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日报:看似不同的疾病,却可能有相似的菌群特征

佩襄 肠道 1.3K+

肠道微生物.jpg

赖信志等:从肠道菌群角度解析中药功效(综述)

Protein & Cell[IF:10.164]

① 中草药成分被肠道菌群转化代谢而赋予新的功能活性、生物利用度,也可生成有毒代谢物;② 中药成分影响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菌群组成改变与宿主免疫和代谢活动密切相关;③ 草药多糖被肠道菌群降解/发酵产生低聚糖和SCFA等,能促进有益菌生长并调节宿主生理;④ 中药可影响参与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的肠道细菌及其代谢物,发挥治疗作用;⑤ 一些中药小化学分子经菌群转化后生物活性增强;⑥ 使用基于菌群的多组学研究平台,可鉴定新型中药活性代谢物。

Role of gut microbiota in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TCM-derived active metabolites

09-15, doi: 10.1007/s13238-020-00784-w

【主编评语】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中药活性成分的互作,在发挥中药疗效中有重要作用。Protein & Cell近期发表了来自台湾长庚大学赖信志团队的综述,从中药多糖、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等角度,总结了菌群与中药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使用基于菌群的多组学平台研究中药衍生的活性代谢物的路线图,推荐专业人士参考。

 

郑钜圣+陈裕明+王军:看似不同的疾病,却可能有相似的菌群特征

Microbiome[IF:11.607]

① 纳入1475名中国人进行微生物组GWAS分析,并在另199人中验证,鉴定出多个受遗传影响的菌群成员,以及相关基因位点;②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表明,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有复杂的因果关系,比如Saccharibacteria或能通过影响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来改善肾功能,而房颤、慢性肾病和前列腺癌则可能影响特定细菌类群的丰度;③ 分析不同疾病的菌群特征发现,帕金森病与结直肠癌之间、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之间,具有相似的菌群特征。

The interplay between host genetics and the gut microbiome reveals common and distinct microbiome features for complex human diseases

10-08, doi: 10.1186/s40168-020-00923-9

【主编评语】疾病与菌群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菌群研究的一大焦点。Microbiome最新发表了西湖大学郑钜圣、中山大学陈裕明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与团队的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分析了遗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然后通过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了人肠道菌群与复杂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根据菌群特征的共性和特性对不同疾病进行了聚类,发现一些看似不同的疾病,可能有着相似的菌群特征,提示这些疾病之间可能在病因机制上存在关联。

 

菌群的色氨酸代谢产物可改善酒精性肝病

Gut[IF:19.819]

① 通过移植酒精性肝病患者粪便+酒精喂养,构建小鼠酒精性肝病模型,研究补充果胶对肠道菌群和肝脏病变的影响;② 果胶治疗可改变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组,改善肠屏障,并逆转酒精引起的肝损伤;③ 果胶治疗增加了菌群产生的色氨酸代谢产物,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AhR)通路,改善小鼠肝损伤;④ 用AhR激动剂Ficz治疗可减轻小鼠的酒精性肝损伤,而在敲除AhR基因的小鼠中果胶的保护作用消失;⑤ 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液中的色氨酸和AhR激动剂水平降低。

Microbiota tryptophan metabolism induces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ctivation and improves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10-01, doi: 10.1136/gutjnl-2020-321565

【主编评语】酒精性肝病与肠道菌群存在关联,Gut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补充果胶可改变小鼠肠道菌群、增加菌群的色氨酸代谢产物,通过活化芳香烃受体通路,改善酒精引起的肝损伤。这些发现提示,靶向芳香烃受体或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新策略。

 

国内外团队合作:β-葡聚糖通过肠脑轴缓解肥胖小鼠的认知损伤

Microbiome[IF:11.607]

① 高脂肪低纤维(HFFD)引起肠道菌群改变(拟杆菌门和微生物多样性减少)与肥胖及认知损伤有关;② 长期补充β葡聚糖改善HFFD诱导的认知障碍,增加拟杆菌门,促进肠道粘液分泌和上皮的完整性以及免疫稳态;③ 长期补充β葡聚糖减少革兰氏阴性细菌易位、降低外周炎症并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神经炎症和突触吞噬;④ 短期补充β葡聚糖可明显迅速的引起肠道菌群改变,提示菌群改变与认知障碍的因果关系;⑤ 抗生素干预消除了β葡聚糖对HFFD的改善作用。

β-glucan attenu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via the gut-brain axis in diet-induced obese mice

10-02, doi: 10.1186/s40168-020-00920-y

【主编评语】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黄旭枫、徐州医科大学郑葵阳和于英华与团队,近期在Microbiome上发表文章,发现长期补充β葡聚糖可改变肠道菌群组成,缓解肥胖诱导的认知损伤,且肠道菌群的改变发生在认知改善之前,证明了肠道菌群和认知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

 

肠道菌群改变引发雄激素缺乏诱导的代谢疾病恶化,或可导致早死?

Gut Microbes[IF:7.74]

① 发育期雄激素水平影响肠道菌群的性别差异,结合饮食因素决定菌群组成在生理、病理中的性别偏差;② 雄激素受体敲除(ARKO)小鼠在高脂饮食(HFD)处理后期增重多、饲料转化率高、粪便/食物干重比下降;③ HFD造成去势、ARKO小鼠代谢异常,肠道苏黎士杆菌、乳酸杆菌及罗伊氏乳杆菌丰度上升;④ 菌群改变影响血液睾丸素水平,天冬氨酸浓度上升、丙氨酸及转氨酶不变;⑤ 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患者肠道菌群改变、α-多样性下降,与雄激素变化相关。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environment, feces-to-food ratio, and androgen deficiency-induced metabolic disorders

09-29, doi: 10.1080/19490976.2020.1817719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与代谢间的平衡密不可分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性激素影响。年轻男性肠道菌群α-多样性低于女性,更易肥胖。而此前的研究显示高脂饮食可造成去势或雄激素受体敲除小鼠肌少性肥胖、高血糖、脂肪肝甚至寿命缩短,病程可由抗生素治疗逆转。本文进一步讨论代谢疾病引发的肠道菌群紊乱与雄性激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及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应对手段。

 

Cell:内源性大麻素如何抑制肠道致病菌?

Cell[IF:38.637]

① 内源性大麻素(如2-AG)是一类脂质激素,有肠道调节作用;② Mgll敲除小鼠中,2-AG水平的升高能帮助抵抗肠杆菌科致病菌(鼠柠檬酸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感染;③ 2-AG通过与致病菌的直接互作(而非作用于宿主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CB2或肠道菌群)抑制致病菌的致病性;④ 机制上,2-AG经细菌外膜的脂肪酸转运子FadL进入细菌,拮抗细菌的促毒力受体QseC,从而抑制下游的LEE毒力岛编码的毒力因子T3SS的表达,降低细菌的致病性。

Endocannabinoids Inhibit the Induction of Virulence in Enteric Pathogens

10-07, doi: 10.1016/j.cell.2020.09.022

【主编评语】内源性大麻素是一类脂质激素,其信号失调与炎症和肠道菌群存在关联,但其对感染易感性的影响尚不清楚。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甘油酯(2-AG)能抑制肠道致病菌的毒力因子表达,从而保护小鼠抵抗致病菌感染,并揭示了相关机制。这些发现拓展了人们对于宿主-病原体的分子互作机制的认知。

 

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综述)

Circulation Research[IF:14.467]

①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影响不同的CVD表型;② 胆汁酸调控糖/脂代谢,LPS调控炎症及血管功能,短链脂肪酸调控血压及心肌修复,苯乙酰谷氨酰胺促进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硫酸吲哚酚及硫酸对甲酚促进纤维化及肾功能障碍;③ 肠道菌群代谢胆碱产生三甲胺,后者被宿主肝脏代谢为氧化三甲胺,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肾纤维化及心衰;④ 通过饮食、抗菌剂、益生菌/元、粪菌移植调控菌群,或通过宿主/菌群的酶抑制剂调控代谢产物,可改善心血管疾病。

Gut Microbiot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07-30, doi: 10.1161/CIRCRESAHA.120.316242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与包括心血管疾病(CVD)在内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与CVD之间的因果关联。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通过多种代谢产物,影响不同的CVD表型(包括但不限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压、血脂、血糖和血管炎症)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通过靶向调控肠道菌群或其代谢产物,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潜在策略。

 

北师大:长期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暴露诱导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F:7.864]

① 在黑暗中将大肠杆菌长时间(400天)暴露于低剂量(5mg/L)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nTiO2)中;② 长期nTiO2暴露使细菌发生适应性变化(细胞壁增厚、丝状结构及生物膜形成),降低其对氧化应激和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③ 并增加细菌鞭毛组装和菌毛生物合成,使细菌的迁移率提高了约66%;④ nTiO2诱导的细菌性状变化与其致病性增加(促进巨噬细胞死亡及小鼠感染)相关;⑤ nTiO2在黑暗中由于表面氧空位而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介导了细菌的适应性状。

Chronic Exposure to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Induces Commensal-to-Pathogen Transi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09-22, doi: 10.1021/acs.est.0c04968

【主编评语】二氧化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颜料等产品中,但二氧化钛暴露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尤其是对肠道共生菌群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承东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黑暗环境下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中,可诱导大肠杆菌的性状发生改变,包括细胞壁增厚、生物膜形成、鞭毛/菌毛合成增加等,从而增强其在体内外的致病性。

 

Cell子刊:肥胖可通过菌群损伤记忆

Cell Metabolism[IF:21.567]

① 人体研究表明,特的肠道菌群成员和功能,与记忆能力和特定脑区体积相关;② 一些厚壁菌和拟杆菌/变形菌成员,分别与记忆能力正、负相关,芳香族氨基酸(AAA)代谢和一碳代谢等相关的菌群功能也与记忆相关;③ AAA及其分解代谢物以及甜菜碱在血浆和粪便中的水平,与记忆能力存在关联;④ 肥胖会影响这些关系,并与记忆损伤相关;⑤ 移植肥胖者的菌群会降低受体小鼠的记忆分数,小鼠的短期记忆与大脑的AAA途径、炎症基因表达和特定肠道细菌相关。

Obesity Impairs Short-Term and Working Memory through Gut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Aromatic Amino Acids

10-06, doi: 10.1016/j.cmet.2020.09.002

【主编评语】近期研究表明,学习和记忆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存在关联。Cell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探索了肠道菌群与记忆功能的关系,以及肥胖带来的影响,表明肠道菌群对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作用,可能对记忆功能有重要影响。

 

“衰老”的肠道菌群可损伤大脑认知功能

Microbiome[IF:11.607]

① 从年老的供体小鼠向年轻的成年受体小鼠进行粪菌移植(FMT),导致受体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受损,但焦虑、探索行为和运动活动未受影响;② 这伴随着毛螺菌科、Faecalibaculum、瘤胃球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的显著减少;③ 受体小鼠海马区中,突触可塑性和神经传递相关蛋白的表达下调,与特定产短链脂肪酸菌和多种代谢物显著相关;④ FMT触发了受体小鼠海马伞的胶质细胞的衰老样表型,但不影响肠道通透性以及血液和海马区的细胞因子水平。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rom aged donor mice affects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via modulating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neurotransmission-related proteins in young recipients

10-01, doi: 10.1186/s40168-020-00914-w

【主编评语】衰老伴随着肠道菌群改变和认知功能衰退,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小鼠的粪菌移植试验,以及分析菌群、代谢组和大脑蛋白质组表明,衰老相关的菌群变化能影响大脑海马区的蛋白质表达和关键功能。这些结果强调了肠脑轴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性,提示让菌群恢复至年轻状态或能改善和预防老年认知功能衰退。

 

肠道菌群的季节性变化,或受松果体调控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IF:14.528]

① 光周期可调节内源性的松果体褪黑素的夜间分泌,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季节性变化;② 将切除松果体的仓鼠放入长或短的光周期8周,每周收集粪便样本,并测量生理和行为变化(摄食量、睾丸重量和体重);③ 普氏菌属、乳杆菌属和脱硫弧菌属等受到切除手术和时间的共同影响,多种菌属与饮食、睾丸重量和体重显著相关;④ 睾丸重量和体重与肠道菌群的整体群落结构有显著的相关性;⑤ 松果体介导肠道菌群的季节性变化。

A novel role for the pineal gland: Regulating seasonal shifts in the gut microbiota of Siberian hamsters

09-24, doi: 10.1111/jpi.12696

【主编评语】西伯利亚仓鼠的生理和行为有季节性变化,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近期发表研究表明,松果体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介导了西伯利亚仓鼠的肠道菌群的季节性变化,且一些菌群成员与宿主的生理和行为变化相关。

 

Lancet子刊:便秘治疗药物可改善NAFLD患者的转氨酶水平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IF:14.789]

① 150名NAFLD+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55名口服24μg鲁比前列酮,50名口服12μg鲁比前列酮,45名口服安慰剂,每日1次,持续12周;② 相比于安慰剂组,24μg及12μg鲁比前列酮组患者在干预后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降低更多;③ 24μg鲁比前列酮组中有18名患者(33%)出现了至少一次不良事件,而12μg鲁比前列酮组及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患者数分别为3名(6%)及3名(7%);④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

Lubiprostone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a trial

08-14, doi: 10.1016/S2468-1253(20)30216-8

【主编评语】鲁比前列酮可改善肠道通透性,已被获批用于治疗便秘。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2a期试验结果,在150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便秘患者中,分别口服高/低剂量鲁比前列酮或安慰剂干预12周,发现鲁比前列酮的耐受性良好,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

 

无谷蛋白饮食或能缓解特定IBS患者的症状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8.549]

① 50名IBS患者接受4周的无谷蛋白饮食(GFD)干预,抗醇溶蛋白IgG及IgA阳性患者的腹泻频率显著低于抗醇溶蛋白阴性患者;② 在GFD干预后,抗醇溶蛋白IgG及IgA阳性患者中有75%(18/24)的IBS症状得到改善,而抗醇溶蛋白阴性患者中的这一比例仅为38%(8/21);③ GFD可改善抗醇溶蛋白IgG及IgA阳性患者的便秘、腹泻及腹痛,而仅改善了抗醇溶蛋白阴性患者的腹痛;④ 抗醇溶蛋白IgG阳性与总体症状缓解相关。

Gluten-free Diet Reduces Symptoms, Particularly Diarrhea,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Anti-gliadin IgG

08-19, doi: 10.1016/j.cgh.2020.08.040

【主编评语】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在50名IBS患者中发现,无谷蛋白饮食干预可更好地缓解抗醇溶蛋白IgG及IgA阳性患者的症状,提示抗醇溶蛋白抗体或可作为鉴别可响应无谷蛋白饮食的IBS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朱书+金腾川+马筱玲:肠道或作为病毒“蓄水池”导致出院新冠患者“复阳”

Protein & Cell[IF:10.164]

① 纳入173名康复后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进行至少一个月的监测,共发现12例患者复阳(RP)(咽拭子SARS-CoV-2 RNA阳性);② 其中1名RP患者出院3个月后再次检测到咽拭子SARS-CoV-2 RNA阳性;③ 12名RP患者均表现出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腹泻、厌食、腹痛及嗳气;④ 在患者出院当天检测粪便SARS-CoV-2 RNA,RP患者的阳性比例显著高于非RP患者(60% vs. 11.3%);⑤ 相比于非RP患者,RP患者的血清IgA水平更高,粪便菌群α-多样性更低且组成不同。

Re-detectable positive SARS-CoV-2 RNA tests in patients who recovered from COVID-19 with intestinal infection

09-26, doi: 10.1007/s13238-020-00778-8

【主编评语】有报道表明,一些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在出院后可再次检测到新冠病毒阳性(re-detectable positive, RP),肠道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蓄水池”并作为RP的潜在原因。中国科技大学的朱书、金腾川和马筱玲与团队在Protein & Cell上发表的一篇letter,对173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进行了至少一个月的跟踪监测,发现12例RP,RP患者在出院当天的粪便新冠病毒RNA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P患者。因此,作者建议,应将粪便检测阴性(至少一次直肠拭子检测)作为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出院的标准。

 

JAMA: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它重症患者

JAMA[IF:45.54]

① 纳入92名COVID-19危重症患者,及相匹配(年龄、性别、BMI、吸烟、并存病、器官衰竭)的92名非COVID-19危重症患者;② 非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病因包括:细菌性肺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③ COVID-19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非COVID-19患者(74% vs. 37%);④ 另外,COVID-19患者的转氨酶升高、严重肠梗阻、肠缺血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非COVID-19患者。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OVID-19

09-24, doi: 10.1001/jama.2020.19400

【主编评语】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通常在住院期间发展出胃肠道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的高发是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特定表现,还是危重症患者的普遍特征尚未明确。来自JAMA上发表的一篇letter,对比了92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及92名非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发现前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是后者的2倍。

 

细菌产生的长链脂肪酸的抗炎作用

Gut[IF:19.819]

① 对多种大肠杆菌菌株中的LCFA进行定量分析,EcN中的C18-3OH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菌株;② 口服C18-3OH可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③ 低聚果糖在小鼠体内的抗炎作用与结肠C18-3OH浓度的增加有关,后者的浓度增加与Allobaculum、Holdemanella、Parabacteroides的丰度增加相关;④ 体外培养中,Holdemanella可产生高浓度的C18-3OH;⑤ 机制上,C18-3OH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发挥其抗炎作用。

Bacteria-derived long chain fatty acid exhibits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in colitis

09-25, doi: 10.1136/gutjnl-2020-321173

【主编评语】大肠杆菌Nissle1917(EcN)是一种被用于治疗多种肠道疾病的益生菌。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鉴定出EcN相比于其它大肠杆菌菌株,可产生更多的一种特定长链脂肪酸(LCFA)——3-羟基十八烯酸(C18-3OH)。C18-3OH可结合并激活PPARγ以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抑制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膳食果糖调控肠道菌群导致结肠炎恶化

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7.076]

① 高果糖(HFrD)而不是高葡萄糖饮食,增加DSS诱导结肠损伤的严重性,减少或去除肠道菌群可缓解;② HFrD饮食通过减少结肠粘液的厚度、改变其质量,减少肠屏障的完整性,增加肠腔微生物对结肠粘膜的可及性;③ HFrD饮食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和代谢,减少保护性共生菌和胆酸盐水解酶表达菌,增加肠腔结合胆汁酸;④ 喂食结合性胆汁酸减少粘液厚度,加剧小鼠的DSS诱导结肠炎的严重性;⑤ HFrD饮食加重Il10缺失小鼠和柠檬酸杆菌感染小鼠的结肠炎症状。

Dietary Fructose Alters the Composition, Localization and Metabolism of Gut Microbiota in Association with Worsening Colitis

09-20, doi: 10.1016/j.jcmgh.2020.09.008

【主编评语】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高果糖的饮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及代谢,加剧结肠炎的严重性,突出饮食-菌群互作在肠道炎症中的重要性。

 

大肠癌风险增加始于40岁?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0.171]

① 对比45–49岁“平均风险筛查当量”组和50–54岁(或年纪更大)接受结肠镜筛查组,研究其发生结直肠晚期肿瘤(AN)的患病率;② 共4万名参与者中,不同年龄患者AN患病率分别为1.1%(<40岁)、3.0%(40–44岁)、3.7%(45–49岁)、3.6%(50–54岁)、5.1%(55–59岁)和6.7%(>60岁);③ 在45-49岁和50-54岁年龄组中,AN和临床显著锯齿状息肉的患病率相似;④ 相比<40岁组,40–44岁组参与者AN患病率显著增加;⑤ 低风险的诊断指征不能预测AN。

Colonoscopy Outcomes in Average-Risk Screening Equivalent Young Adults: Data From the New Hampshire Colonoscopy Registry

08-21,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0820

【主编评语】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在45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CRC)筛查。最新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通过分析新罕布什尔州结肠镜注册数据,发现结直肠晚期肿瘤(AN)风险从40岁开始增加,45-49岁和50-54岁的人群患病率相似。该研究为优化预防措施和优化筛查开始年龄提供有用的临床证据,但仍考虑更多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

 

饮食因素如何影响大肠癌风险(综述)

Gut[IF:19.819]

① 纳入80篇荟萃分析,总结饮食因素对结直肠癌(CRC)预防的影响;② 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镁、叶酸、乳制品、纤维、水果与蔬菜、大豆的摄入或干预,与CRC风险降低相关;③ 对CRC预防无保护作用的成分:维生素E、维生素C、抗氧化剂组合或维生素与其它成分的组合、β-胡萝卜素、硒等;④ 对CRC预防影响不明确的因素:茶、葱和大蒜、维生素D、咖啡和咖啡因、鱼和ω-3、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他汀类;⑤ 肉和酒精摄入增加CRC风险。

Recent advances in clinical practice: colorectal cancer chemoprevention in the average-risk population

09-28, doi: 10.1136/gutjnl-2020-320990

【主编评语】最新发表在Gut的综述评估了80项关于使用药物、维生素、补充剂和饮食因素预防结直肠癌(CRC)的干预性和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证据。提示以下因素与CRC发病率降低有关: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镁、叶酸纤维、乳制品,以及大量食用水果和蔬菜。经常饮酒或大量吃肉会增加CRC的发病风险。但是,由于不同研究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绝大部分证据的确定性都是低或极低。

 

河南科技大学:靶向特定牙周致病菌,或能防治食管癌

PLoS Biology[IF:7.076]

① 牙龈卟啉单胞菌能增强食道鳞状细胞癌(ESCC)的侵袭性进展,其数量可独立预测ESCC患者临床结果;② 牙龈卟啉单胞菌可激活ESCC细胞中TGFβ/Smad信号通路,并通过TGFβ非经典通路激活YAP/TAZ;③ 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Smads/YAP/TAZ/TEAD1复合体形成,启动下游靶基因表达,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和干细胞特征;④ 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上调GARP表达增加TGFβ分泌和生物活性;⑤ 根据其活化效应分子,牙龈卟啉单胞菌标签基因可有效区分ESCC高低危人群。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romotes progress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via TGFβ-dependent Smad/YAP/TAZ signaling

09-04, doi: 10.1371/journal.pbio.3000825

【主编评语】上消化道微生物失调与食道鳞状细胞癌(ESCC)的风险增加有关,过量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与ESCC患者较短的生存期有关。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的She-Gan Gao和Yi-Jun Qi研究团队研究了牙龈卟啉单胞菌驱动ESCC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靶向牙龈卟啉单胞菌或其活性效应分子可能为ESC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皮肤微生物群与皮肤癌(综述)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IF:7.349]

① 皮肤是人体最大界面和互动器官,由细菌、病毒和真菌组成的复杂皮肤微生物群保护人体免受侵害,也参与许多皮肤疾病;② 动物模型、3D重建皮肤可用于探索菌群和皮肤癌变;③ 与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发病最相关的危险因素是紫外线(UV)慢性暴露后皮肤菌群的改变,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增加、慢性自我维持性炎症状态等;④ 益生菌在皮肤上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在于其免疫调节能力,但其管理市场不完善,不鼓励在癌症患者中非试验性使用益生菌。

Non-Melanoma Skin Cancer: news from microbiota research

07-21, doi: 10.1080/1040841X.2020.1794792

【主编评语】近年来,微生物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被深入关注,目前已经证实,微生物群失调会引起皮肤疾病,包括皮肤癌。最新发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的综述主要讨论了皮肤微生物群的研究重点,而研究模型的发展也为深入研究皮肤癌提供保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