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日报:高果糖玉米糖浆具有促癌风险

佩襄 肠道 1.8K+

肠道微生物.jpg

Science:高果糖玉米糖浆具有促癌风险

Science[IF:41.058]

① 在饮水中添加25%的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肠道肿瘤易感的APC突变小鼠每天摄入这种饮水后,肿瘤体积和恶性程度显著增加;② APC突变小鼠的肿瘤恶化情况与肥胖及代谢疾病无关;③ HFCS增加了肠腔和血清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两种糖类均被肿瘤组织转运并利用;④ 肿瘤组织中,果糖被转化为果糖-1-磷酸, 激活糖酵解、增加脂肪酸生成并促进肿瘤生长;⑤ 饮食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可能协同促进肿瘤发生进程。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enhances intestinal tumor growth in mice

03-22, doi: 10.1126/science.aat8515

【主编评语】高果糖玉米糖浆常被用来作为饮料增甜剂。《Science》近期发表研究,在肠道肿瘤易感小鼠模型中,发现饮水中增加高果糖玉米糖浆具有促进肠道肿瘤生长的效果,显示葡萄糖和果糖在促进肠道肿瘤生成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该结果对评估高果糖玉米糖浆及相关饮料的促癌风险、指导科学饮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母乳中的环境污染物影响婴儿肠道菌群

Microbiome[IF:9.133]

① 纳入267对母婴,发现母乳中检测到的多溴联苯醚-28(PBDE-28)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与1月龄婴儿较低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相关;② 在有毒物质暴露相对较高的婴儿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低;③ 母乳中的有毒物质影响婴儿菌群功能, PBDE-28、多氯联二苯-209(PCB-209)分别与粪便丙酸、乙酸含量较低相关,全氟辛酸(PFOA)、二噁英样PCB-167分别与丙酸、乙酸含量较高相关;④ 环境有毒物质是否对婴儿健康产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Environmental toxicants in breast milk of Norwegian mothers and gut bacteria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tes in their infants at 1 month

02-27, doi: 10.1186/s40168-019-0645-2

【主编评语】来自《Microbiom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乳中的一些环境污染物会影响后代婴儿的肠道菌群组成及代谢产物水平。该结果对阐释环境污染物对婴儿健康的长期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喂养方式影响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组成及氧化应激反应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IF:6.02]

① 纳入20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与母乳+配方奶粉喂养相比,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或单纯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体内F2-异前列腺素水平显著升高;② 与母乳+配方奶粉喂养相比,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的婴儿肠道菌群中,韦荣球菌相对丰度较低,这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加有关;③ 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最低,土胞杆菌相对丰度最高;④ 早产儿体内F2-异前列腺素水平与土胞杆菌和肠杆菌科相对丰度呈正相关。

Feeding practice influences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infan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oxidative stres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3-06, doi: 10.1016/j.freeradbiomed.2019.02.032

【主编评语】《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喂养方式显著影响了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并影响了氧化应激反应。

 

口腔健康别忽视!大多数口腔菌能在肠道安家

eLife[IF:7.616]

① 分析五个国家470名健康或患病个体的310个唾液和粪便菌种,通过检测细菌单核苷酸变异,在菌株水平分析细菌在消化道的传播情况;② 口腔-肠道传播是一个频繁且连续的过程,绝大多数口腔菌种可在健康人中转移并定殖于肠道;③ 类风湿性关节炎、结直肠癌患者肠道中富集的数个菌种来源于口腔,且机会致病菌种具有较强的转移性;④ 需将消化道菌群作为整体考虑,口腔-肠道菌群转移是塑造健康和疾病肠道菌群的重要过程。

Extensive transmission of microbes along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02-12, doi: 10.7554/eLife.42693

【主编评语】“病从口入”,《eLife》的一项最新研究似乎再次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对比了470名参与者的唾液和粪便菌种,并在菌株水平分析了细菌从口入肠的情况,证实了肠道中定植的部分机会致病菌是来自口腔菌群,提示口腔菌群对肠道菌群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

 

Lancet子刊:菌群如何影响癌症及癌症治疗(综述)

The Lancet Oncology[IF:36.418]

① 特定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物通过多种机制,引发或调控癌症的发生;② 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调节会影响抗癌免疫,菌群紊乱可能会增加癌症风险;③ 共生菌群影响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干细胞移植、放/化疗和细胞疗法的疗效和毒性;④ 菌群可作为癌症治疗的生物标记物,但需考虑多种生物、环境、社会影响因素;⑤ 粪菌移植、益生菌、膳食干预与益生元等手段有望用于提高抗癌疗效;⑥ 进一步研究需要将实验、检测技术标准化,并建立更可靠的实验模型。

Modulating the microbiome to improve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cancer

02-12, doi: 10.1016/S1470-2045(18)30952-5

【主编评语】共生菌群与宿主的密切互作,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近期在《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的综述回顾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阐释了共生菌群在癌症及抗癌治疗中的作用,影响菌群的因素以及各种菌群干预手段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对于了解菌群与癌症的关联、提高抗癌治疗疗效具有参考价值。

 

香港大学:他汀类降脂药物或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Gut[IF:17.016]

① 纳入187997名香港40岁以上接受过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的数据,追踪结肠镜检查5年前的药物使用情况,并记录检查后6-36个月间的结直肠癌发生情况;② 854名患者(0.45%)在接受检查后的3年内被诊断出结直肠癌;③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较低的3年内结直肠癌风险相关,亚组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使用与近端结肠癌(而非远端结肠癌)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④ 在老年人(60岁以上)、女性以及非糖尿病患者中,他汀类药物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Statins reduce the progression of non-advanced adenomas to colorectal cancer: a postcolonoscopy study in 187 897 patients

02-26, doi: 10.1136/gutjnl-2018-317714

【主编评语】《Gut》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20万名来自香港、40岁以上、接受过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结肠镜检查后3年内较低的结直肠癌风险相关,该研究对结直肠癌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吃得越健康,越可能避免癌症恶化?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IF:5.922]

① Gleason分级中打分为6-7的411名前列腺癌患者加入跟踪调查,并在加入时报告了基础饮食状况,其中263人在半年后再次报告饮食状况;② 以对美国膳食指南的依从程度来衡量患者的饮食质量;③ 跟踪约3年后76人的前列腺癌恶化,排除临床病理因素后,基础饮食的质量与Gleason指数的升高可能呈现负相关;④ 尽管半年内饮食质量无显著变化,半年后的饮食质量与前列腺癌进展缺乏相关性;⑤ 越符合膳食指南的基础饮食结构,越可能降低前列腺癌恶化的风险。

Diet quality and Gleason grade progression among localised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on active surveillance

01-25, doi: 10.1038/s41416-019-0380-2

【主编评语】高质量的饮食可能有助于代谢和免疫系统抗击肿瘤。《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新发表了一项人群跟踪研究,纳入411名评级为中分化腺癌的前列腺患者,发现其报告的基础饮食健康程度可能会影响癌症进展,健康的饮食有可能避免癌症恶化。该成果对改善前列腺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BMJ:贫富差距是非传染疾病罪魁祸首?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23.259]

① 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过量会导致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NCD);② 贫富不等、无力承担健康饮食等因素,导致低收入社会群体摄入的蔬果数量较低;③ 社会经济弱势群体比富裕群体受更多酒精的相关伤害;④ 贫困相关的长期压力直接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吸烟、饮酒和借食消愁等应对方式,诱发NCD生理反应;⑤ 较贫穷的群体更易接触环境污染物;⑥ 减贫、教育、污染控制都应成为改善健康和减少NCD计划的一部分。

Social determinants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time for integrated action

01-28, doi: 10.1136/bmj.l251

【主编评语】非传染性疾病包括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目前这类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与收入水平成反比,贫困人口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过量。《British Medical Journal》近期发表的分析文强调了贫富差距对非传染性疾病人群分布的影响,对于防控此类疾病具有借鉴价值。

 

乙肝感染者的肠道菌群变化与转氨酶水平相关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IF:5.583]

① 纳入112例健康受试者,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36例,对照76例;② HBsAg阳性组中28例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正常,8例ALT水平升高;③ HBsAg阳性且ALT正常者的粪便菌群组成与对照组相似,但与高ALT组差异显著;④ 相比正常组,正常ALT组的Anaerostipes属存在显著差异,高ALT组中脱硫弧菌属和巨球菌属与ALT值正相关,氨基酸球菌属呈负相关;⑤ 乙肝病毒诱导的血清ALT水平差异与肠道菌群差异相关,提示肠道与肝脏代谢间的关联。

Alterations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

02-02, doi: 10.3390/jcm8020173

【主编评语】《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健康人中,丙氨酸转氨酶的水平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显著相关,提示肠道菌群与肝脏代谢间的密切关联。

 

男女生殖道菌群的异与同(综述)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IF:11.852]

① 女性生殖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主,分为5类,会随时间在不同组之间动态转换;② 精液菌群包含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科;③ 细菌性阴道病、外阴念珠菌病和滴虫病分别与拟杆菌和动弯杆菌、念珠菌和毛滴虫过度生长有关;④ 生殖道菌群与自然或辅助生殖受孕机会有关,其生态失衡会导致不良着床或妊娠失败;⑤ 精液和阴道共享85%的菌群;⑥ 生殖道菌群研究应注意研究方法、可比性、动态性、菌群功能和标准化,以促进临床应用。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microbiome in the female and male reproductive tracts

02-14, doi: 10.1093/humupd/dmy048

【主编评语】《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近期发表综述,总结了目前男女生殖道菌群研究的进展,包括多样性、菌群动态、菌群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对比了男女生殖道菌群的异同,对于生殖道菌群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阿片类药物成瘾原因在于肠道菌群?

Neuropsychopharmacology[IF:6.544]

 ① 相比于持续性的吗啡摄取,间断性使用吗啡与小鼠的小胶质细胞激活、痛觉过敏和奖赏反应受损现象相关;② 利用抗生素清除肠道菌群后,小鼠出现神经炎症及相应后遗症表型,包括阿片类药物镇痛效力的减退、间断性吗啡治疗后可卡因奖赏行为受损等;③ 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移植了正常的肠道菌群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得到恢复;④ 不同的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对道菌群具有显著影响,肠道菌群变化可能导致了阿片药物依赖行为。

 The gut microbiota mediates reward and sensory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regimen-selective morphine dependence

2018-09-10, doi: 10.1038/s41386-018-0211-9

【主编评语】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Neuropsychopharmacology》发表的研究显示,不同的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对道菌群具有显著影响,肠道菌群变化可能导致了阿片药物依赖行为。该成果对研究阿片药物成瘾性具有参考价值。

 

肠道菌群究竟如何影响精神疾病(综述)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IF:13.278]

① 菌群-肠-脑轴有双向作用,涉及机制包括应激反应、免疫、短链路脂肪酸、神经递质的产生、迷走神经、血清素、胆汁酸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等;② 情绪障碍、焦虑症、精神类疾病、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菌群都有特征性,益生菌、益生元治疗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效果不一致;③ 需进一步开展人体研究,包括分析特定患者群体中菌群组成,以及益生菌、益生元、菌群移植和饮食等干预效果;④ 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需要标准化,确保菌群数据的一致性和通用性。

Man and the Microbiome: A New Theory of Everything?

02-20, doi: 10.1146/annurev-clinpsy-050718-095432

【主编评语】菌群对肠-脑轴具有关键影响。《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发表的综述全面总结了菌群-肠-脑轴的作用机制、涉及的精神类疾病以及菌群干预手段的效果,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对于系统性了解菌群-肠-脑轴与精神疾病的关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Cell子刊:周期性禁食或可缓解IBD病理

Cell Reports[IF:8.032]

① DSS诱导的IBD小鼠模型采取周期性的4天类禁食节食方案(FMD):第1天摄入日常卡路里的50%,第2-4天摄入10%;② FMD减轻肠道炎症,增加肠道干细胞数量,刺激保护性肠道菌群(乳杆菌科及双歧杆菌科)增殖,部分逆转肠道病变;③ 只喝水的禁食仅促进结肠再生、减轻炎症,未逆转肠道病理改变;④ 移植乳杆菌属或DSS+FMD处理小鼠的粪菌,可逆转DSS造成的结肠缩短,减轻炎症、增加结肠干细胞数量;⑤ 临床试验中,周期性FMD降低全身炎症相关的标志物。

Fasting-Mimicking Diet Modulates Microbiota and Promotes Intestinal Regeneration to Reduc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hology

03-05, doi: 10.1016/j.celrep.2019.02.019

【主编评语】《Cell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在IBD小鼠模型中,周期性禁食(而非仅喝水的禁食)可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肠道炎症、增加肠道肝细胞数量、缓解IBD病理表征,而在一项人体试验中,周期性禁食可降低炎症标志物。

 

Cell:低能量代谢状态有助于耐受细菌感染

Cell[IF:31.398]

① 免疫活化状态会引发机体的体温维持系统发生能量代偿,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和体温过低;② 这种由免疫引起的能量代偿效应的发生,依赖于toll样受体4(TLR4)对细菌标志物脂多糖(LPS)的响应,但不依赖于疾病状态;③ 免疫系统通过重新编码肝脏的代谢状态,来影响机体能量的分配;④ 低代谢或能量限制(节食)状态,会促进机体对细菌耐受作用而不是免疫攻击作用;⑤ 低代谢状态及相关行为,可能是机体耐受细菌感染的进化机制。

Energetic Trade-Offs and Hypometabolic States Promote Disease Tolerance

03-07, doi: 10.1016/j.cell.2019.01.050

【主编评语】机体抵御细菌感染需要耗费能量。《Cell》杂志近期发表研究,发现机体对于细菌感染的免疫作用会与体温维持系统竞争能量,导致机体能量代谢降低、体温降低,最终导致对细菌的耐受效应。该结果对解释免疫反应的能量消耗问题、机体的免疫耐受机制以及节食对免疫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Nature子刊:中国人群中,血脂水平与不同中风类型的关联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纳入大型前瞻性研究“中国嘉道理生物库”中的5475例缺血性中风(IS)、4776例脑出血(ICH)和6290例健康对照,进行巢式病例对照分析;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均与IS风险正相关、与ICH风险负相关,HDL-C与IS风险负相关;③ LDL-C与IS和ICH的两种相关性,经孟德尔随机化法遗传学分析和西方人群降LDL-C临床试验荟萃分析,证实为因果性关联;④ 整体上,降低LDL-C水平对预防中国人群的中风和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Causal associations of blood lipids with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Chinese adults

03-11, doi: 10.1038/s41591-019-0366-x

【主编评语】《Nature Medicine》本周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中国嘉道理生物库(China Kadoorie Biobank)中的1.5万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和临床试验荟萃分析,证实了血液LDL-C与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中风疾病的相反因果性关联。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中国人群而言,降低LDL-C水平有助于在整体上减少中风和心血管疾病,为降LDL-C药物的使用提供了证据支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