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日报:瘦素太多反变胖,适当降低才有益

佩襄 肠道 1.8K+

肠道微生物.jpg

Cell子刊:源自肠道的GLP-1在糖稳态调控中很重要

Cell Metabolism[IF:22.415]

① 胰源性和肠源性GLP-1对糖稳态的重要性具有争议性;② 在小鼠和人的胰脏中检测到具有活性的GLP-1,但远低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③ 敲除整个肠道或远端肠道的Gcg基因(编码前胰高血糖素原),均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液中有活性的GLP-1的水平,破坏口服葡萄糖耐受,前者中还存在肠抑胃肽上调、胃排空加速;④ 但缺乏肠源性GLP-1时,葡萄糖给药后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保持正常,也不影响进食量和体重。

Gut-Proglucagon-Derived Peptides Are Essential for Regulating Glucose Homeostasis in Mice

09-05, doi: 10.1016/j.cmet.2019.08.009

【主编评语】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参与调控糖稳态,Cell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胰腺中也存在有活性 GLP-1,但肠道内分泌系统是血液中有活性的GLP-1的主要来源,调控胃排空,在糖稳态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减少饮食中的支链氨基酸,或可改善2型糖尿病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568]

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液中支链氨基酸(BCAA)的增加与胰岛素抗性和2型糖尿病(T2D)相关;② 本项随机对照的双盲交叉试验在相同热量摄入的情况下,对12名T2D患者进行4周的全蛋白和降BCAA摄入的饮食干预;③ 降BCAA组的口服葡萄糖敏感指数升高24%,血糖调节因子FGF21升高21%,饮食诱导的胰岛素分泌降低28%;④ 降BCAA组的粪便拟杆菌门增多,厚壁菌门降低,这可能与胰岛素分泌降低有关;⑤ 降BCAA饮食干预T2D仍需长期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和代谢功效。

Short-term dietary reduction of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reduces meal-induced insulin secretion and modifies microbiome composition in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

08-27, doi: 10.1093/ajcn/nqz191

【主编评语】过去的30年2型糖尿病人口迅速增加,目前全球有大约4亿人口患有糖尿病。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这篇文章在基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假设降低膳食支链氨基酸可提高全身性的胰岛素敏感性。研究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饮食干预,检测样本包括血液、肌肉和脂肪组织以及粪便,做到了系统性检测,并得到正结果。美中不足是样本量小(n=12)周期短(4周),但为未来的大样本量和长周期研究提供了起始数据,值得关注。

 

Cell子刊:瘦素太多反变胖,适当降低才有益

Cell Metabolism[IF:22.415]

① 使用多种诱导性基因敲除/过表达的小鼠模型和瘦素中和抗体实验证实,瘦素水平过高(高瘦素血症)是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问题的幕后推手;② 而部分降低血液瘦素水平,可恢复肥胖小鼠下丘脑神经元对瘦素的敏感性,逆转瘦素抵抗,有效降低增重,减少进食,增加能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稳态和脂肪肝;③ 探索并利用能部分降低瘦素的技术手段,或许是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突破口。

Partial Leptin Reduction as an Insulin Sensitization and Weight Loss Strategy

09-05, doi: 10.1016/j.cmet.2019.08.005

【主编评语】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合成分泌的激素,通过减少采食量和增加能量消耗来调节体重。但肥胖一般伴随着瘦素水平过高(高瘦素血症)和瘦素抵抗现象,使得瘦素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Cell Metabolism近期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操控血液瘦素水平,发现在肥胖小鼠中适当降低瘦素水平可逆转瘦素抵抗,从而改善肥胖和代谢紊乱,为相关疾病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思路。“过犹不及”。

 

长期不健康饮食可致失明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IF:19.315]

① 一名14岁贫血、低维生素B12水平的挑食男孩,在15岁时患神经性失聪,17岁视力逐渐下降,诊断为视神经病变;② 该患者长期食用垃圾食品,铜和硒水平低,锌水平高,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显著降低;③ 患者接受营养补充和心理治疗(改善进食障碍),视力稳定但未改善;④ 营养视神经病变通常由吸收不良、药物、不良饮食、酗酒或吸烟引起,应及早发现治疗以防失明;⑤ 医生应警惕由垃圾食品饮食造成的视觉并发症。

Blindness Caused by a Junk Food Diet

09-03, doi: 10.7326/L19-0361

【主编评语】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案例报告,描述了一位青少年男孩,由于长期挑食只吃不健康的垃圾食品,而引起营养视神经病,为医生和家长拉响警钟。

 

JAMA:用饮食改善华法林药效

JAMA[IF:44.405]

① 抗血栓药华法林需要准确调控其血药浓度,以发挥稳定的抗凝作用;② 一项小型随机对照试验发现,通过食物(绿色蔬菜、甘蓝、西兰花、生菜、食用油和香草)使每天的维生素K摄入量增加150μg,能改善华法林的抗凝功效稳定性;③ 阿哌沙班和达比加群酯等新型直接口服抗凝剂药物(DOAC)与华法林相比,各有利弊,DOAC无需监控饮食,且不易导致脑部出血,但导致胃肠道出血的风险更高,且医药费远高于华法林。

Green Vegetables, Herbs, and Oils May Help Stabilize Patients Taking Warfarin

09-04, doi: 10.1001/jama.2019.13060

【主编评语】华法林(Warfarin)是用于防治血栓疾病的抗凝药物,但发挥药效需要达到比较严格的血药浓度范围。JAMA发表的一篇新闻观点文章,对一项小型临床试验进行了报道,表明通过饮食方法来增加维生素K的每日摄入量(150μg)有助于使华法林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从而改善其药效,这种方法可能比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药物更为经济实惠。

 

西北农大:基于低聚木糖益生元的抗生素递送系统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将益生元低聚木糖类似物与十二硫醇通过二硫键结合,形成可被硫化氢切割的两亲分子;② 用这种分子包裹抗生素形成囊泡,可在硫化氢存在时释放药物,从而实现对产生硫化氢的沙门氏菌的靶向性清除;③ 该药物递送系统能防止抗生素在肠道中快速吸收入血,使之在感染部位定点释放,减轻感染小鼠的病症;④ 同时有效减少抗生素对肠道正常菌群的扰动,并通过释放益生元显著增加肠道内的乳杆菌等潜在有益菌。

Pathogen-targeting glycovesicles as a therapy for salmonellosis

09-06, doi: 10.1038/s41467-019-12066-z

【主编评语】抗生素治疗沙门氏菌病效果不佳,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了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段金友团队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低聚木糖益生元的抗生素给药系统,具有多种优点,可用于靶向性清除肠道内的沙门氏菌感染,有转化应用前景。

 

生活方式干预改善肠道菌群和代谢综合征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IF:4.66]

① 纳入1065名超重/肥胖志愿者,53%患有代谢综合征(MetS),BMI越高则肠道菌群失调程度越高,胰岛素抵抗越严重则HDL-C越低;② MetS患者接受低饱和脂肪饮食(LSFD)干预15天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24%;③ 生活方式干预(LSFD+减少能量摄入+功能食品+体育活动)75天后,MetS降低44.8%,血LDL-C、小密度脂蛋白颗粒、葡萄糖耐受不良、脂多糖和支链氨基酸均降低;④ 还改善了肠道菌群失调,普氏菌/拟杆菌比例降低,AKK菌和普拉梭菌丰度增加。

Improvement of Lipoprotein Profile and Metabolic Endotoxemia by a Lifestyle Intervention That Modifies the Gut Microbiota in Subjec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08-27, doi: 10.1161/JAHA.119.012401

【主编评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近期发表研究,表明在肥胖/超重的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结合饮食干预、补充功能食品和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这些变化与肠道菌群的改善有关。

 

肠道菌群失调促进小鼠白癜风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IF:6.29]

① 在白癜风小鼠模型中,酪氨酸酶反应性T细胞介导了褪色的发生;② 抗生素处理诱导了小鼠肠道T细胞的重新分布,氨苄青霉素(而非新霉素)可加速褪色的发生;③ 氨苄青霉素引起肠道(而非皮肤)菌群失调,而新霉素增加了皮肤中的Treg丰度;④ 口服氨苄青霉素改变小鼠的肠道通透性,并加剧炎症因子(M-CSF、IL-1α、IL-23、IFN-γ等)的应答,下调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⑤ 氨苄青霉素与新霉素对小鼠T细胞功能产生不同影响。

Antibiotics drive microbial imbalance and vitiligo development in mice

08-28, doi: 10.1016/j.jid.2019.08.435

【主编评语】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特定抗生素处理可加速白癜风小鼠模型的疾病进展,提示肠道菌群及其与T细胞的互作在白癜风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沈志勋)

 

JAMA:5岁前的谷蛋白摄入或增加遗传高危儿童的乳糜泻风险

JAMA[IF:44.405]

① 纳入6605名新生儿(携带与1型糖尿病及乳糜泻相关的HLA基因型),中位随访9.0年,记录5岁之前的谷蛋白摄入,分析乳糜泻与谷蛋白摄入的关联;② 随访期间,1216名(18%)儿童发展出乳糜泻自身免疫,447名(7%)儿童发展出乳糜泻;③ 乳糜泻自身免疫及乳糜泻发生的高峰期在2-3岁期间,谷蛋白摄入与较高的乳糜泻自身免疫及乳糜泻风险相关;④ 每天多摄入1g谷蛋白,乳糜泻自身免疫及乳糜泻风险分别增加6.1%及7.2%。

Association of Gluten Intake During the First 5 Years of Life With Incidence of Celiac Disease Autoimmunity and Celiac Disease Among Children at Increased Risk

08-13, doi: 10.1001/jama.2019.10329

【主编评语】JAMA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6000名乳糜泻遗传高危儿童进行了近10年的随访后发现,5岁前的谷蛋白摄入与乳糜泻自身免疫及乳糜泻风险呈正相关。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的PUFA代谢物,帮助抵抗肥胖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高脂饮食(HFD)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组成,抑制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菌群代谢物(如亚油酸LA的衍生物HYA)生成;② 补充HYA可抑制食欲、改善糖脂代谢,减轻HFD诱导的小鼠肥胖,定植生成HYA的乳杆菌也有相似效果;③ HYA通过调节游离脂肪酸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40和GPR120,促进肠道激素GLP-1分泌,改善糖稳态;④ 还作用于前列腺素受体EP3,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减少脂质吸收;⑤ 菌群将LA转化为HYA可减少LA引起的花生四烯酸介导的脂肪炎症。

Gut microbiota confers host resistance to obesity by metabolizing dietary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09-05, doi: 10.1038/s41467-019-11978-0

【主编评语】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健康和代谢有重要影响。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将饮食中的n-6 PUFA代谢为HYA(10-羟基-顺-12-十八碳烯酸,亚油酸的衍生物)等代谢产物,HYA有助于减少过量膳食亚油酸引起的脂肪炎症,还能抑制食欲、改善糖脂代谢,从而帮助小鼠抵抗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这些发现为靶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来改善代谢疾病,带来新思路。

 

Lancet子刊:不同便秘药物的疗效对比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N/A]

① 纳入3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7214名患者),分析不同药物(包括渗透性、刺激性泻药)对慢性特发性便秘的疗效;② 以未达成每周3次以上完全自发排便为终点对药物,评估治疗第4周及第12周时的疗效,发现所有药物均优于安慰剂;③ 在治疗4周后,每天服用10mg的二苯甲烷类泻药及匹可硫酸钠的效果最好,在治疗12周后,每天服用2mg的普卢卡必利的效果最好;④ 从安全性及不良事件的角度评估,比沙可啶排名最低。

Efficacy of drugs in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08-29, doi: 10.1016/S2468-1253(19)30246-8

【主编评语】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对33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总结后发现,二苯甲烷类泻药在短期内(4周)的便秘治疗效果最好,普卢卡必利在中期(12周)的效果最佳,而对便秘药物的长期评估(12周以上)的相关研究还较为缺乏。

 

益生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还需更多研究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568]

① 选取17个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益生菌对患有功能性便秘的儿童排便频率(n = 965)或治疗成功率(n=835)的影响;② 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并未显著增加排便频率,但在获得治疗成功方面更有效;③ 对不存在高偏倚风险的5项RCT的分析表明,益生菌与对照组相比,在排便频率及治疗成功率方面没有任何有益影响;④ 现有证据不支持使用益生菌单一或辅助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方法学错误导致了之前多系统综述和项荟萃分析的矛盾结果。

When poorly conducted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can mislead: a critical appraisal and update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05-25, doi: 10.1093/ajcn/nqz071

【主编评语】多项关于益生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项批判性研究,认为这一现象是源于研究中存在的方法学错误。该研究对1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严格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着重讨论了RCT中存在的偏倚性问题,认为目前的证据不支持用益生菌治疗儿童便秘。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阿尔茨海默症新药GV-971改善疾病的肠脑轴机制

Cell Research[IF:17.848]

① 阿尔茨海默(AD)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随疾病进展而改变,多个细菌类群与脑内炎症性免疫细胞相关;② AD菌群变化使代谢物苯丙氨酸(Phe)和异亮氨酸(Ile)增多,驱动了促炎的辅助性T细胞1(Th1)分化和增殖,外周Th1在大脑的浸润与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相关,促进了神经炎症;③ 血液中Phe和Ile浓度升高以及Th1增多的现象存在于AD患者中;④ 寡糖药物GV-971可重塑AD小鼠肠道菌群,减少Phe和Ile积累,减轻神经炎症,改善AD病理和认知损伤。

Sodium oligomannate therapeutically remodels gut microbiota and suppresses gut bacterial amino acids-shaped neuroinflammation to inhibit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

09-06, doi: 10.1038/s41422-019-0216-x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失调与阿尔茨海默症(AD)存在密切关联,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阐释了肠道菌群失调加剧神经炎症从而促进AD进展的机制,并揭示了原创药物GV-971(甘露寡糖二酸)重塑肠道菌群、减少促进神经炎症的氨基酸代谢物生成,从而改善AD的药物机理。据悉,GV-971已完成3期临床试验,可显著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损伤症状,为治疗AD带来新希望。

 

粪菌移植治疗小鼠阿尔兹海默症

Gut[IF:17.943]

① 建立阿尔兹海默症(AD)的转基因小鼠模型,AD小鼠的脑中出现淀粉样斑块、神经原纤维缠结和反应性胶质增生,并表现出记忆缺陷;② 与健康野生型(WT)小鼠相比,AD小鼠表现出肠道菌群组成改变、上皮屏障完整性丧失、慢性肠道和全身炎症;③ 移植WT小鼠的粪菌给AD小鼠,可改善后者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tau蛋白病理学、神经胶质反应和认知障碍;④ AD小鼠结肠中与肠道巨噬细胞活性及血液炎性单核细胞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粪菌移植可逆转。

Transfer of a healthy microbiota reduces amyloid and tau pathology in an Alzheimer’s disease animal model

08-30, doi: 10.1136/gutjnl-2018-317431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可能在阿尔兹海默症(AD)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建立了AD小鼠模型,并发现移植健康小鼠的粪菌可改善AD小鼠的病理及认知,提示肠道菌群与AD发病机制之间存在的潜在因果关联,以及恢复肠道稳态或是治疗AD的潜在策略。

 

饮食干预或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改善痴呆标志物

EBioMedicine[IF:6.68]

① 17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对照受试者参与一项饮食干预随机双盲交叉试验;② 患者肠道菌群中多个细菌类群丰度改变,变形菌门的增多与阿尔茨海默症(AD)脑脊液标志物Aβ42/Aβ40比值正相关,粪便丙酸和丁酸与Aβ42负相关;③ 改良地中海生酮饮食(MMKD)使肠杆菌科、Akk菌属等增多,双歧杆菌属等减少,粪便乳酸和乙酸减少、丙酸和丁酸增加,与AD脑脊液标志物改善相关;④ 美国心脏协会饮食干预使柔膜菌纲增多,乙酸和丙酸水平升高,丁酸减少。

Modified Mediterranean-ketogenic diet modulates gut microbiome and short-chain fatty acids in association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markers in subjec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08-30, doi: 10.1016/j.ebiom.2019.08.032

【主编评语】EBioMedicine近期发表的一项饮食干预的初步试验结果,鉴定出与轻度认知障碍相关的潜在肠道菌群和代谢物标志物,并表明改良地中海生酮饮食可影响菌群组成和代谢物,与阿尔茨海默症标志物的改善相关。

 

靶向肠道菌群或是治疗脑瘤新思路(观点)

Trends in Cancer[IF:8.884]

① 预防脑瘤需要平衡的免疫功能,小胶质细胞和Treg的过度活化,分别通过促炎和免疫抑制来促进脑瘤;② 肠道菌群对免疫细胞有多种调控作用(诱导、训练、促成熟、抑制),进而影响细胞因子生成和免疫状态(炎症、免疫抑制),细胞因子的炎症级联失调可促进肿瘤发展;③ 菌群还可通过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和影响治疗反应,来影响肿瘤进展;④ 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代谢异常和免疫失调,连同致癌基因突变积累,共同导致脑癌的发生。

The Gut–Brain Axis, Paving the Way to Brain Cancer

03-15, doi: 10.1016/j.trecan.2019.02.008

【主编评语】Trends in Cancer近期发表的观点文章,提出了肠道菌群在脑瘤中的作用的“齿轮模型”,认为脑瘤相关的菌群变化可带动“免疫失调”(如促进大脑炎症和免疫抑制等)和“代谢异常”两个齿轮,连同致癌基因突变积累,共同作用促进脑瘤的发生和进展;此外,菌群对肿瘤治疗干预的作用,也是影响脑瘤进展的重要一环。

 

自主神经系统与炎症性肠病(综述)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IF:7.731]

① 迷走神经可在系统和肠道局部层面,发挥多效的抗炎作用;② 这种作用依赖于乙酰胆碱介导的α-7-乙酰胆碱受体活化,通过肠神经系统作用于多种肠道免疫细胞和肠上皮中的簇细胞和肠内分泌细胞,从而调节肠道屏障、炎症和菌群;③ 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存在交感迷走失衡、功能性肠神经缺损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减弱;④ 用迷走神经调节干预上调胆碱能抗炎通路,可减少系统和肠道局部炎症,在小型临床研究中迷走神经刺激术可缓解克罗恩病。

Review article: the role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 of IBD

08-16, doi: 10.1111/apt.15433

【主编评语】肠脑神经轴在炎症性肠病(IBD)中有重要作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近期发表综述,介绍了自主神经系统(特别是副交感神经中的迷走神经)在调节肠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疗法的研究进展,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膳食纤维或有助于预防憩室炎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0.241]

① 纳入50019名女性,平均年龄55岁,随访24年,探究美国女性膳食纤维及其主要食物来源摄入与憩室炎的关系;② 1990-2014年间,共记录4343例憩室炎病例;③ 与总膳食纤维摄入的最低五分位相比,最高五分位与降低14%的憩室炎风险相关;④ 水果和谷物来源,而非蔬菜来源的膳食纤维摄入与较低的憩室炎风险相关;⑤ 总水果摄入以及某些水果如苹果/梨、西梅干,也与较低的憩室炎风险相关。

Intake of Dietary Fiber,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Risk of Diverticulitis

08-07,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0363

【主编评语】膳食纤维具有多种健康效应,如今其健康效应再添一种。近期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总膳食纤维摄入,特别是水果和谷物来源的膳食纤维,与较低的憩室炎风险相关。

 

结合肠道菌群的精准营养研究方法(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IF:7.24]

① 肠道菌群在明确每个人对饮食的不同应答,实现精准营养和个性化反应预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② 精准营养研究常用的设计是对照干预,菌群检测则经历了从微生物培养到高通量测序的过程,菌群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标准化和转换、菌群分类、降维、关联分析和预测分析;③ 在精准营养研究发展过程中,临床研究结合动物模型、体外实验至关重要;④ 此外,标准化的研究方案(从菌群检测到数据分析)有待制定,以减少在研究过程中引入的变异。

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Predicting Response to Die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Nutrition Models-Part I: Overview of Current Methods

06-21, doi: 10.1093/advances/nmz022

【主编评语】Advances in Nutrition发表了一项介绍肠道菌群在精准营养中作用的综述。本文是综述的第一部分,系统阐述了当前精准营养研究的设计、菌群检测及统计分析方法。

 

肠道菌群在精准营养中的作用(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IF:7.24]

① 对肠道菌群稳定性定义的多元化导致了现下该方面研究结果的不一致;② 肠道菌群在宿主对膳食纤维、能量限制与过剩以及其他膳食成分干预的代谢响应中均扮演了一定角色;③ 相关性研究和预测型研究不可混淆,相关性研究结果需进一步综合研究以指导个性化饮食推荐;④ 饮食与肠道菌群研究的挑战包括饮食的复杂性以及前期饮食的影响;⑤ 未来精准营养模型的发展需结合微生物组、遗传、表观遗传以及其他生活方式等因素。

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Predicting Response to Die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Nutrition Models. Part II: Results

06-21, doi: 10.1093/advances/nmz049

【主编评语】Advances in Nutrition发表了一项介绍肠道菌群在精准营养中作用的综述。本文是综述的第二部分 ,总结了当前精准营养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局限,并指出了未来精准营养的研究方向。


海藻多糖、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综述)

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F:8.519]

① 海藻主要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多糖(也被称为膳食纤维),其中海藻多糖是一种尚未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② 近年来海藻多糖提取纯化技术有新进展,采用组合提取纯化技术,可以克服单一工艺提取多糖的实际困难;③ 海藻多糖可促进肠道中潜在益生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抑制病原菌生长,产生短链脂肪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④ 但还需临床试验研究其作用和机制,以推动海藻多糖进入医学领域。

An overview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iques of seaweed dietary fibers for immunomodulation on gut microbiota

08-14, doi: 10.1016/j.tifs.2019.08.011

【主编评语】海藻富含膳食纤维(海藻多糖),但未被完全开发。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的一篇长综述介绍了几种传统以及新近出现的提取纯化海藻多糖的技术,并总结了海藻多糖作为益生元与肠道益生菌相互作用,从而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