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中发现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佩襄 安全 1.5K+

微塑料这一概念早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chard Thompson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时提出,随后,由于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对生物产生的各种确定的以及不确定的危害,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自那以后,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微塑料已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而且早已进入了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相关阅读:杯具了!满满一纸杯热咖啡中,满满的塑料微粒...)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想方设法了解食用被微塑料污染的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微塑料的广泛定义为上限5毫米的合成聚合物颗粒,但它的下限却无法统一,实际上往往比5毫米小得多,甚至达到了微米级,绝大部分是肉眼看不见的。因此,如何量化这些潜在污染物的摄入水平是了解它们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何种危害的首要问题。

发表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IF=8.34)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英国赫尔大学赫尔约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2014至2020年间超过50篇的研究,以调查全球海洋生物的微塑料污染水平,并发现亚洲沿海的软体动物污染最为严重。

软体动物中发现的微塑料含量最高.jpg

该研究第一作者、赫尔约克医学院的研究生Evangelos Danopoulos说:“目前还没有人完全了解微塑料对人体的全部影响,但已有早期证据表明,它们确实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想要进一步了解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广泛影响,关键的一步是首先要全面确定人类摄入的微塑料水平。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人们吃了多少海鲜,并测量这些海洋动物中的微塑料水平来开始研究。”

研究表明,软体动物中的微塑料含量为0-10.5微塑料/克(MPs/g);甲壳类动物为0.1-8.6 MPs/g;鱼类为0-2.9MPs/g。

该研究报告的最新消费数据显示,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美国是最大的软体动物消费国,其次是欧洲。

在亚洲沿海采集的软体动物污染最严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地区的塑料污染更为严重。

该研究发现,就软体动物中最普遍的聚合物成分而言(不包括未报道纤维素相关材料的研究),聚乙烯(PE)是被检测到最多的聚合物,其次是高聚物聚丙烯(PP)。在其他研究中显示,丙酸纤维素(CP)是含量最高的成分,其次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人造丝和聚酯。在甲壳类动物中,更普遍的聚合物是PE和聚酰胺(PA),在鱼类中则是PE和PP。

Danopoulos补充道:“在动物的肠道和肝脏,我们都发现了微塑料。像牡蛎、贻贝和扇贝这样的海产品,人类通常是整体食用的,而大型鱼类和哺乳动物则只食用部分。因此,了解特定部位的微塑料污染及其人类对它们的消费量是关键。”

到2060年,全球产生的塑料垃圾预计将增长两倍,达到每年1.55亿至2.65亿吨。一旦塑料进入海洋、湖泊和河流,它们终将会进入贝类、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体内。

该研究指出,有必要将测量微塑料污染的方法标准化,以便更容易比较不同的测量结果。研究人员表示,需要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更多数据,以了解这个问题在不同海洋、胡泊和河流之间的差异。

论文链接:

https://ehp.niehs.nih.gov/doi/10.1289/EHP7171



标签: 塑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