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生酮饮食或有助于免疫检查点疗效
Molecular Cell[IF:15.584]
① 生酮饮食诱导的能量状态的改变通过降低PD-L1蛋白水平,增加I型IFN和抗原递呈基因的表达,增强抗CTLA-4免疫治疗的疗效;② 机制上,能量应激激活AMPK,AMPK反过来导致PD-L1的Ser283磷酸化,从而破坏其与CMTM4的相互作用,触发PD-L1的降解;③ AMPK磷酸化EZH2,破坏PRC2功能,导致IFN和抗原呈递基因表达增强;④ AMPK激动剂或生酮饮食可增强抗CTLA-4免疫治疗的效果,提高同基因小鼠肿瘤模型的总生存率。
Energy status dictates PD-L1 protein abundance and anti-tumor immunity to enable checkpoint blockade
04-27, doi: 10.1016/j.molcel.2021.03.037
【主编评语】异常的能量状态导致多种代谢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和癌症,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Molecular Cell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能量应激通过激活AMPK导致PD-L1蛋白丰度的降低,通过失活PRC2复合物增加IFN和抗原呈递基因的表达,从而刺激抗肿瘤免疫病增加检查点阻断的疗效。研究揭示了AMPK在调节免疫检查点阻断的免疫应答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倡将生酮饮食或AMPK激动剂与抗CTLA4免疫疗法相结合来治疗癌症。(@爱的抉择)
调节菌群治疗胰腺癌(综述)
Gut[IF:19.819]
① 口腔和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和代谢途径在PDA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 PDAC中存在的细菌影响肿瘤微环境(TME),并可能降低化疗药物疗效;③ 靶向PDAC相关肠道菌群及肿瘤菌群的策略包括:利用抗生素去除促进肿瘤发生的细菌、利用单个或多个细菌物种促进免疫活化、粪菌移植使失调的肠道及肿瘤微环境正常化;④ 上述策略的共同目标是逆转免疫抑制型TME来提高疗效;⑤ 下游效应分子(如宿主或菌群代谢产物)或可作为生物标记物及治疗靶点。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microbial modula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
04-27, doi: 10.1136/gutjnl-2019-319807
【主编评语】Gut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口腔菌群、肠道菌群及肿瘤内菌群在胰腺癌——尤其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调控作用,并讨论了不同的菌群靶向调节策略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潜能。
禁食调节免疫:是敌是友?(综述)
Trends in Immunology[IF:13.422]
① 疾病性厌食症是宿主在受微生物感染后,通过减少食物摄入来限制食道的一种行为改变;② 厌食行为是一种基于致病性挑战模型的可介导有害或有益的环境依赖效应的宿主代谢程序;③ 饮食限制和禁食可以调节保护性和致病性免疫功能,改善慢性炎症而不影响宿主防御感染;④ 生酮饮食(KD)是一种有效地用来模拟禁食的饮食干预策略,可诱导宿主代谢的独特改变;⑤ KD在自身免疫性、炎症性或病毒性疾病中具有保护作用,可作为临床单一/补充候选治疗方法。
Enemy or ally? Fasting a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immune responses
04-14, doi: 10.1016/j.it.2021.03.007
【主编评语】膳食不仅为机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最新的证据表明,限制进食可以激活免疫细胞,进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禁食对于机体免疫的调节,以及常见的生酮饮食模式对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膳食干预比药物治疗具有多种优势。进一步探究膳食与机体免疫调节(具体疾病)的相互作用机制,可能为疾病的有效干预提供机会。
Nature子刊:较高的血液n-3脂肪酸水平与较低的死亡率相关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121]
① 纳入17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共涉及42,466名受试者,中位随访16年期间,共发生15,720例死亡;② 校正多变量后,相比于血液长链n-3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水平最低者,血液长链n-3脂肪酸水平最高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15-18%;③ 较高的血液长链n-3脂肪酸水平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其它原因的死亡风险相关;④ α-亚麻酸与全因死亡及特因死亡风险之间无显著关联。
Blood n-3 fatty acid levels and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rom 17 prospective studies
04-22, doi: 10.1038/s41467-021-22370-2
【主编评语】n-3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存在争议。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17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超过4万名受试者,中位随访16年)后发现,较高的血液长链n-3脂肪酸(20-22碳,而非18碳)水平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癌症死亡率相关。
英国11万人群研究:膳食模式影响心血管疾病
BMC Medicine[IF:6.782]
① 纳入英国生物库的116806人,在平均4.9年的随访中,共发生了4245例总心血管疾病(CVD)、838例致命CVD和3629例全因死亡;② 两种饮食模式共同解释了总能量密度、游离糖、饱和脂肪和纤维摄入量63%的变化;③ 其主要的膳食模式以高含量的巧克力、糖果、黄油和低纤维面包以及低含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为特点,与总CVD呈线性正相关;④ 另一种膳食模式以高含量的糖饮料、果汁和食用糖、果酱为特点,与总CVD风险和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 incidence of total and fa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116,806 individuals from the UK Biobank: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4-22, doi: 10.1186/s12916-021-01958-x
【主编评语】文章针对英国生物库人群数据,探究了膳食模式对心血管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历时平均4.9年的追踪发现,主要有两种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相关。两者主要以高糖、高脂膳食为主要特点,并且指出了具体食物种类,给消费者以参考。
华西医院:炎性饮食可能影响睾酮分泌
Journal of Urology[IF:5.925]
① 纳入4151名美国20岁以上的男性受试者,通过24小时饮食摄入情况评估饮食炎症指数,并对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② 相比于饮食炎症指数最低者,饮食炎症指数最高者的睾酮水平显著降低(410.42±171.97 vs. 422.71±175.69ng/dL);③ 饮食炎症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与睾酮不足风险增加4.0%相关;④ 校正年龄、种族、能量摄入、吸烟状态、教育水平、BMI、取样时间等因素后,相比于饮食炎症指数最低者,饮食炎症指数最高者的睾酮不足风险增加29.6%。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and Sex Hormones among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04-21, doi: 10.1097/JU.0000000000001703
【主编评语】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邱实团队与杨璐团队在Journal of U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横断面队列研究结果,在4151名美国成年男性中发现,饮食炎症指数越高,睾酮分泌不足的风险越高。
共轭亚油酸或可缓解多发性硬化
Brain[IF:11.337]
① 补充共轭亚油酸可缓解视神经脑脊髓炎小鼠模型的CNS自身免疫,并减少肠道炎症,且其作用不依赖于肠道菌群;② 在体外,共轭亚油酸可诱导小鼠脾脏髓系细胞的抗炎及免疫抑制表型,表现为IL-10分泌的增加及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③ 在分离自RRMS患者的CD14+ 单核细胞中,共轭亚油酸也可发挥抗炎作用;④ 在15名RRMS患者中,补充共轭亚油酸6个月可显著降低CD14+ 单核细胞的炎症因子分泌能力,并下调其线粒体呼吸活性。
Dietary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links reduce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to amelioration of CNS autoimmunity
04-26, doi: 10.1093/brain/awab040
【主编评语】来自Brai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补充共轭亚油酸可缓解多发性硬化小鼠模型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自身免疫。另外,15名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补充6个月的共轭亚油酸后,循环髓系细胞的抗炎表性显著增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蛋白与肠道菌群互作影响人体健康 (综述)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7.862]
① 长期高蛋白质饮食(HPD)可产生胺、H2S和氨等有毒代谢产物,增加肠道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② 短期HPD对65岁以下健康人的代谢影响很小,但可改善老年人的肌肉功能;③ 老年人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并产生有毒代谢产物;④ HPD可改善运动员的肌肉功能且不会增加疾病风险,这可能归因于定期锻炼;⑤ 体育锻炼和摄入天然物质(多糖和多酚)、益生元、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失调并降低疾病风险。
High animal protein diet and gut microbiota in human health
03-16, doi: 10.1080/10408398.2021.1898336
【主编评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梁盈团队发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的综述性文章。文章聚焦蛋白质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过多的蛋白摄入可以产生有毒代谢物,不利于机体健康。但高蛋白膳食可能有益于运动员健康,可能跟其锻炼有关。
安徽医科大学团队:温度应激影响小鼠肠-脑轴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6.551]
① 将小鼠置于低温(LT),室温(RT),高温(HT)和温度变化(TV)条件下,持续7天;② HT和LT显著增加了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与RT相比,LT中拟杆菌含量最高,而HT和TV组中放线菌含量最高;③ LT增加乙酸盐和丙酸盐的表达,降低中枢神经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④ HT降低丁酸的表达,增加NLRP3炎性小体、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⑤ TV降低丙酸的表达,而NLRP3炎性小体和TNF-α的表达增加;⑥ 四个组别中微生物组的分布可解释组间NLRP3的差异。
Effect of temperature stress on gut-brain axis in mic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microbiome and central NLRP3 inflammasomes
01-26, doi: 10.1016/j.scitotenv.2020.144568
【主编评语】温度应激会影响肠-脑轴,包括肠道微生物群和神经炎症,但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尚不清楚。安徽医科大学的苏虹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文章,发现不同温度条件下,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且肠道菌群的差异与短链脂肪酸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中枢神经的NLRP3炎症小体、细胞因子也具有相关性,但方向相反。
美国人使用益生产品增加
Gastroenterology[IF:17.373]
① 基于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发现,从1999年到2018年,美国人的非食品益生元、益生菌及合生元的使用量增至3倍;② 整体而言,美国使用益生元、益生菌及合生元人群分别有2.4%,4.5%和1.1%;③ 年长的人、非拉丁裔白人、受过高等教育和高收入、更偏向自报告膳食或健康质量以及服用胃肠道处方药的人群使用此类益生产品较多;④ 其最主要的使用原因是为了促进消化健康或者保持总体健康状态,有30%以下的使用者是源于保健人员的推荐。
Non-food prebiotic, probiotic, and synbiotic use has increased in U.S. adults and children from 1999 to 2018
04-22, doi: 10.1053/j.gastro.2021.04.037
【主编评语】随着研究的深入,公众逐渐意识到益生元、益生菌及合生元对于健康的有益作用。相关益生产品也逐渐受到消费者喜爱。文章基于NHANES的数据,分析了美国人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元的摄入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从1999年到2018年,1/20的美国人使用益生菌、益生元或者合生元产品,并且使用人数逐渐增加。其主要的使用诉求是提高/保持消化或者机体整体健康。
近百万人的GWAS分析揭示痔疮的风险基因
Gut[IF:19.819]
① 对218920名痔疮患者及725213名健康对照进行GWAS荟萃分析;② 痔疮与多种胃肠道、神经情感及心血管疾病之间具有遗传相关性;③ 鉴定出102个痔疮风险基因位点,痔疮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血管及胃肠道组织中富集;④ 痔疮相关基因参与平滑肌、上皮及内皮的发育及形态发生的相关通路,痔疮相关基因的共表达模块与骨骼肌及表皮系统的发育及完整性、胞外基质的组织等相关;⑤ 在180435人的队列中,基于多基因风险评分可鉴别出早发及复发痔疮的高危人群。
Genome-wide analysis of 944 133 individual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etiology of haemorrhoidal disease
04-22, doi: 10.1136/gutjnl-2020-323868
【主编评语】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近百万人(包括超过20万名痔疮患者)进行GWAS分析,鉴定出了102个痔疮相关风险基因位点,发现痔疮与神经肌肉运动性、平滑肌收缩及胞外基质组织受损相关,而基于风险基因位点计算的痔疮多基因风险评分可鉴别出严重痔疮的高危人群。
国内团队:帕金森病可能起源于阑尾?
Movement Disorders[IF:8.679]
① 纳入100名帕金森病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利用多层螺旋CT评估阑尾形态;② 53%的帕金森病患者可检测到慢性阑尾炎样病变,但与运动症状持续时间无显著关联;③ 阑尾炎样病变、嗅觉受损、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是帕金森病的风险因素;④ 动作迟缓/僵硬、运动症状发生在中心轴或左肢、前驱性便秘及多种帕金森病症状评分可用于鉴别具有阑尾炎样病变的帕金森病患者;⑤ 对7名确诊慢性阑尾炎的帕金森病患者的阑尾进行组织病理分析,可发现α-Syn的聚集。
Increased Accumulation of α‐Synuclein in Inflamed Appendic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04-20, doi: 10.1002/mds.28553
【主编评语】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累积可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并可能源于胃肠道。在健康人的阑尾中含有致病形式的α-Syn,且阑尾切除术可能影响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余锋团队、汤其强团队与中国科技大学的朱书团队、刘强团队合作在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慢性阑尾炎样病变,且后者是帕金森病的风险因素之一。另外,帕金森病患者的阑尾中可观察到α-Syn的聚集。
Cell子刊:帕金森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功能有何变化?
Cell Reports[IF:8.109]
① 通过代谢建模整合宏基因组和血清代谢组数据,鉴定出逾帕金森病(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胃肠道功能障碍和年龄相关的肠道菌群物种变化;② 功能分析显示,PD患者中,菌群降解黏蛋白和宿主聚糖的能力增强;③ 胃肠道功能障碍较严重的PD患者的硫胺代谢能力下降,老年PD患者的叶酸生物合成和核黄素代谢的能力下降;④ 个体化的微生物群落代谢模型表明,PD患者菌群产生的吲哚和色氨酸增多,而叶酸合成减少、同型半胱氨酸增多。
Systematic analysis of gut microbiome reveals the role of bacterial folate and homocysteine metabolism in Parkinson’s disease
03-02, doi: 10.1016/j.celrep.2021.108807
【主编评语】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研究,研究了帕金森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变化,及其与疾病程度、胃肠症状等的关系,为揭示肠道菌群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带来新启示。
寄生虫疗法维持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稳定性
BMC Biology[IF:6.765]
① 50名复发性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组,24名经皮感染美洲钩虫,26名经安慰剂处理,9个月后使用驱虫药处理;② 在治疗前1周、治疗后1、5、9个月及驱虫药处理后2个月分别收集粪便样本;③ 寄生虫疗法组及安慰剂组分别有10名及17名患者复发;④ 治疗期间,相比于寄生虫疗法组,安慰剂组患者的粪便菌群α多样性显著降低;⑤ 部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菌分类群的丰度在两组患者中有显著差异,Parabacteroides在无复发的寄生虫疗法组患者中显著扩增。
Experimental infection with the hookworm, Necator americanus, is associated with stable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in human volunteers with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04-14, doi: 10.1186/s12915-021-01003-6
【主编评语】BMC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50名复发性多发性硬化患者中发现,寄生虫疗法(经皮感染美洲钩虫)可抑制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降低,并可能改变部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菌分类群的丰度。
Cell子刊:哪种膳食支链氨基酸会损伤代谢?
Cell Metabolism[IF:21.567]
① 降低膳食中异亮氨酸(Ile)和缬氨酸(Val)可显著改善代谢功能,低Ile有益效果等同于低蛋白膳食(LP)对代谢的有益效果;② 低Ile膳食有益代谢效应不依赖对肝脏mTORC1的抑制和GCN2的激活;③ 降低Ile可改善肝脏代谢,包括上调糖代谢,脂代谢和生酮作用,增强BCAA降解;④ 低Ile促进能量消耗,其效应部分依赖于FGF21-UCP1通路;⑤ 降低Ile显著缓解高脂饮食的危害,而增加Ile则消除LP的有益作用;⑥ Ile的摄入与人体 BMI 呈现显著正相关。
The adverse metabolic effects of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are mediated by isoleucine and valine
04-21, doi: 10.1016/j.cmet.2021.03.025
【主编评语】肥胖日益成为威胁世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除了降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取可以控制肥胖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低蛋白膳食也可以显著抑制肥胖的发生。已有研究发现食物中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和缬氨酸(Val)三种支链氨基酸(BCAA)在调控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一篇研究工作深入探索了BCAA在调控代谢和肥胖发生的机制。研究者发现低Ile饮食可以通过调节FGF21-UCP1来调节肝脏和脂肪组织的代谢,增加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生酮作用,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肥胖发生。降低饮食中Val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降低Leu则基本没有效果。这一研究成果为临床饮食干预肥胖和糖尿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补充ω-3脂肪酸或可延缓衰老并降低抑郁风险
Molecular Psychiatry[IF:12.384]
① 招募138名久坐超重的中年受试者每日补充2.5g或1.25g的ω-3脂肪酸或安慰剂,持续干预4个月;② 受试者在试验前后分别进行了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③ 与安慰组相比,补充两个剂量的ω-3脂肪酸均可在应激后显著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及血清IL-10减少的水平;④ 另外,补充ω-3脂肪酸可显著降低唾液皮质醇和血清IL-6水平,与安慰剂组相比,每日补充2.5g的ω-3脂肪酸可使皮质醇和IL-6水平分别降低19%和33%。
Omega-3 supplementation and stress reactivity of cellular aging biomarkers: an ancillary substudy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midlife adults
04-20, doi: 10.1038/s41380-021-01077-2
【主编评语】既往研究发现较高水平的ω-3脂肪酸与更长的端粒,较低的炎症以及钝化交感神经及心血管应激反应有关。但补充ω-3脂肪酸是否改变端粒酶、皮质醇和炎症的应激反应尚不清楚。近期发表于Molecular Psychiatry的一项研究发现,补充ω-3脂肪酸可降低应激下的整体炎症和皮质醇水平,并增强修复机制,从而减缓衰老并降低抑郁风险。
如何检测“肠漏”
Gastroenterology[IF:17.373]
① 纳入60名健康人,测量用5种探针分子(3种单糖、2种二糖)检测肠道通透性的正常参考值,并评估膳食纤维摄入量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② 12C-甘露醇因尿液排泄基线值高而不适合检测“肠漏”;③ 13C-甘露醇口服后0-2h的尿液排泄适合检测小肠“肠漏”;④ 乳果糖口服后2-8h或三氯蔗糖口服后8-24h的尿液排泄适合检测结肠“肠漏”;⑤ 性别、年龄、BMI、膳食纤维摄入量对测量的影响不大;⑥ 在IBS-D患者中,口服13C-甘露醇及乳果糖检测“肠漏”也可行。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est for “Leaky Gut” Small Intestinal and Colonic Permeability Using Sugars in Healthy Adults
04-16, doi: 10.1053/j.gastro.2021.04.020
【主编评语】口服单糖及二糖后测量尿排泄的方法被用于检测人肠道通透性。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60名健康成年人及18名腹泻型IBS(IBS-D)患者中,分析了单糖(12C-甘露醇、13C-甘露醇、鼠李糖)及二糖(三氯蔗糖、乳果糖)在不同膳食纤维摄入量下用于检测小肠和结肠“肠漏”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检测造成影响的因素。相关结论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Science:补充NMN可减缓糖尿病发展
Science[IF:41.845]
① 一项为期10周的双盲随机对照实验,纳入超重或肥胖的绝经后糖尿病前期女性,安慰剂组12人,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组13人(250毫克/天);② 干预后,两组肌肉NAD+和烟酰胺含量无变化,但NMN组肌肉中NMN相关代谢物增加,提示NAD+更新加强;③ NMN补充增强了肌肉胰岛素信号传导和肌肉胰岛素敏感性,表现为胰岛素刺激后AKT和mTOR磷酸化和葡萄糖处置率的增加;④ 此外,补充NMN可上调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及其他与肌肉重塑相关基因的表达。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increases muscle insulin sensitivity in prediabetic women
04-22, doi: 10.1126/science.abe9985
【主编评语】肥胖和衰老会损害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代谢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肥胖甚至糖尿病。给小鼠补充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可以改善高脂饮食肥胖小鼠的代谢紊乱以及因衰老而导致的胰岛素抵抗。NMN补充剂对啮齿动物的有益效果使得NMN产品的快速商业开发。目前NMN已经作为改善葡萄糖控制、增强能量代谢和逆转衰老的代谢并发症的补充剂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上市。但是,目前对于补充NMN对人体代谢影响尚不清楚。近期一篇发表自Science上的为期10周的临床双盲研究,评价了NMN对超重或肥胖绝经后糖尿病前期女性的效果,研究显示NMN补充上调了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β和其他与肌肉重塑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提示NMN可增加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前期妇女的肌肉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信号传导和重塑,有助于抑制糖尿病的发展。
Science子刊:饱和脂肪或对急性胰腺炎有保护作用
Science Advances[IF:13.116]
① 瘦体重人群不饱和脂肪的摄入与急性胰腺炎(AP)的严重程度及重症AP的患病数正相关;② 不饱和内脏甘油三酯(TG)水解越多,胰腺炎小鼠的器官衰竭越严重,即便其体型较摄入饱和TG的小鼠更瘦;③ 饱和度干扰TG的互作和胰甘油三酯脂肪酶对长链脂肪的分解作用,拮抗器官衰竭;④ 不饱和状态增加体内脂肪酸单体和水性递质,加剧脂毒性细胞反应和器官衰竭;⑤ 内脏TG的饱和减少后续的脂毒性,而与肥胖状态无关,因此可解释脂肪悖论。
Adipose saturation reduces lipotoxic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explains the obesity paradox
01-29, doi: 10.1126/sciadv.abd6449
【主编评语】肥胖有时似乎对疾病有保护作用。Science Advances近期发表的文章,富含来自乳制品和红肉的饱和脂肪的西方饮食导致富含饱和性脂肪的肥胖。在急性胰腺炎中,相较于饱和的甘油三酯,不饱和的甘油三酯暴露于胰脂肪酶时更多地水解成脂毒性非酯化脂肪酸(NEFA),以高浓度的单体形式存在,而饱和性NEFA则在低浓度就形成胶束。这就导致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的人尽管他们的肥胖程度较低,但具有更严重的全身炎症、损伤和器官衰竭。这种病理生理学或可解释肥胖悖论。
特定真菌在新生儿肠道的定殖可能增加哮喘风险
eLife[IF:7.08]
① 纳入127名加拿大婴儿,对于其中12名在5岁时表现出特应性+喘鸣的婴儿,其3月龄时期的粪便样本中库德毕赤酵母显著富集;② 在屋尘螨诱导的呼吸道炎症小鼠模型中,出生后前2周(而非4-6周龄)暴露于库德毕赤酵母可显著恶化肺部炎症,表现为Th2及Th17型免疫应答的增强;③ 在体外,短链脂肪酸可减少库德毕赤酵母的假菌丝形成,从而抑制其生长及与肠道上皮细胞的粘附;④ 在小鼠体内,短链脂肪酸可减少库德毕赤酵母的定殖。
Bacterial-fungal interactions in the neonatal gut influence asthma outcomes later in life
04-20, doi: 10.7554/eLife.67740
【主编评语】在厄瓜多尔婴儿中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库德毕赤酵母)过度生长与哮喘风险增加相关。来自eLif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加拿大婴儿中重复了上述发现,并在小鼠模型中确认了库德毕赤酵母过度生长与哮喘的因果关联。
部分膳食补充剂可能小幅降低女性的新冠风险
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IF:N/A]
① 收集445480名COVID-19症状研究app的使用者(来自英国、美国及瑞典)的膳食补充剂摄入情况;② 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在372720名英国人中,补充益生菌、ω-3脂肪酸、多种维生素或维生素D者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分别显著降低14%、12%、13%及9%;③ 在所有年龄段及BMI组别的女性中均可观察到上述保护性关联,但在男性中未观察到上述关联;④ 补充维生素C、锌或大蒜对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无显著影响;⑤ 类似的关联模式在美国及瑞典人中也存在。
Modest 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sights from 445 850 users of the COVID-19 Symptom Study app
04-20, doi: 10.1136/bmjnph-2021-000250
【主编评语】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基于COVID-19症状研究app(COVID-19 Symptom Study app)中近50万名使用者的数据发现,女性补充益生菌、ω-3脂肪酸、多种维生素或维生素D,可能适度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
结肠胶囊内镜用于结直肠癌筛查(综述)
Endoscopy[IF:7.341]
① 纳入13项研究(共涉及2485名患者)的结果,总结结肠胶囊内镜(CCE)用于结直肠癌筛查的效果;② 8项研究在粪便免疫化学测试呈阳性后使用CCE筛查,5项研究使用CCE作为初步筛查手段;③ CCE的息肉检出率为24%-74%,对于>6mm及>9mm的息肉,CCE的敏感度分别为79%-96%及77%-97%,特异性分别为66%-97%及91%-99%;④ CCE的息肉检出率及敏感度高于结肠CT,而两者的特异性相当;⑤ 完整CCE的结直肠癌检出率高达93%;⑥ 无任何CCE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
Colon capsule endoscopy in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01-13, doi: 10.1055/a-1308-1297
【主编评语】Endoscopy上发表的一篇系统性综述,总结了13项研究(涉及2485名患者)的数据,发现结肠胶囊内镜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结直肠癌筛查手段,其准确率与结肠镜检查相当,且优于结肠CT,但其完成率还有待提升。
更年期激素治疗或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IF:7.515]
① 纳入来自瑞典的290186名接受更年期激素治疗(MHT)的女性,及870165名未接受MHT的女性;② 在中位随访7年期间,与未接受MHT的女性相比,接受MHT的女性的结肠腺癌及直肠腺癌风险降低(OR分别为0.67及0.66);③ 仅接受雌激素治疗(E-MHT)或同时接受雌激素与孕激素治疗(EP-MHT)的女性的结肠腺癌及直肠腺癌风险均显著降低,且相比于正在治疗者,过去治疗者的风险降低更多;④ 口服与经皮MHT有着类似的结果。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ies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 Swedish matched‐cohort study
04-15, doi: 10.1111/apt.16362
【主编评语】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在超过100万名瑞典女性中发现,更年期激素治疗(包括雌激素或雌激素+孕激素)与更低的结直肠癌风险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