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日报:高蛋白饮食增加心血管风险的机制

佩襄 肠道 1.7K+

肠道微生物.jpg

息肉切除后应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

Gut[IF:17.943]

① 纳入28972名息肉切除患者,50%患者为结直肠癌(CRC)低风险、41%为中等风险、9%为高风险,中位随访期9.3年;② 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人群CRC发生率分别为140、221、366人/100000人/年;③ 单次监测随访的CRC发生率比无监测随访的CRC发生率低40%-50%,风险率分别为0.56(低风险)、0.59(中等风险)和0.49(高风险);④ 无监测随访的低风险和中等风险人群CRC发病率与普通人群持平,无监测高风险人群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Long-term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after adenoma removal and the effects of surveillance on incidence: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1-21, doi: 10.1136/gutjnl-2019-320036

【主编评语】息肉切除术后结肠镜检查旨在预防结直肠癌(CRC)。2002年英国的监测指南定义了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人群,并对每一人群提出了不同的战略建议,但支持该指南的证据有限。最新发表在Gut的研究分析了不同风险人群的CRC发生率,以及监测随访对不同风险人群CRC发生率的影响。

 

国内团队:来自粪菌的大肠癌生物标志物

Gut Microbes[IF:7.823]

① 对中国重庆52例结直肠癌(CRC)患者和55名共同生活的健康家庭成员粪便进行宏基因组关联分析;② 鉴定出22个与CRC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候选基因;③ 在46例CRC患者和随机挑选的40位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物(GM)中,该22个基因表现出对CRC筛查的高敏感度;④ 基于该22个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对来自香港和法国的队列同样适用;⑤ 使用qPCR在重庆市30对独立被试中进行生物标志物验证,来自粪芽孢菌属的标志物表现出高接收操作曲线(ACU)。

Establishing high-accuracy biomarkers for colorectal cancer by comparing fecal microbiomes in patients with healthy families

01-23, doi: 10.1080/19490976.2020.1712986

【主编评语】结直肠癌(CRC)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非侵入性肠道微生物组(GM)生物标志物在CRC早期诊断中具有巨大潜力。然而,根据种族、饮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GM生物标志物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也存在显著差异。来自重庆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Peiwu Yu、香港城市大学的Shuaicheng Li以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周可研究团队,最新发表在Gut Microbes的研究对中国重庆52例结直肠癌(CRC)患者和55名共同生活的健康家庭成员粪便进行宏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22个微生物基因可作为CRC生物标志物。该方法对对来自香港和法国的队列同样适用。与以前的生物标志物相比,该研究报道的GM生物标志物增加了敏感性和适用性,显著促进了CRC的早期诊断。

 

JAMA子刊:多吃红肉或加工肉类或增加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

JAMA Internal Medicine[IF:20.768]

① 纳入29682名受试者,中位随访19.0年期间,共发生6963例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及8875例全因死亡;② 加工肉类、未加工红肉、家禽或鱼类的摄入与CVD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关联均为单调性的(除了加工肉类与CVD死亡的关联);③ 加工肉类、未加工红肉或家禽的摄入,均与CVD死亡显著相关,而鱼类的摄入与CVD死亡无显著关联;④ 加工肉类或未加工红肉的摄入与全因死亡显著相关,而家禽或鱼类的摄入与全因死亡无显著关联。

Associations of Processed Meat, Unprocessed Red Meat, Poultry, or Fish Intake With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02-03,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9.6969

【主编评语】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3万名受试者进行了近20年的随访后发现,加工肉类及未加工红肉的摄入,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相关,而家禽的摄入也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关。

 

红肉与健康关系的证据有多强?(观点)

Diabetes Care[IF:15.27]

① NutriRECS在制定红肉和加工肉推荐时,采取的证据等级评价工具为GRADE;② GRADE主要用于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在膳食,生活方式和环境暴露等领域开展大型长期随即临床研究是不现实的,因此GRADE不适用于这些领域;③ 采用新的评价营养研究证据的工具(NutriGRADE),红肉、加工肉和2型糖尿病的正相关关系证据等级为“高质量”,与死亡率的关系为”中等质量”;④ 未来膳食指南推荐应继续以膳食模式为主,关注拿什么去替换红肉和加工肉。

Red and Processed Meats and Health Risks: How Strong Is the Evidence?

01-20, doi: 10.2337/dci19-0063

【主编评语】针对前不久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红肉和加工肉膳食指南推荐(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77604024),Diabetes Care近期发表了一篇观点文章,指出了该指南几处错误的地方,如用GRADE评价证据等级不妥,对女性健康倡议试验的错误解读,过分考虑人们对食物的偏好及未考虑环境影响。同时,作者提出,在制定膳食指南时应继续以膳食模式为主,强调用最低程度加工的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豆类)去替换红肉和加工肉。

 

JAMA :营养科学家与企业的关系(医学新闻和观点)

JAMA[IF:51.273]

① 去年秋天,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了5篇关于红肉摄入和健康的系统综述,研究人员基于此制定了相关指南推荐;② 这一系列文章和指南发表后,收到了很多指责,并有要求杂志撤稿的;③ 系列文章的其中一个作者并没有完全披露利益关系,但指责方中与工业界有联结的现象也普遍存在;④ 公众对饮食本身有很多困惑,当营养学研究人员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定时,公众更会迷失。

Backlash Over Meat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Raises Questions About Corporate Ties to Nutrition Scientists

01-15, doi: 10.1001/jama.2019.21441

【主编评语】JAMA近期发表的一篇新闻观点,对之前红肉争论事件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的言论观点进行了整理,同时将营养科学家与企业之间的联结带入大家视野。

 

椰子油可增加血脂水平(综述)

Circulation[IF:23.054]

① 纳入17项临床试验,共计730人进行荟萃分析;② 相比于大豆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等非热带植物油以及棕榈油,食用椰子油会增加血液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③ 研究同时发现,与非热带植物油相比,食用椰子油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④ 在甘油三酯、体重、腰围、体脂率、空腹血糖及C反应蛋白等健康指标上,椰子油与非热带植物油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The Effect of Coconut Oil Consumption o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01-13,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3052

【主编评语】Circulation近期发表的一项针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探究了椰子油摄入与其他植物油相比,对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热带植物油相比,椰子油摄入增加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而对其他心血管因子的影响与非热带植物油相比相差无几。虽然椰子油也增加了好的胆固醇(HDL-C)的浓度,但HDL-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可能还与HDL-C中的载脂蛋白部分有关。

 

农科院团队:生牛乳中的氯化石蜡污染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7.943]

① 收集中国五省的48份生牛乳样本;② 工业区样本的每克脂质中,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SCCP、MCC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70和190ng;③ 非工业区样本的每克脂质中,SCCP和MCC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90和72ng;④ 大多数样本中,C10H16Cl6和C14H23Cl7为主要的SCCP和MCCP;⑤ 在奶牛的青贮饲料中,SCCP和MCC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50和36ng/g干重;⑥ 牛乳中SCCP和MCCP同类群模式与青贮饲料中相似,表明摄食或是奶牛接触氯化石蜡的一个重要途径。

Occurrence of short- and medium-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in raw dairy cow milk from five Chinese provinces

01-11, doi: 10.1016/j.envint.2020.105466

【主编评语】氯化石蜡是一种常用工业化学品,可能通过动物食品摄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苏晓鸥团队与王培龙团队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来自中国5个省份的48份生牛乳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工业区的生牛乳中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的浓度均高于非工业区,且生牛乳中的氯化石蜡可能来源于奶牛的饲料。(@沈志勋)

 

全脂乳制品危害心血管健康?证据不足(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IF:7.24]

① 低脂或去脂乳制品一直被提倡,从乳品中去除脂肪不会减少有益营养素,且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与心血管疾病(CVD)间的联系更利于这一观点;② 研究表明,全脂乳制品与不良的心血管代谢情况(动脉粥样硬化性CVD、2型糖尿病(T2D)等)呈中性或负相关关系;③ 发酵乳制品,如全脂酸奶和奶酪,或可预防CVD和T2D;④ 未来研究应集中于膳食模式背景下的全脂乳制品,并在评估全脂乳制品摄入与心血管代谢健康的关联时考虑膳食成分和代谢表型。

Potential Cardiometabolic Health Benefits of Full-Fat Dairy: The Evidence Base

01-06, doi: 10.1093/advances/nmz132

【主编评语】Advances in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对全脂乳制品摄入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总结。作者指出,目前证据并没有明确表明全脂乳制品摄入会危害健康,相反,发酵全脂乳制品如酸奶和奶酪或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相对于无营养卡路里食物如含糖饮料和袋装零食,任何脂肪含量的乳制品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酸奶摄入或可降低女性死亡率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568]

① 纳入无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症的82348名女性及40278名男性,共随访3354957人年;② 与不摄入酸奶组女性相比,摄入酸奶女性的全因死亡率均较低(每月≤1-3份的风险比为0.89,每周一份为0.85,每周2-4份为0.85,每周>4份为0.91);③ 男性中,该相关关系不具统计学意义;④ 女性最高酸奶摄入组的CVD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也比不摄入组低;⑤ 用坚果或全谷物替换酸奶与较低的死亡率相关;用红肉,加工肉及牛奶或其他乳制品替换,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

Yogurt consumption in relation to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and all causes: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 2 cohorts of US women and men

01-22, doi: 10.1093/ajcn/nqz345

【主编评语】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较高的酸奶摄入与女性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用坚果或全谷物替换同等份量的酸奶与较低的死亡率相关;用红肉,加工肉及牛奶或其他乳制品替换,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但需注意,本研究没有发现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在解读该结果时需谨慎。

 

乳脂摄入或可加速生物性衰老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IF:4.868]

① 纳入5834名美国成年人,分析发现牛奶摄入频率与端粒长度无关,乳脂摄入与端粒长度呈线性负相关;② 乳脂摄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年人就有超过4年的额外生物性衰老;③ 摄入全脂牛奶者与脱脂牛奶者相比,平均端粒长度相差145个碱基对,代表摄入全脂牛奶者的额外生物性衰老;④ 乳脂与细胞衰老之间的部分关联由饱和脂肪摄入差异引起;⑤ 当饱和脂肪摄入量较高时,乳脂与端粒长度相关性较强;当饱和脂肪摄入量较低时,乳脂与端粒长度无相关性。

Milk Fat Intake and Telomere Length in U.S. Women and Men: The Role of the Milk Fat Fraction

2019-10-28, doi: 10.1155/2019/1574021

【主编评语】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近期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分析了牛奶和乳脂(本研究中特指牛奶中的脂肪)摄入与端粒长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乳脂与端粒长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该相关性只存在于摄入较高饱和脂肪牛奶的人群中;在摄入较低饱和脂肪牛奶的人群中,未发现该相关性。因此,乳脂与细胞衰老间的部分关联或与其中的饱和脂肪有关。

 

儿童腹部脂肪和BMI与其成年后心血管代谢失调相关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IF:18.639]

① 纳入2840名儿童比较其在10岁和18岁时身高质量指数(BMI)和脂肪指数分别与心血管代谢特征间的关系;② 10岁和18岁时高BMI和高脂肪指数均与18岁时高血压、高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低高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高胰岛素、高乙酰糖蛋白等心血管代谢特征的显著正相关;③ 10岁和18岁时高肌肉指数无法降低10岁和18岁时的脂肪指数,且均与心血管代谢特征的关联性弱;④ 腹部脂肪是心血管代谢功能紊乱的主要诱因,BMI可有效检测其影响。

Associations of Body Mass and Fat Indexes With Cardiometabolic Traits

2018-12-10, doi: 10.1016/j.jacc.2018.09.066

【主编评语】身高质量指数BMI(身高(m)/体重(kg)²)运算简单,且被用来预测冠状动脉疾病(CHD)及脂质成分的异常,但BMI因运算不考虑与诸多代谢疾病相关的脂肪组织量而受到质疑。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在2018年发表的这篇文章使用了双能量X光吸光仪检测隐藏在体重中的脂肪和肌肉组织量,分析二者与CHD心血管代谢特征的关联,发现BMI可预估作为心血管代谢失调主要诱因的腹部脂肪量,证明了BMI的效用。

 

近30万人数据揭示,减重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PLoS Medicine[IF:11.048]

① 对英国生物库中2006至2010年、40至69岁的287394名英国人进行多层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分析BMI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② 2型糖尿病患病率随着BMI、糖尿病家族史和遗传风险的增加而急剧增加;③ 在BMI不同的个体或具有不同遗传风险的个体中,预测BMI降低导致的2型糖尿病风险的降低惊人的一致;④ 即使在低风险个体(BMI较低且无糖尿病家族史)中,BMI降低也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⑤ 较低的BMI与较低的糖尿病风险始终相关。

Homogeneity in the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type 2 diabetes across the UK Biobank: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2019-12-10,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982

【主编评语】PLo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对近30万英国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且无论现在的BMI高低,基于遗传因素预测的BMI的降低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始终显著相关,提示在所有个体中,减重均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Lancet子刊:菌群-肠-脑轴与神经系统疾病(综述)

The Lancet Neurology[IF:28.755]

① 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交流(菌群-肠-脑轴),参与脑功能调节、神经发育和衰老;② 菌群可通过产生神经活性代谢物(如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等菌群产物、神经(肠神经、迷走神经等)、HPA轴、内分泌(肠激素)、免疫(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途径,与大脑沟通;③ 菌群-肠-脑轴紊乱可能是多发性硬化、自闭症、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中风和脑损伤、癫痫、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和亨廷顿舞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易感因素。

The gut microbiome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2019-11-18, doi: 10.1016/S1474-4422(19)30356-4

【主编评语】The Lancet Neurology近期发表的重要综述,探讨了菌群-肠-脑轴在神经调控、发育和衰老以及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并指出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纵向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来探索菌群靶向性疗法用于相关疾病治疗的效果。

 

Nature子刊:高蛋白饮食增加心血管风险的机制

Nature Metabolism[IF:N/A]

① 高蛋白饮食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的体重并改善葡萄糖耐受,但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复杂性;② 高蛋白饮食急剧增加血液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特定氨基酸(尤其是亮氨酸)的水平,增强巨噬细胞中的mTOR信号;③ 高蛋白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依赖于巨噬细胞的mTOR信号;④ 机制上,高蛋白饮食导致的特定氨基酸水平增加加速了硬化脂质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这一过程与巨噬细胞的mTOR信号活化对线粒体自噬的抑制相关。

High-protein diets increase cardiovascular risk by activating macrophage mTOR to suppress mitophagy

01-23, doi: 10.1038/s42255-019-0162-4

【主编评语】高蛋白饮食常用于减重,但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背后的机制尚未明确。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中,高蛋白饮食虽然可降低体重并改善糖耐受,但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上,高蛋白饮食增加血液及组织中的特定氨基酸水平以活化巨噬细胞中的mTO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线粒体自噬,导致异常线粒体的累积及巨噬细胞的凋亡,最终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复杂性。

 

JAMA子刊:低碳水vs低脂饮食,谁更健康?不在形式,在质量!

JAMA Internal Medicine[IF:20.768]

① 纳入37233名美国成年人,在297768人-年的随访期间,发生4866例死亡;② 总体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分数与低脂饮食(LFD)分数与总死亡率无显著关联;③ 根据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动物蛋白及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计算不健康LCD分数/LFD分数,根据低质量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及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计算健康LCD分数/LFD分数;④ 不健康LCD及不健康LFD与更高的死亡率相关,健康LCD及健康LFD与更低的死亡率相关。

Association of Low-Carbohydrate and Low-Fat Diets With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01-21,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9.6980

【主编评语】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近4万名美国成年人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摄入健康的低脂饮食或健康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健康的定义为摄入更多的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及不饱和脂肪酸),与更低的死亡率显著相关。

 

BMJ:发酵豆制品或可降低死亡率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27.604]

① 纳入45-74岁的42750名男性和50165名女性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在14.8年随访期间出现13303例死亡;② 在多变量调整模型中,总豆制品摄入量与总死亡率无统计学相关性;③ 发酵豆制品摄入量与男女的全因死亡率均呈负相关,摄入量最高的五分位人群与最低的五分位人群相比,男性和女性的危险比分别为0.90和0.89;④ 纳豆摄入量与男女的总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均呈统计学负相关。

Association of soy and fermented soy product intake with total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1-29, doi: 10.1136/bmj.m34

【主编评语】BMJ近期发表的一项基于日本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发现,总豆制品摄入与死亡率没有统计学相关性,但发酵豆制品与男女的总死亡率均呈统计学负相关。发酵豆制品中,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了纳豆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的负相关关系。

 

国内团队:豆类及大豆食品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568]

① 纳入1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含565810名受试者,其中32093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荟萃分析;② 总豆类、总大豆及豆奶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无显著关联,豆腐、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负相关;③ 总豆类、总大豆和豆奶的摄入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受地理位置和研究质量影响,总豆类摄入的证据质量中等,总大豆及各种大豆食品摄入的证据质量较低;④ 需要更多高质量、前瞻性的研究来验证哪些豆类食品或成分发挥有益作用。

Legume and soy intak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01-08, doi: 10.1093/ajcn/nqz338

【主编评语】来自浙江大学的冯凤琴团队与西湖大学的郑钜圣团队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15项涉及近60万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豆腐、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负相关,但因证据质量较低,需更多高质量、前瞻性的研究来验证哪些豆类食品或成分发挥有益作用。

 

膳食硝酸盐如何控制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

Redox Biology[IF:7.793]

① 高脂膳食饲喂4周龄C57BL/6小鼠10周后,其体重、体脂含量增加,空腹血糖上升、血糖清除率受损,膳食硝酸盐可显著减弱以上代谢异常;② 亚硝酸盐处理暴露于棕榈酸盐的小鼠原代脂肪细胞,致其线粒体呼吸上调、总线粒体复合物蛋白表达增加、产热基因UCP-1及肌酐转运体SLC6A8表达上调;③ 膳食硝酸盐上调内脏脂肪、血浆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中抗炎标记物(Arginase-1, Egr-2, IL-10)表达,与巨噬细胞中NADPH氧化酶来源的超氧化物减少有关。

Dietary nitrate attenuates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ity via mechanisms involving higher adipocyte respiration and alterations in inflammatory status

2019-11-18, doi: 10.1016/j.redox.2019.101387

【主编评语】证据表明,饮食中的硝酸盐可以逆转代谢综合征的几个特征,但其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最新发表在Redox Biology的研究旨在探讨硝酸盐对高脂饮食(HFD)所致小鼠代谢功能障碍的影响机制。该研究发现膳食硝酸盐可能通过增加脂肪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而对肥胖及相关代谢并发症具有治疗作用。

 

“进食时差”或增加肥胖风险

Nutrients[IF:4.171]

① 纳入1106名18-25岁的受试者,计算“进食时差”(定义为工作日与周末的进食时间变化);② 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进食时差”与BMI及生物钟相关指标(作息类型、睡眠时长、进食时长、假后返工时差等)的关联;③ “进食时差”与BM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独立于作息类型与假后返工时差;④ 当“进食时差”在3.5小时或以上时,BMI随“进食时差”增加而显著升高。

Eating Jet Lag: A Marker of the Variability in Meal Timing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Body Mass Index

2019-12-09, doi: 10.3390/nu11122980

【主编评语】进食时间与肥胖等不良代谢结局相关,但工作日与周末的进食时间变化对肥胖的影响尚未明确。来自Nutrien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超过1000名年轻受试者,将工作日与周末的进食时间变化定义为“进食时差”,发现“进食时差”与BMI呈显著正相关,提示降低工作日与周末的进食时间差异或可预防肥胖。

 

生命早期的菌群发育与过敏性疾病风险

Gastroenterology[IF:19.233]

① 收集1453份粪便样本,分别来自于440名婴幼儿,包括5、13、21、31周龄的婴儿及6-11岁的儿童;② 粪便菌群多样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31周龄后迅速增加;③ 出生方式与5周龄至31周龄期间拟杆菌属物种的富集相关;④ 13周龄以后,饮食成为了粪便菌群组成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停止母乳(而非固体食物的摄入)与粪便菌群组成变化相关;⑤ 校正干扰因素后,粪便菌群组成与特应性皮炎、变应性致敏及哮喘的风险相关。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biota and Associations With Birth Mode, Diet, and Atopic Disorders i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Stoo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Infancy Through Early Childhood

01-18, doi: 10.1053/j.gastro.2020.01.024

【主编评语】婴幼儿时期的肠道菌群发育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口服耐受的诱导。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纵向研究结果,对不同年龄的婴幼儿的粪便菌群多样性及组成进行分析后发现,出生方式影响了生命早期的粪便菌群组成,而饮食(特别是停止母乳)显著影响了随后的菌群组成。另外,菌群发育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风险相关。

 

母乳中的屋尘螨过敏原或增加后代的食物过敏风险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F:14.11]

① 母鼠暴露于屋尘螨过敏原(Der p)、蛋白酶处理后失活的屋尘螨过敏原(iDer p)或PBS,后代小鼠接受母乳喂养;② 相比于PBS组,Der p组后代小鼠的肠道通透性、IL-33水平、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活化、Th2细胞分化均增强;③ 从而抑制了抗原特异性Treg的诱导,并抑制了后代小鼠对母乳中OVA抗原的免疫耐受;④ 对人母乳中的Der p水平进行分析后发现,母乳Der p呈阳性的后代儿童在1岁时的IgE介导的鸡蛋过敏的风险更高。

A role for early oral exposure to house dust mite allergens through breastmilk in IgE-mediated food allergy susceptibility

01-17, doi: 10.1016/j.jaci.2019.12.912

【主编评语】生命早期对食物的口服耐受建立将影响食物过敏风险。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喂养含有屋尘螨过敏原(Der p)的母乳后,肠道免疫稳态失调,且对食物的口服耐受被抑制。同时,在摄入了含有Der p的母乳的后代儿童中,1岁时的鸡蛋过敏风险也升高。

 

Science子刊:口腔菌群-宿主互作中的Th17型免疫(综述)

Science Immunology[IF:10.551]

① 口腔菌群与结肠癌、阿尔兹海默症等系统性疾病相关,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相关;② 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牙周免疫及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③ 健康状态下,局部组织损伤触发上皮细胞分泌IL-6,以抗原依赖性方式诱导Th17细胞的累积,Th17细胞分泌IL-17以介导保护性屏障应答;④ 牙周炎中,口腔菌群失调引发牙龈中的Th17细胞扩增,触发IL-6及IL-23依赖性Th17细胞累积,Th17细胞通过招募过量的中性粒细胞驱动牙周骨丢失。

Regulation of host-microbe interactions at oral mucosal barriers by type 17 immunity

01-03, doi: 10.1126/sciimmunol.aau4594

【主编评语】口腔粘膜通常是悬浮颗粒、菌群及食物进入胃肠道或呼吸道的第一道屏障。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口腔健康及口腔疾病状态下,口腔粘膜处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包括Th17型免疫应答在维持屏障完整性及抑制病原体感染中,以及异常的Th17型免疫应答在驱动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