量的方式。瘦肉型的猪猪通常性成熟得比较晚,肌肉生长的能力比较强,脂肪少,在寒冷环境里热量很容易散失。相比之下,肥肉型的猪猪通常性成熟得比较早,肌肉生长的能力比较弱,在寒冷环境里有脂肪保温,热量不易散失。瘦肉型的猪对饲料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肌肉快速生长,通常要高蛋白低碳水的饲料(是不是很像健身教练让你增肌时吃的东西)。在中国,以前喜欢养肥肉型猪,肥肉型的猪还有个好处——“耐粗饲”。喂什么都能吃,吃什么都长肥膘。这种猪的体脂率就不一定比人低了。
如果猪猪在胎儿阶段或者在幼年阶段,遭遇过缺氧、营养不足等逆境,就会变成“易发胖”体质。这些猪猪出现了类似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这些猪猪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分子机制上,这属于“表观遗传编程”。后天的遭遇,可以调节先天基因的表达。对人类来说,就是胎儿时期和幼年时期遭遇过饥荒的人,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然而,猪猪非常厉害的一点是,虽然变成了“易发胖体质”,但现实里真正变得严重肥胖的猪猪却并不多。
研究发现,这些胰岛素抵抗的猪猪,似乎能感受到自己的血糖变化。如果吃的是普通饮食,这些猪猪会自动控制食量,吃得偏少。但如果吃的是“低升糖指数”的“糖尿病健康饮食”,这些猪猪就会大口干饭,吃得更多!而且在吃“糖尿病健康饮食”时,它们生长速度会和其他猪猪一样迅速。(相比之下,人类已经失去了这种“感知饮食是否会造成过高血糖”的能力。)
猪猪还会遭遇另一类重要的事件——阉割。阉割后的猪猪……吃得更多了。维持同样的体重,需要吃最多的是阉割过的公猪,其次是没阉割过的母猪,吃最少的是没阉割过的公猪。也就是说,对猪猪来说,在失去某种世俗的欲望的同时,也失去了留住身上猪肉的能力。
研究还发现,对猪猪来说,长肌肉真的很难,相比之下,长肥肉可就太容易了。吃下去的东西转化为脂肪,似乎是“最简单的通路”。将食物转化为肌肉,需要猪食里营养均衡,不缺氨基酸、矿物质、B族维生素、磷酸盐等等微量营养素。磷酸盐是很重要但常被忽略的营养素,如果猪猪吃淀粉的同时磷酸盐不足,淀粉就容易转化为脂肪。而磷酸盐充足时,猪猪就更容易将卡路里转化为肌肉,而不是脂肪。
有个研究让猪猪吃磷酸盐充足(0.475%)的猪食和缺乏磷酸盐(0.08%)的猪食。结果是,缺乏磷酸盐那组猪猪吃得更少,食量少了4%,然而,它们的脂肪增加了17%~21%,而总肌肉量少了6%~8%。动物们似乎能感觉到自己缺少磷酸盐,有时候食草动物会开始咀嚼骨头,就是为了获得磷酸盐。研究还显示,(对猪猪而言),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食谱。只要配比得好,营养足够,猪猪依然不会过度肥胖。有一个研究,是让猪猪吃用“超加工食品”为原料制作的猪食。
荷兰的一家动物饲料厂收集了一大堆人类的报废食品——饼干、焦糖、面包、软糖、奶油……都是看上去就会发胖的东西。然而,以这些东西为原料,再加入足够的营养素,配比出来的猪食给猪猪吃下去,猪猪居然没有明显变胖。
顺便说一句,肌肉长得够多,猪猪就不会变成易发胖体质。但肌肉形成后,蛋白质还要不断更新,于是就需要不断继续耗能。
猪猪吃果糖有三大问题,一是消化率低,二是对肝造成负担,三是诱导肥胖。
果糖天然存在于水果、蜂蜜里,不过,近几年来果糖大量出现在加工食品和甜饮料里。原因是人类发现了用玉米制造大量果葡糖浆的办法, 于是这种极度便宜的糖就占据了市场。然后人类就吹气一样地胖起来了——当然还有其他多重因素,但果糖在里面绝对有贡献。果糖在肝脏里代谢,代谢过程中会消耗掉很多磷酸盐,而且产生的脂肪很容易堆积在肝脏里,导致脂肪肝。所以,大家购买饮料时候一定要注意看配料表,如果出现了果葡糖浆,还是果断放弃吧。不只是为了减肥,更是为了健康。
从消化方面讲,在猪猪身上的研究发现,小猪仔的肠道能吸收98.3%的蔗糖、98.3%的葡萄糖,但只有86.6%的果糖。另外,果糖可能引起小猪仔腹泻。对人类来说,可能也存在类似情况,有些人类可能不太能吸收消化果糖。
有一个“果糖过冬假说”,认为果糖诱导脂肪曾经是有利于生存的。以前果糖出现,都是在秋季的水果里,这时候野生动物吃了高果糖食物,诱导变肥,在身上囤积一大堆脂肪,建立能量缓冲和储备,就可以度过食物稀少的寒冷冬天。问题是,现在果糖的四季无限量供应,已经搞得身体“天天要过冬”了。
在脂肪上,猪猪有个显著特点——吃什么脂肪,就长什么脂肪。
基本上,猪猪吃饱和脂肪,就长饱和脂肪;吃不饱和脂肪,就长不饱和脂肪。这个其实有给养猪业带来一些麻烦。饱和脂肪在室温下是固态,而不饱和脂肪在室温下是液态。有些养猪户在猪食里掺了蛋黄酱之类的不饱和脂肪,结果猪猪也长出了很多不饱和脂肪。结果是,猪肉变得不好切片了——因为在室温下,一些脂肪呈液态。这几年人们吃下的不饱和脂肪也越来越多。一个猜想是,这让人们体内的脂肪也更加不饱和,更加“流动”。在重力作用下,身上多余的脂肪就很容易下垂,看上去也就更容易显老。
猪猪的减肥经验总结
猪猪带给我们的减肥启示,总结如下:
按照身体的生理节律进食,不容易发胖。
营养均衡,就不容易发胖。缺乏微量营养素如磷酸盐,就容易长肥肉。
曾经遭遇过饥荒(自己过度节食也算)后,身体更容易长肥肉。
少吃果糖。
摄入的总热量非常重要。控制猪粮的卡路里,可以非常精准地调节猪的体重变化。人很可能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