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2017年8月29日柳叶刀的那篇研究-“多吃主食死得快”

佩襄 营养 2.0K+

高脂饮食可降低死亡风险,多吃主食死得快?.jpg/

2017年8月29日,一篇来自世界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的最新研究结论,被某个公众号文的作者解读为吓死人”的研究结论:

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会增加总死亡率的风险;

脂肪的摄入量,可能降低总死亡率的风险;

总脂肪,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没有相关性;

高饱和脂肪(肥肉,椰子油等)的摄入量,可能降低中风的风险

全球各国的膳食指南应该结合这些发现,考虑重新修订。

出的大白话总结就是:

碳水化合物吃的越多、死的越早!

饱和脂肪不是坏蛋、多吃肥肉不影响健康!

让我们愉快地大口吃肉大口吃油吧!为了长寿!

千万别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这些所谓权威机构和指南的观点都已经过时了,按照膳食指南吃饭,会越吃越不健康!

很多专家已经分析过的内容,不再赘述,但是,就碳水化合物和膳食能量比例给我们的提示,我还想多说两句:

碳水化合物包括主食,但:主食≠碳水化合物,按照大家理解的“糖”的概念:主食≠糖。各种粮谷类、蔬菜、干豆、水果、奶类、烹调勾芡用的淀粉、含糖饮料、含糖酱料、含糖加工食品(比如所谓的无糖食品、奶油糕点等)、蜂蜜、蜜饯、红/黑/黄/冰/蔗/果/葡萄糖......都是含有不同含量的“糖”的,都需要被计入“碳水化合物”的总量,也就是老百姓理解的“糖”。

越精细的主食,如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粉条粉丝、酸辣粉、米线、凉皮等,含“糖”比例越高。越粗糙的主食,如整粒的燕麦、藜麦、高粱、糙米......以及各种干豆类,如红豆、绿豆、黑豆等,含“糖”比例越低。根茎类蔬菜,如红薯、土豆、山药等,都是含有一定比例的可提供能量和升高血糖的碳水化合物的,也属于“糖”的范畴。

回到这篇研究:首先,原文中所说的会导致各种死亡率增高的77%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包含了上述所有的“糖”,而不是说主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占全天能量的77%,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举个栗子:一个轻体力活动的体重75公斤的城市男性居民,在全天热量摄入不超标的前提下,需要一天吃1斤的白米或白面(这里的1斤,是米面的生重,如果做成米饭来称重,差不多是2.5~3斤的熟米饭的量),才能把一天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顶到77%这个量级!而如果这位男士全天吃了这么多主食,额外又吃了很多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那么,热量超标和体重增加导致全因死亡率的关系,不必多说了吧?无数高水平的研究早就广泛谈论并证明了相关性。

其次,“原文中的“碳水化合物与较高死亡率”有关的“高”,指的是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超过60%,而目前各国膳食指南推荐的参考摄入量标准就是不超过60%,超过这个量多吃主食和不吃主食,都不利于健康,这是早就证明了的。原文作者推荐范围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范围是50%-55%,人家也没让你低碳饮食啊!(那篇宣称研究打我们营养师脸的公号,大力鼓吹低碳饮食,然而,人家研究里碳水化合物供能的最低比为46.4%,与低碳生酮饮食推荐的5~15%相差甚远!)

结论:提高“碳水化合物”的“质”,减少“精细碳水(糖)”的摄入量,才是重点!毕竟,相比于白米白面白糖,全谷物粮谷+薯类+干豆类能够给予我们的,是缓慢攀升的餐后血糖、更强的饱腹感、更多的膳食纤维、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更多的抗氧化营养素、以及更低的热量(按照同样吃100克的量做比较)。

再强调一下,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引用的2013年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对膳食碳水化合物的推荐摄入量是:可接受供能范围在50%-65%。

所谓“脂肪摄入量高”,原文里的这个“高”指的是:指的是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35%,这与当前各国膳食指南推荐的30%的上限量是非常接近的,根本不是告知大家的要多吃油、多吃肉。所以,无论从碳水化合物还是脂肪的角度来看,这篇PURE研究结论推证的,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适量均衡”。原文中,只有极少数人的脂肪摄入量高达47%,注意,是极少数!离博眼球公号文大力倡导的低碳饮食的脂肪供能比差距很大。

至于饱和脂肪,之前已经有无数高水平研究证实:高饱和脂肪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性高。并且,大量饱和脂肪的摄入,往往伴随着总脂肪和总热量摄入的超标,热量摄入超标与体重的关系、以及体重超重和肥胖与各种死亡率的关系,依然不用多说吧?回翻屋主的旧文,有很多相关的文章。

2015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脂肪供能平均为33%,这意味着:中型和大型城市居民中,很多人的膳食脂肪供能应该是高于这个值的,毕竟,不发达地区人口众多,这些不发达地区人民的膳食脂肪摄入量需要给城市居民“拖后腿”才能有这个平均值出现。而发达国家人民膳食脂肪的摄入量,已经远远高于这个值。

个人觉得,在降低饱和脂肪摄入比例的同时,人们用什么去替代饱和脂肪来满足愉悦感和饱腹感,是这篇研究更应该引发我们关注的。我们身边不少的朋友,限制了饱和脂肪(比如肥肉黄油等)的同时,却进食了含有大量添加糖和大量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不仅没有拨乱反正,反而加重了健康危害。

对于山村里的孩子来说,他们膳食中蛋白质和脂肪的供能比,以及水果蔬菜的摄入情况,往往是达不到推荐量的,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数属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脂肪摄入量“低”、蛋白质摄入量也显然不足的人群。脂肪和蛋白质,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摄入量不足同时也会伴随着脂溶性维生素和维生素B12、必需脂肪酸、钙铁锌等元素的摄入不足——这些,决不能仅仅用碳水化合物摄入“太多”而一言概之。不相信的话,自己算算看:如果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高达77%,100%-77%=23%,也就是说:膳食脂肪+膳食蛋白质,二者供能的总量加在一起的比例只有23%,这,意味着:肉蛋鱼奶豆制品的摄入量,是堪忧的。

研究涉及的18个国家中,只有3个属于发达国家,其它都是中低收入国家,经济条件受限,使得很多受调查对象的膳食必然是以相对低廉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体,而没有条件摄入充足的膳食蛋白质和脂肪。以研究中受调查的42036位中国人为例,他们中只有14.4%受过中学以上水平的教育,4万多人中有42.2%是重体力劳动者,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占67.0%,脂肪17.7%(其中,饱和脂肪供能占5.7%)——对于这些人群,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健康意识、生存环境、医疗保障、饮食状况,都是差强人意的,他们因为自然灾害、就医困难、生活劳损、甚至温饱难足而导致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不能完全用膳食供能营养素分配比例来解读!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居民的膳食热量摄入和体重超标问题所导致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攀升,以及大量加工食品带给人们的健康问题,并不适合站在这篇研究的立场上来讨论。

所以,解读或者翻译一篇研究,是需要客观理性,并持批判性思维的。不能只看题目,更不能只看结论,要带着无数个问号去挖掘新观点新发现背后的东西,以及,我们更多需要关注的是什么?比如这篇研究里关于饱和脂肪或许不该被特别严格限制的结论——至少,我们可以先拭目以待更多的研究来论证这一提法。

各国的膳食指南,都是众多专家基于大量高强度证据和各国流行病学及营养调查现状得出的总结,是值得信任并遵循的。各大政府官方平台、正规学术团体、权威医学组织上公开发布的官方指南和专家共识,包括一些建议和警示,也是同样值得信任的。虽然专家共识不及指南的推荐级别高,但是在没有指南的情况下,也是较为可靠的参考。

网络的便利性和易传播性,给很多并不够专业、甚至是招摇撞骗的不法分子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很多时候,伪科学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甚至超过了真正的科学团体和相对靠谱的专业网站、公号、论坛及个人。要知道,为了证实伪科学的不可靠性,真正秉承专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组织和个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查阅和组织观点,不能信口开河啊,专业的人绝对不做这种事儿。

最新的、前研的、流行的......并不一定都是“对”的,就如《柳叶刀》这两篇,更多只是提出来一些观点或设想,引发大家的关注,但是要想得出明确的“对”或“错”的结论,还需要全世界各大研究团体通过很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尤其是随机双盲试验),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给出一个“相对”可信度高的结论——就营养学而言,群体研究是无法有效控制各种外部营养因素的,收集资料的过程如同一块大海绵,里面有多少水分,你能想到吗?而相比于这些前研和流行,我们更愿意去多看看那些经典的教科书,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众人智慧的结晶。

更可况:没有一种饮食模式是适合所有人的!遗传、环境、进化,这三点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复杂的,这也是营养学的很多观点只能作为普遍指导,不能定论为对于某个个体一定适用的原因。毕竟,健康,涉及的影响因素太多,吸烟、喝酒、运动、心理、作息......这一切影响因素,都会对饮食干预产生干扰,这也是为何所有的膳食指南给出的都是一个参考范围,而不是让我们必须11.5%或者33.2%。

就营养学而言,任何完全否定某一种营养素偏激绝对结论,都不是真正科学客观的解读。所以,当再次遇到类似的,只因一篇研究而非指南或权威团体的声明,就偏激解读的文章,哪怕你不具备专业判断能力,你也应该明白一件事:真相,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最终小总结一下:

研究认为碳水化合物(糖类)供能50~55%,脂肪供能30%的比例是有利于降低死亡率的,也是与我们目前广泛建议的“适量均衡”相一致的。

不是多吃主食死得快,而是应该避免太多精细碳水化合物。

饱和脂肪并非大坏蛋,谈油色变也并非科学观点。(但是占比多少才真正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认为还需拭目以待更多的研究,毕竟,脱离总热量和总脂肪摄入量/比例谈健康影响,是很不科学很不严谨的,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热量摄入不足且低脂饮食,那么饱和脂肪对他的健康危害绝对没有对一个总是吃很多肥肉的胖子的影响大)

研究没有任何数据或理论支持低碳饮食,也没有提到低碳饮食可以延长寿命。

研究考虑到的和没考虑到的其它干扰因素,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是有影响的,不能忽略不计。

--------------------------------------------------------------------------------------

对于这个新闻,我只说三点。

1、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相当复杂,单独将一个营养素和健康指标做关联,得到的相关性只能是参考,而不能简单的当成因果结论。在对人的研究中,太多的混杂因素无法排除,因此结论远不如实验动物来的那么简单。

2、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其制定膳食指南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各类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一个是各人群吃的各种食物的量,一个是世界各国对于不同营养素的健康研究证据。其中,前两项是简单的统计分析,而最后一个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文献研究,不同研究结果要拿来逐一分析,交叉验证等等。前面提到的《柳叶刀》的论文以后肯定是要纳入这个整体进行分析的,但它也只是其中一个证据,而且远不是决定性的。

3、膳食指南并非严格的饮食配方,也只是一个参考,作为消费者应该首先遵从大的原则,其次再谈细节问题。同样两个人,吃同样的东西,营养状况很可能有很大差异,这是营养学无法突破的障碍,就是个体差异。但是,膳食指南里面提出的食物总量控制、品种多样化,以及加强运动,这些原则是不会有大问题的。至于说盐吃几克,油吃几克,你连大原则都没做到,讨论这些有意义吗?

总结起来就是,《柳叶刀》的文章可以作为一个科学观点,或者一个科学猜想,要验证起来,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要走呢!跳出《柳叶刀》的话题,我有一个个人判断,那就是最近一两年,两个行业之间博弈的天平发生了倾斜,这就是糖业和油脂业。长久以来,油脂受到的批评是最多的,因此油脂行业以及使用大量油脂的食品行业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改良、创新和研发。油脂的品种非常多,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茶油、高油酸菜油、富含DHA的鱼油等等,这也意味着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从茶油、橄榄油、高油酸的市场推广开始,油脂行业一步一步的、渐进式的改变着人们对脂肪的认知,而糖业却没有大的建树。以地中海饮食、生酮饮食、牛油果、椰子油为代表的新潮概念的引进,也改变了人们谈油色变的恐惧心理,甚至给脂肪带来了健康标签。最终,不同力量形成合力,造就了最近一两年来油脂逐步洗脱罪名,而糖业污名缠身的局面。随着全球慢性病高发,消费者、食品行业、政府以及舆论,都需要一个背锅侠。以前是油脂,现在轮到糖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和糖有关的食品品类将遭遇更严重的“健康危机”,包括含糖饮料(可乐、咖啡、茶饮料、乳饮料、果汁饮料)、糖果、巧克力、焙烤食品(曲奇、派、蛋糕)、冷饮(冰激凌、雪糕)等。

当然,我觉得糖业不会束手就擒,必然发动反击,毕竟它是历史最悠久的食品工业。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去年的文章:5万美金引发的世纪悬案:哈佛专家让脂肪为糖类背锅50年。如果这一轮的舆论是油脂行业“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也不会感到意外的。

作为总结,我的观点是:

1、遵从膳食指南并没有错,那是众多专家智慧的集合。

2、营养学研究的局限性极大,越前沿越说不准,当故事看看就好。

3、无论历史如何变幻,经济发展才是人口平均寿命提高的最大推动力。

4、健康是多方面的,饮食只是一部分,健康心态、适量运动、有规律作息等也很重要。

5、刚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已经明确“三减”,减糖、减油、减盐,这个趋势短期内不会逆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