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儿童过多的使用电子屏幕或影响生长发育
JAMA Pediatrics[IF:10.769]
① 纳入2441名加拿大母婴队列,分别在24、36和60个月的时候调查儿童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并通过ASQ-3量表测试儿童的发育情况;② 儿童在三次调查内屏幕使用平均时间分别为17.09、24.99、10.85小时/周;③ 采用交叉滞后模型分析提示,在24和36个月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较多的儿童其在36和60个月时测试表现更差;④ 该研究首次证明在幼儿中过多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和其随后的生长发育存在关联。
Association Between Screen Time and Children's Performance on a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01-28,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18.5056
【主编评语】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提示,儿童过多使用电子屏幕(包括电视、电脑、手机、Pad、游戏机等)会导致各种不良发育结果,包括认知迟缓和成绩下降等。本研究补充了相关的证据,首次在幼儿中(5岁以下),通过长期的队列随访,采用标准的ASQ-3量表及较为先进的统计模型,证明过多的电子屏幕使用与不良的生长发育存在关联。该研究提醒父母应该关注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
JAMA子刊:孩子的心理健康与父母健康风险相关
JAMA Pediatrics[IF:10.769]
① 纳入HUNT项目中6696对父母及其8773名13-19岁的孩子,根据父母的健康风险( 包括饮酒频率和总量、心理健康以及受教育水平),采用潜在轮廓分析(LP),将其分为5类家庭;② 在8年的随访中,24.3%的孩子有至少一次的焦虑或抑郁的医疗记录;③ LP1类(父母双方的受教育水平低)和LP5类(父母饮酒多且父亲的心理健康症状重)父母与孩子的焦虑/抑郁的风险增加相关;④ 在家庭层面,父母的一些看似无害的行为、精神状态都与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Association of Constellations of Parental Risk With Children's Subsequen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indings From a HUNT Survey and Health Registry Study
01-07,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18.4360
【主编评语】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成长环境息息相关。JAMA Pediatrics近期的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经常饮酒以及心理症状重都可能增加孩子的焦虑/抑郁风险。但是本文对父母健康风险的评估仅局限在饮酒、受教育水平以及心理健康上,期待有更全面的评估方法,能够综合儿童成长家庭环境中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全面揭示儿童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精神类疾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JAMA子刊:儿童铅暴露影响深远
JAMA Psychiatry[IF:16.642]
① 纳入579名11岁的儿童,检测其血铅暴露水平,并在18、21、26、32和38岁时通过量表评估其心理健康状态及性格特征;② 儿童血铅的平均浓度是11.08ug/dL;③ 儿童期血铅浓度每增加5ug/dL,成年期精神病理学评分平均增加1.34,主要体现在内部化和紊乱症状两个维度;④ 儿童期血铅浓度增高,其成年期神经质评分增高,而亲和性和责任心评分降低,但与外向性、开放性等性格无关;⑤ 儿童期铅暴露可能对其成年期心理健康和性格特征产生长期影响。
Association of Childhood Lead Exposure With Adul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Lifelong Mental Health
01-23,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8.4192
【主编评语】儿童铅暴露引起的神经毒性一直为研究的热点,但其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仍缺乏数据支持。该研究通过一项长期随访的队列数据,提示儿童期的铅暴露对其未来心理健康、性格特征均能产生不良影响。如此长时间的队列数据实属难得,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不幸的童年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Psychological Medicine[IF:5.475]
① 检索并筛选截止至2018年1月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章,最终纳入68篇研究共261660个研究对象;② 经历过性虐待、躯体虐待、精神虐待以及情感上受冷落的儿童在成年后自杀的风险将分别提高3.17、2.52、2.49和2.29倍;③ 经历以上三种虐待的儿童在成年时拥有自杀念头的风险也将增加;④ 童年期经历多样且复杂的虐待行为,其成年后自杀风险将增高5倍多;⑤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人以上关系基本存在;⑥ 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将增加成年后自杀风险。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adult suicidality: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01-04, doi: 10.1017/S0033291718003823.
【主编评语】全世界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往往是多因一果的行为。自杀者本身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心理承受力差等往往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近期的研究表明,儿童期经历的虐待行为,包括身体、心理和情感上的虐待、性虐待,以及情感上受到忽视,都将增加其成年后自杀行为或者自杀意念的风险。(@Epi汪)
儿童多动症或与母亲妊娠期服药有关
JAMA Network Open[IF:N/A]
① 纳入丹麦1997-2011年出生队列中913302名单胎活产婴儿,平均随访到其10.1岁,记录其胎儿期母亲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② 共580名儿童在宫内暴露丙戊酸盐,其随访期间有8.4%诊断为多动症(ADHD),而未暴露组儿童有3.2%诊断为ADHD;③ 模型估计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儿童15年内患ADHD的绝对风险分别为11%和4.6%;④ 宫内暴露丙戊酸盐的儿童出生后患ADHD的风险增加了48%;⑤ 儿童在胎儿期暴露其他种类抗癫痫药物(AEDs)与ADHD的风险无关。
Association of Prenatal Exposure to Valproate and Other Antiepileptic Drugs With Risk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Offspring
01-04,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18.6606
【主编评语】对于有癫痫病史的女性在妊娠期服用抗癫痫药物需要格外注意。一项研究提示,妊娠期服用丙戊酸盐药物,会增加后代儿童患多动症的风险,但是其他抗癫痫药物没有观察到相关的损害。该研究对于临床指导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儿童期精神虐待或与胰岛素抵抗及抑郁症存在关联
Experimental Neurology[IF:4.483]
① 纳入45名成年抑郁症患者,了解其童年受虐待情况,并检测胰岛素抵抗(IR)相关指标;② 受到更多童年精神虐待的患者其IR更高,而其他方面的虐待与IR无关;③ 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其IR程度更高;④ 在阴性家族史患者中,抑郁的严重程度与精神虐待程度正相关,而精神虐待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⑤ 阳性家族史患者中,精神虐待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⑥ 童年创伤和糖尿病家族史都是IR的危险因素,精神虐待对抑郁症的作用受到家族史影响。
Childhood traum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depressive disorders
01-10, doi: 10.1016/j.expneurol.2019.01.005
【主编评语】抑郁症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率较高。本文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在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中,儿童受到精神虐待的程度越高,抑郁症的程度越严重。同时,儿童期受到精神虐待,其胰岛素抵抗程度也越高。抑郁症、胰岛素抵抗以及儿童期精神虐待三者的关系十分有趣,本文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期待有更深入的研究。
孕妇妊娠期高血糖或影响后代糖代谢(一)
Diabetes Care[IF:13.397]
① 纳入4160名10-14岁的HAPO队列中的儿童,检测其糖代谢情况,并与其母亲在孕28周前口服糖耐量试验的结果行关联分析;② 母亲空腹血糖(FPG)与后代FPG及糖化血红蛋白(A1C)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呈负相关,并与儿童空腹血糖受损有关;③ 母亲餐后1h、2h血糖水平与后代儿童FPG、餐后30min、1h、2h血糖及A1C水平呈正相关,与葡萄糖处理指数呈负相关,并与儿童糖耐量受损相关;④ 调整了母亲、儿童的BMI及糖尿病家族史因素后,以上关联均存在。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Follow-Up Study (HAPO FUS): Maternal Glycemia and Childhood Glucose Metabolism
01-07, doi: 10.2337/dc18-2021
【主编评语】近期,糖尿病权威杂志Diabetes Care上发表了2篇基于HAPO队列的研究,均旨在分析孕妇孕期血糖与后代儿童糖代谢的关联。本研究将妊娠期孕妇血糖作为连续变量,分析其与后代空腹/餐后血糖水平、血红蛋白等糖代谢指标的关联,发现孕期血糖的增高对后代糖代谢的不利影响。
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或影响后代糖代谢(二)
Diabetes Care[IF:13.397]
① 纳入4160名10-14岁的HAPO队列中的儿童,检测其糖代谢情况,并与其母亲是否曾患妊娠期糖尿病(GDM)行关联分析;② GDM和非GDM的母亲其后代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分别为10.6%和5.0%,调整后GDM组风险增加1.96倍;③ 两组后代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率分别为9.2%和7.4%,调整后两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④ 母亲GDM和儿童餐后30min、1h、2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及葡萄糖处理指数呈负相关;⑤ 母亲GDM是后代IGT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Follow-up Study (HAPO FUS): Maternal 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Childhood Glucose Metabolism
01-17, doi: 10.2337/dc18-1646
【主编评语】该研究同样是基于HAPO队列,旨在分析孕妇孕期血糖与后代儿童糖代谢的关联,但本研究将妊娠期女性依据血糖水平划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DM)与非GDM组,发现GDM与后代的糖代谢异常存在关联。本研究基于GDM分组,较上一篇更具有临床意义,但可能不利于探索女性妊娠期最佳血糖水平。读者可以比较两篇研究的目的及统计学方法,值得专业人士学习。
妊娠后期高血糖或增加后代超重风险
PLoS Medicine[IF:11.675]
① 纳入2010-2015年间德国的898名孕期4-6周的孕妇;② 在非娠期糖尿病(GDM)的肥胖孕妇中,妊娠后期血糖异常的孕妇的孕期体重增加及后代出生体重均升高,且后代的早期体重及BMI z分数也更高;③ 在肥胖孕妇中,是否诊断为GDM不影响后代的BMI;④ 非GDM的肥胖孕妇分娩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异常,其数年后患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倍;⑤ 肥胖孕妇妊娠后期血糖异常与儿童体重增加有关,可能导致后代儿童超重和孕产妇糖尿病。
Late-pregnancy dysglycemia in obese pregnancies after negative testing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risk of future childhood overweight: An interim analysis from a longitudinal mother-child cohort study
2018-10-01,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681
【主编评语】PLo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纵向队列研究的期间分析,发现在非娠期糖尿病的肥胖孕妇中,妊娠后期的血糖异常与孕妇的孕期体重增加及后代的出生体重、生命早期体重、BMI z分数的增加相关。
肥胖的孕妈妈增加后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IF:16.834]
① 纳入205万名单胎婴儿,其中共有28628名(1.4%)婴儿患有至少一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缺损;② 随着母亲肥胖程度的增加,后代主动脉弓缺陷的患病风险增加;③ 重度肥胖母亲的后代,其主动脉弓缺陷和大动脉转位的患病风险翻倍;④ 婴儿的心脏房间隔缺损和持续性动脉导管未闭的患病风险也随孕妈的BMI增加而增加。⑤ 其余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室中隔缺损、主动脉瓣缺陷及右心室的缺陷等均未观察到与母亲肥胖的关联。
Maternal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nd Risk of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01-08, doi: 10.1016/j.jacc.2018.10.050.
【主编评语】孕妇肥胖将在许多方面影响母婴健康。最新的研究证据表明,肥胖的妈妈其后代某些类别的先天性心脏病(如主动脉弓缺陷、大动脉转位、房间隔缺损和持续性动脉导管未闭等)的发生风险增加。看来女性肥胖问题,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
孕妈妈肥胖或影响后代心血管健康
Obesity Reviews[IF:8.483]
① 纳入145篇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包含21048只动物和5个品种)进行荟萃分析;② 相较于非肥胖母亲的后代,肥胖母亲的后代具有更高的平均体重、肥胖比例及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和胰岛素水平;③ 两组人的出生体重没有差异,但该指标可能存在发表偏倚;④ 性别、年龄、不同品种等因素不影响上述关联;⑤ 动物研究提示母亲在怀孕前/中肥胖会降低后代心血管健康水平,未来研究应关注孕前减肥是否可以降低该有害作用。
Maternal obesity in pregnancy impacts offspring cardiometabolic health: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nimal studies
01-11, doi: 10.1111/obr.12817
【主编评语】目前大量的人群数据及动物实验关注妊娠期女性肥胖对后代的影响,而结果并没有完全统一。本研究通过对动物实验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发现怀孕前及怀孕中母亲的肥胖会增加后代肥胖的比例,并且总胆固醇等指标也更高。该研究进一步为肥胖女性敲响了警钟。
妊娠期高血压或和孕妇膳食模式相关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IF:5.051]
① 纳入55139名丹麦出生队列中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GH)、子痫前期(PE)及严重PE的患病率分别为14%、2%和0.4%;② 共观察到7种膳食模式,其中海鲜饮食(多摄入海鲜和蔬菜)是GH和PE的保护因素;③ 西方饮食模式(多摄入土豆、肉类、奶油和面包)是GH和PE的危险因素;④ 以上关联在孕前BMI在18.5到24.9kg/m2之间的女性更为明显,其余饮食模式未观察到和妊娠期相关高血压(PAH)的关联;⑤ 应该建议备孕及妊娠期女性关注并改善自身膳食模式。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 risk of pregnancy-associated hypertension in the Danish National Birth Cohort: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01-24, doi: 10.1111/1471-0528.15593
【主编评语】近期的研究发现,多摄入海鲜和蔬菜的膳食模式对预防孕妇妊娠期相关高血压疾病是保护因素,而西式饮食模式则是危险因素。该研究给孕产妇健康饮食指导提供了依据,期待有针对中国人群的相关研究。(@Epi汪)
孕期妈妈应少喝含蔗糖甜饮料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IF:7.023]
① 分析挪威母婴队列研究中88514名孕妇与婴儿先天性心脏缺陷(CHD)诊断数据,共有12‰的婴儿患CHD,其中19%为重度CHD;② 婴儿患非重度CHD风险与母亲孕期摄入含蔗糖软饮料相关,且摄入量与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③ 孕期蔗糖软饮料的日摄入量增加10倍,后代心脏室间隔缺损的风险增加1.26倍;④ 孕期摄入果汁、甜果汁饮料和甜味剂与后代CHD风险无关;⑤ 调整母亲糖尿病等因素后发现以上关联仍存在;⑥ 孕期摄入过多的含蔗糖软饮料或增加后代CHD的风险。
Intake of sucrose-sweetened soft beverages during pregnancy and risk of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CHD) in offspring: a Norwegian pregnancy cohort study
01-19, doi: 10.1007/s10654-019-00480-y
【主编评语】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孕妈妈会增加后代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风险。而本研究探讨孕妈妈孕期甜饮料的摄入与后代CHD的关联,提示即使是非糖尿病的女性,在孕期也不能过度摄入含蔗糖饮料哟。
宝宝出生体重低,很危险
PLoS Medicine[IF:11.675]
① 纳入379万多例单胎活产及278万多例有兄弟姐妹的婴儿,随访28天至18岁的情况;② 非小于胎龄儿(SGA)的死亡率约万分之1.93,而严重SGA(最低的3%人群)及中度SGA儿童(最低的3%~10%)死亡率分别达万分之5.32和2.76;③ 无论是全人群还是兄弟姐妹间分析,严重和中度的SGA死亡风险均分别提高2.5 和1.2倍左右,说明该风险与家庭因素无关;④ 这种超额死亡风险集中在28天到1岁内,且整个儿童期都增高,严重SGA的主要死因为感染和神经系统疾病。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and risk of childhood mortality: A Swedish population study
2018-12-01,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717
【主编评语】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又称宫内生长迟缓儿或小样儿,一般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这个指标综合了体重和胎龄两个维度的信息,近年来研究较多。PLo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SGA的儿童在18岁以前死亡的风险均可增高。有意思的是,作者通过兄弟姐妹间的分析提示,这种死亡风险增高并不是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SGA新生儿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均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应该格外注意。(@Epi汪)
儿童静息代谢率预测体重增长
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IF:5.963]
① 纳入181名儿童,分别在5岁和10岁时评估其总能量消耗量(TEE)和静息代谢率(RMR),随后对其身高体重等信息每两年随访一次,直至20岁;② 儿童5岁和10岁时的RMR水平存在很强的相关性;③ 在10岁时更低的RMR与其随后体重增长过多、BMI的z评分增长均存在关联;④ 在5岁时候的RMR以及无论是5岁还是10岁时的TEE、运动水平均未发现与其成年后体重增长的关联;⑤ 儿童晚期(10岁)的RMR或可以预测其未来肥胖的可能。
A low resting metabolic rate in late childhood is associated with weight gain in adolescence
01-09, doi: 10.1016/j.metabol.2018.12.008
【主编评语】目前认为机体能量代谢量低、基础代谢率低的人群具有更高的肥胖风险。而本研究采用队列研究生设计,通过观察儿童期的静息代谢率,随访其未来成年期的肥胖情况,证实了这一关联。提示我们可以通过10岁时评估儿童的静息代谢率来预测其成年后肥胖的风险,并加以适当的干预。
Nature子刊:婴儿食物过敏或与肠道菌群有关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选择两组无菌小鼠,其中健康组肠道内定植健康婴儿的粪便,而CMA组定植牛奶过敏婴儿的粪便;② 健康组小鼠对牛奶的过敏反应更弱;③ 无论是两组小鼠还是定植前的两组婴儿,其肠道菌群结构均表现出明显差异;④ 健康组回肠内一种梭菌属(Anaerostipes accae)的丰度增高,可能与预防食物过敏相关;⑤ 两组小鼠的回肠上皮的转录酶谱也表现出差异;⑥ 肠道内细菌对调节食物抗原的过敏反应至关重要,干预肠道菌群或可预防婴儿食物过敏。
Healthy infants harbor intestinal bacteria that protect against food allergy
01-14, doi: 10.1038/s41591-018-0324-z
【主编评语】婴儿食物过敏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许多学者提出假设,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抗生素滥用、食物改变、剖腹产率增高及奶粉喂养引起的婴儿肠道菌群改变,进而引发食物过敏。为了解肠道菌群在婴儿食物过敏中的作用,Nature Medicine上的这篇研究利用无菌小鼠模型进一步证实了二者的关系。期待未来可能有更佳的新生儿肠道菌群管理方案,减少宝宝食物过敏的发生。
BMJ:理性对待配方奶粉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23.259]
① 近十年来,专门为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婴儿制备的配方奶粉的生产量翻了近5倍,价格也增长了近7倍;② 然而流行病学数据并没有发现婴儿CMPA发病率有如此巨大的增加;③ 临床上CMPA的诊断或基于IgE,或基于饮食排除试验,后者给过度诊断提供了可能;④ 目前关于CMPA的指南众多,且大部分受到配方奶粉厂商的基金支持;⑤ 配方奶粉可能并不如母乳健康,但母乳喂养率却在下降;⑥ 专家们呼吁临床诊断及奶粉研究的独立性,确保不被奶粉厂商影响。
Overdiagnosis and industry influence: how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is extending the reach of infant formula manufacturers
2018-12-05, doi: 10.1136/bmj.k5056
【主编评语】可能包括公众、健康领域的营养师甚至儿科医生都会推荐患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服用婴儿配方奶粉。然而,据BMJ的调查了解发现,目前采用的诊断/治疗指南中或多或少有奶粉厂商的赞助。商业的扩张,可以通过影响学术研究、医务工作者甚至政府,达到市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我们不能全面否认配方奶粉,但需要独立地重新审视其在婴儿健康中的作用,独立制订临床诊断指南,确保婴儿不被过度诊断。
喝什么奶粉比怎么喝,更加重要
Pediatric Obesity[IF:3.98]
① 纳入113名非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随机分为牛乳配方奶粉组(CMF)和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组(EHF),随访婴儿在0.5-4.5个月间的体重增重情况,并调查母亲的喂养方式,分为放任、施压、限制和响应4种喂养风格;② CMF组婴儿早期快速增重的发生率是EHF组的2倍;③ 两组母亲的喂养风格分布没有差异,并且4个月内相对稳定;④ 喂养风格对婴儿体重增加没有影响,且与不同配方的选择无交互作用;⑤ 婴儿体重快速增长受奶粉的配方影响但和母亲喂养风格无关。
Early rapid weight gain among formula‐fed infants: Impact of formula type and maternal feeding styles
01-10, doi: 10.1111/ijpo.12503
【主编评语】由于各方面原因,许多新生儿出生后并不接受母乳喂养,这时候配方奶粉的选择及喂养方式尤为重要。本研究发现,牛乳配方奶粉(含完整蛋白质)相较于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含较多的小分子肽和游离氨基酸)喂养婴儿,更易产生婴儿体重快速增重,这是后期肥胖的危险因素。同时,有学者提出,由于不是母乳,母亲得到自身及婴儿的反馈信息不准确,容易造成多度喂养或者消极喂养等。所以本研究有趣的地方在于,其比较了母亲的喂养风格,发现决定小婴儿长胖的因素更多的还是奶粉种类的选择,并不是母亲的喂养风格。
母乳如何加热更营养?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IF:2.201]
① 采集10名健康、不吸烟、足月妊娠且无并发症女性的母乳样本;② 对流加热可降低母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③ 微波加热可引起母乳中SOD和GPx活性先暂时升高后下降,对CAT活性的降低小于对流加热;④ 对流加热时搅拌不影响母乳中SOD和GPx的下降速率;⑤ 两种加热方式均会对母乳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产生影响,可能微波加热更能有效的保留了牛奶中的热敏感蛋白,具有某些优势,可进一步研究。
The effect of convective heating and microwave heating on antioxidant enzymes in pooled mature human milk
01-02, doi: 10.1016/j.idairyj.2018.12.008
【主编评语】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将母乳进行储存,而后加热杀菌(常使用巴氏消毒法)再给婴儿食用的需求加大。常规做法是将母乳置于锅中隔水60-70度左右加热数十分钟,而也有人直接将母乳置于微波炉中加热。本研究正是对比了这两种加热方式对母乳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发现两种方法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其活性,但微波加热本身对其活性的影响更加复杂。期待更加全面、更加权威的检测手段来回答储存的母乳应如何加热会更加营养?
婴儿补铁,试试脂质营养补充剂
Journal of Nutrition[IF:4.398]
① 纳入1320名>18岁孕周≤20周的孕妇,随机分配到TFA组(孕妇补充铁和叶酸)、MMN组(孕妇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和LNS组(孕妇及6-18个月婴儿补充脂质营养补充剂(LNS);② 6个月时,三组婴儿的血红蛋白(Hb)和锌原卟啉(ZPP)浓度无差别;③ 18个月时,三组婴儿的Hb无差别,但LNS组中ZPP浓度低于IFA组和MMN组;④ LNS组ZPP升高的患病率和贫血率均较低;⑤ 补充LNS的母婴比仅补充铁和叶酸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的母亲更能提高18个月婴儿的铁含量。
Maternal and Infant Supplementation with Small-Quantity Lipid-Based Nutrient Supplements Increases Infants' Iron Status at 18 Months of Age in a Semiurban Setting in Ghana: A Secondary Outcome Analysis of the iLiNS-DYA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01-08, doi: 10.1093/jn/nxy225
【主编评语】传统“缺啥补啥”的思想是否适用于新生儿营养补充呢?最近Journal of Nutrition上的一篇研究提示,为预防新生儿贫血,在妊娠期母亲单纯补充铁元素和叶酸,其效果可能没有补充脂质营养补充剂好。不过,鉴于目前国内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婴儿全面营养补充计划还是需要听从专业的妇产科医师的哟~
JAMA:妊娠前后血清肌酐水平变化有规律
JAMA[IF:44.405]
① 纳入加拿大243 534名孕妇,测量妊娠不同时期血清肌酐水平(SCr);② 孕前SCr的平均浓度为60μmol/L,妊娠4周后开始下降,在16-32周时达到最低(平均47μmol/L);③ 妊娠32周后SCr开始升高,产后几周内达到最高水平(平均64μmol/L),18周左右恢复到孕前正常水平;④ 妊娠期95%和50%的SCr水平间差距约15μmol/L,而产后差距约20μmol/L;⑤ 根据不同妊娠时点的95%SCr水平,高出这个界值的提示其可能发生肾功能受损,应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Serum Creatinine Level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Pregnancy
01-15, doi: 10.1001/jama.2018.17948
【主编评语】血清肌酐水平检测是临床上常用的判断肾功能的指标之一,而孕产妇由于生理状况的特殊性,其血清肌酐水平可能会有正常的波动,掌握其变化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JAMA上的一封Letter说明,女性在妊娠后血清肌酐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并在产后18周左右恢复。同时注意到,在产后4周内可能有一个短暂的高于产前的血清肌酐水平。但是该研究是基于加拿大人群,期待有针对中国孕妇人群的临床检测指标的探索。
流感疫苗或可减少孕期流感风险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IF:9.117]
① 在2010-2016年间,纳入包括澳洲、加拿大、美国、以色列等地的19450位因急性呼吸道或发热性疾病(ARFI)住院的孕妇,只有1030名孕妇进行了流感病毒的检测;② 其中598名(58%)孕妇检测流感病毒A或B型阳性;③ 分别有13%的流感阳性孕妇和22%的流感阴性孕妇接种了流感疫苗;④ 调整了地区、季节等因素后,流感疫苗保护怀孕期间与流感相关的住院治疗的有效性约为40%;⑤ 流感疫苗可以适当保护孕妇孕期的流感风险。
Influenza Vaccine Effectiveness in Preventing Influenza-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During Pregnancy: A Multi-country Retrospective Test Negative Design Study, 2010-2016
2018-10-11, doi: 10.1093/cid/ciy737
【主编评语】疫苗的有限性评价对疫苗的推广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Test negative”研究设计方案,即在病人中用检测阴性的人作为对照组,类似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流感疫苗对于孕妇的保护效力,估算出其有效性约40%。这给准备备孕的准妈妈们提供了一个建议,为减少孕期流感风险,可以提前打疫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