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日报:多晒太阳可能预防食物过敏?

佩襄 肠道 1.1K+

肠道微生物.jpg

限定碳水化合物饮食PK地中海饮食,谁更适合克罗恩病患者?

Gastroenterology[IF:17.373]

① 191名成年轻中度CD患者随机分为2组,92名进行MD干预,99名进行SCD干预,持续12周(前6周摄入预制食品,后6周按照分组独立进食),主要结局为第6周的症状缓解;② SCD组患者在第6周的症状缓解比例并不优于MD组患者(46.5% vs. 43.5%);③ SCD组及MD组患者分别有8/23(34.8%)及4/13(30.8%)获得粪便钙卫蛋白应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SCD组及MD组患者分别有2/37(5.4%)及1/28(3.6%)获得C反应蛋白应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he Specific Carbohydrate Diet to a Mediterranean Diet in Adults with Crohn's Disease

05-26, doi: 10.1053/j.gastro.2021.05.047

【主编评语】近期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地中海饮食(MD)和限定碳水化合物饮食(SCD)在轻中度克罗恩病(CD)成年患者中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SCD在症状缓解、粪便钙卫蛋白应答和C反应蛋白应答方面并不优于MD,而MD相比SCD干预更容易采纳和坚持,并考虑到MD可能带来的其它健康益处,对于大多数轻度至中度症状的CD患者,MD可能优于SCD。

 

东北师大:丁酸促进生成Treg的新机制

PNAS[IF:9.412]

① 丁酸盐可增强CPT1A依赖性的脂肪酸氧化,以促进iTreg分化;② 丁酸盐可被酰基辅酶A合成酶短链家族成员2(ACSS2)转化为丁酰辅酶A;③ 丁酰辅酶A通过与丙二酰辅酶A竞争性结合CPT1A,以拮抗丙二酰辅酶A对CPT1A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强CPT1A的活性;④ CPT1A的Arg243可能是其与丙二酰辅酶A及丁酰辅酶A的结合位点;⑤ ACSS2对丁酸盐介导的缓解小鼠结肠炎是必须的,ACSS2抑制剂可阻断丁酰辅酶A的形成,以抑制丁酸盐介导的iTreg产生及结肠炎缓解。

Butyrate enhances CPT1A activity to promote fatty acid oxidation and iTreg differentiation

06-01, doi: 10.1073/pnas.2014681118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的丁酸盐对于维持肠道稳态十分重要,可通过上调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相关基因表达,以促进诱导调节性T细胞(iTreg)的产生。东北师范大学的魏民团队与冯云鹏团队在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丁酸盐促进iTreg产生的一种新机制:丁酸盐被代谢为丁酰辅酶A后,可结合并激活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以增强CPT1A依赖性的脂肪酸氧化,从而促进iTreg分化。

 

扬州大学Nature子刊:高脂饮食削弱抗生素功效?与肠道菌群改变有关

Nature Microbiology[IF:15.54]

① 与标准饮食小鼠相比,高脂膳食(HFD)小鼠有更高的细菌载量,对抗生素治疗表现出更低的敏感性,而清除肠道菌群后的标准饮食小鼠表现出与HFD小鼠相似的敏感性;② 移植HFD小鼠的粪菌削弱了标准饮食小鼠的抗生素效力,表明HFD小鼠肠道菌群和相关代谢物的改变可能是抗生素效力降低的原因;③ 16S rRNA测序和粪便样本代谢组学分析显示,HFD小鼠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吲哚-3-乙酸(IAA)显著降低;④ 体内外实验表明IAA促进细菌代谢,防止抗生素耐受性。

Gu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in high-fat-diet-fed mice are associated with antibiotic tolerance

05-20, doi: 10.1038/s41564-021-00912-0

【主编评语】扬州大学王志强团队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文章。该研究主要探究了高脂饮食引发的肠道菌群改变与小鼠抗生素耐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高脂饮食与抗生素处理呈现一种拮抗作用,并且该效应与肠道菌群改变以及代谢物吲哚-3-乙酸(IAA)有关。

 

食品与肠道菌群互作影响机体健康 (综述)

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F:8.96]

① 食物和饮料提供营养并改变肠道菌群;② 长期食用高饱和脂肪或反式脂肪、肉类蛋白质、还原糖和盐、低纤维饮食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③ 肠道菌群失调,氧化还原稳态丧失,肥大细胞,缺氧,血管生成,犬尿酸通路,转谷氨酰胺酶2和/或JANUS激酶通路参与炎症性肠病,乳糜泻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病和发展;④ 全食物和抗血管生成功能性食品或饮料靶向相同途径重建体内平衡;⑤ 抗血管生成功能食品或饮料对肠道菌群-心血管轴和大脑轴的影响有待研究。

Food Processing, Dysbiosis,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Antiangiogenic Functional Foods or Beverages

01-05, doi: 10.1146/annurev-food-062520-090235

【主编评语】发表在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的综述性文章,详细论述了食品或者饮料中的营养素,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对肠道菌群及机体代谢相关的影响。

 

低热量地中海饮食+体育活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766]

① 纳入362名超重/肥胖受试者,干预组接受能量限制地中海饮食+体育活动促进干预,对照组接受无能量限制地中海饮食干预,随访1年;② 干预组的平均体重降低4.2k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kg;③ 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降低更多,HDL胆固醇有更多的增加;④ 肠道菌群中的多个菌属在两组中有着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嗜血杆菌属、霍氏真杆菌、Butyricicoccus及Ruminiclostridium 5减少。

Effect on gut microbiota of a 1-y lifestyle intervention with Mediterranean diet compared with energy-reduced Mediterranean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PREDIMED-Plus Study

05-21, doi: 10.1093/ajcn/nqab150

【主编评语】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在362名中老年(55-75岁)的超重/肥胖受试者中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发现相比于无能量限制的地中海饮食干预,能量限制的地中海饮食+体育活动促进干预可显著改善受试者的体重、BMI、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并对肠道菌群组成有着不同影响。

 

适度摄入咖啡或可降低房颤风险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IF:5.864]

① 两项队列分别纳入18983和6479人,中位随访10.3和4.4年期间各发生97和250例房颤;② 在SUN队列中,含咖啡因咖啡的摄入与房颤呈J型关联,但无统计学差异;③ 在PREDIMED队列中,与不喝或偶尔喝咖啡(≤3杯/月)相比,摄入中等量咖啡(1~7杯/周)与房颤呈显著负相关,多变量调整风险比为0.53,但更高摄入量(>1杯/天)时未发现显著关联;④ 对两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摄入中等量咖啡的风险比为0.60;⑤ 分析咖啡因摄入量和房颤风险有类似关联。

 

Caffeinated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wo Spanish cohorts

2020-03-04, doi: 10.1177/2047487320909065

【主编评语】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超过2.5万人中发现,相比于不喝/少喝含咖啡因的咖啡(≤3杯/月)或多喝含咖啡因的咖啡(>1杯/天)者,适度喝含咖啡因的咖啡(1~7杯/周)与房颤风险降低相关。

 

北京协和医院:他汀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Theranostics[IF:8.579]

① 纳入36名服用他汀类药物≥4周的的ACS患者、67名4周内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AC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② 他汀类药物可调节ACS患者的肠道菌群趋于更健康的状态,减少Parabacteroides merdae等潜在致病菌的丰度,富集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等有益菌;③ 他汀类药物使用与ACS患者更好的结局(复发及心脏原因再住院风险降低)相关;④ 他汀类药物相关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调节脂肪酸和异戊烯醇酯代谢相关通路,从而影响AC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结局。

Multi-omics study reveals that statin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restoration of gut microbiota homeostasis and improvement i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03-31, doi: 10.7150/thno.55946

【主编评语】长期规律使用他汀作为二级预防手段,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后。北京协和医院的张抒扬团队在Theranostic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改善ACS患者的预后结局,该作用可能与其对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调控相关。

 

肠道菌群或影响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副作用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IF:10.717]

① 收集76名早期乳腺癌(BC)患者的121份粪便样本(其中45名有化疗前后配对的样本)进行菌群分析;② 粪便菌群组成与早期BC的预后有关,辅助化疗改变早期BC中粪便菌群的β多样性;③ 粪便微生物群和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肠道菌群与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神经症状)等有关;④ 对抗生素处理的小鼠移植BC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并接种AT3BC细胞,可在小鼠上观察到与BC病人类似的症状;⑤ 环磷酰胺对AT3处理小鼠的杀肿瘤作用受肠道菌群影响。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fluences clinical outcome and side effects of early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05-07, doi: 10.1038/s41418-021-00784-1

【主编评语】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招募76名早期乳腺癌患者收集121份粪便菌群样本进行菌群分析。结果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特定的肠道菌群有富集现象,且负向地影响患者的预后,化疗会影响肠道菌群组成,与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神经病症等有关。此外,研究人员通过菌群移植的实验证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不仅仅与BC的进展有关,而是以致病的方式影响疾病的进程。

 

Cell子刊:齿双歧杆菌有助于恢复肠道黏液屏障缓解结肠炎

Gut Microbes[IF:7.74]

① 齿双歧杆菌可分泌谷胱甘肽合成中间产物,γ-谷氨酰半胱氨酸,该物质可以被人结肠T84细胞摄取,上调谷胱甘肽的水平;② 添加齿双歧杆菌培养液或γ-谷氨酰半胱氨酸可减少ER应激产生的ROS,抑制NF-kB通路的激活,缓解ER应激;③ 添加齿双歧杆菌或γ-谷氨酰半胱氨酸对抑制TNBS诱导炎症性小鼠杯状细胞的的ER应激和NF-kB的激活;④ 无菌小鼠中定植齿双歧杆菌,可增加结肠MUC2和IL-10的表达,但不引起ER应激;⑤ 齿双歧杆菌具有靶向杯状细胞治疗潜力。

-derived y-glutamylcysteine suppresses ER-mediated goblet cell stress and reduces TNBS-driven colonic inflammation

05-14, doi: 10.1080/19490976.2021.1902717

【主编评语】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通常通常表现为黏液屏障损伤,杯状细胞分泌MUC2能力下降。研究认为导致杯状细胞分泌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杯状细胞出现内质网应激以及氧化应激反应。谷胱甘肽是体内消除氧化应激的主要还原分子,但是由于肠道对于谷胱甘肽的吸收能力非常弱,因此无法通过直接口服谷胱甘肽进行治疗。齿双歧杆菌是一种肠道益生菌,可以分泌合成谷胱甘肽的中间底物γ-谷氨酰半胱氨酸。是否可以通过齿双歧杆菌可以用于肠道屏障的治疗以及其机制并不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的工作齿双歧杆菌可以分泌谷胱甘肽合成的中间产物γ-谷氨酰半胱氨酸,可以被杯状细胞摄取,从而降低ROS,抑制NF-kB通路激活,缓解炎症导致的ER应激,对肠道屏障起到保护作用。该研究为临床IBD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吉林大学:蛋清肽可抑制小鼠肠道炎症并调节肠道菌群

Food Chemistry[IF:6.306]

① 通过LC-MS/MS鉴定出蛋清肽(EWP)中的43条肽序列;② 在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中,EWP能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及IL-8)的水平和隐窝受损的程度;③ 200 mg/kg EWP灌胃干预14天,可显著增加有益菌乳杆菌属和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的相对丰度,并降低了致病性细菌Ruminiclostridium和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④ 促炎细胞因子与菌群的相关程度如下:IL-1β>IL-8>IL-6>TNF-α。

Egg white peptides ameliorate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acute colitis symptoms by inhibiting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05-12, doi: 10.1016/j.foodchem.2021.129981

【主编评语】蛋清中富含高质量蛋白,蛋清肽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菌及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吉林大学的刘静波团队与张婷团队在Food Chemistry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蛋清肽可通过抑制炎症、修复肠道黏膜和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减轻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状和肠道损伤。

 

Nature Reviews:肠道菌群如何影响疫苗效果(综述)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40.358]

① 相比于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人群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升高,普氏菌属及纤维降解酶增加,而疫苗应答降低;② 婴儿及老年人与年轻成年人的肠道菌群差异与免疫状态及疫苗免疫原性的差异相关;③ 菌群的鞭毛蛋白及肽聚糖等分子可激活模式识别受体,以作为天然佐剂;④ 菌群可调节树突细胞产生的I型干扰素,以增强其抗原呈递;⑤ 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等可增强B细胞代谢、浆细胞分化及抗体类别转换;⑥ 菌群表位与疫苗表位可诱导B、T细胞的交叉反应。

Mod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to vaccination by the microbiota: im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05-17, doi: 10.1038/s41577-021-00554-7

【主编评语】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功能是调节疫苗免疫应答的关键因素。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讨论了肠道菌群调节疫苗应答的潜在机制。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龈卟啉单胞菌如何促进结直肠癌

Cancer Research[IF:9.727]

① 与结直肠腺瘤或健康对照相比,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及肿瘤组织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显著富集;② 在2个结直肠癌患者队列(分别含155人及237人)中,肿瘤组织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更差的预后(更短的总生存期及更低的5年无病生存率)相关;③ 在多种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促进肿瘤生长;④ 牙龈卟啉单胞菌可增加小鼠原位肿瘤中的髓系细胞浸润,并诱导促炎微环境;⑤ 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激活造血细胞的NLRP3炎性小体促进结直肠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romotes Colorectal Carcinoma by Activating the Hematopoietic NLRP3 Inflammasome

05-18, doi: 10.1158/0008-5472.CAN-20-382

【主编评语】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Zhi Wang团队与程斌团队在Cancer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口腔致病菌)可通过激活造血细胞中的NLRP3炎性小体,增加髓系细胞的肿瘤浸润并诱导促炎肿瘤微环境,从而促进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肿瘤生长。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肿瘤组织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富集,且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更差的预后相关。(

 

肺癌患者恶病质或与肠道菌群相关

ISME Journal[IF:9.18]

① 在31名肺癌患者中,非恶病质与恶病质组(n=12)患者在肠道菌群组成、宏基因组功能通路和相关血浆代谢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② 恶病质患者血浆中支链氨基酸、甲基组胺和维生素存在显著消耗,这也反映在相关肠道菌群功能通路的损耗,此外恶病质患者肠道菌群的脂多糖生物合成能力显著升高;③ 非恶病质患者中支链氨基酸和3-氧代草酸的富集分别与肠道普氏杆菌和加氏乳杆菌正相关;④ 高性能机器学习模型进一步观察到肠道菌群参与恶病质。

Distinct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c functions of human gut microbiota are associated with cachexia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05-17, doi: 10.1038/s41396-021-00998-8

【主编评语】恶病质与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下降有关,其患病率高达80%。恶病质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治疗方案也很有限。最新发表在ISME Journal的研究发现,在临床环境中,恶病质宿主代谢和特定肠道微生物种类及功能之间存在联系。该研究提示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对恶病质具有治疗相关应用。

 

质子泵抑制剂或增加胃癌风险

Gut[IF:19.819]

① 纳入来自2个队列的11,741例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者和非PPI使用者;② 在中位随访的4.3年期间,PPI使用与胃癌发病率升高显著相关,PPI使用者的胃癌发病率为非PPI使用者的2.37倍(118/51813人-年 vs. 40/49729人-年);③ 胃癌发病率随PPI使用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④ 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人群中,相比非PPI使用者,使用PPI超过180天与胃癌发病率上升至2.22倍显著相关(30/12470人-年 vs. 9/7814人-年)。

 

Nature子刊:上皮屏障损伤与过敏、自身免疫和其他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综述)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40.358]

① 工业化、城市化和西式生活方式导致人类生活环境改变,许多过敏原、病原体、环境毒素等破坏上皮屏障;② 上皮细胞参与炎症反应,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鼻窦炎、腹泻等)中存在上皮屏障的损伤;③ 肠道上皮的渗漏引起免疫反应,与系统性自身免疫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明显相关;④ “肠漏”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菌群的变化引起的远端炎症反应则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等慢性疾病成因。

Does the epithelial barrier hypothesis explain the increase in allergy, autoimmunity and other chronic conditions?

04-12, doi: 10.1038/s41577-021-00538-7

【主编评语】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影响到全世界超过10亿人,不仅在工业化国家十分常见,发展中国家的流行率也持续上升。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发表综述文章,提出“上皮屏障假说”,指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生活相关的上皮屏障损伤因子的增加或许是过敏性、自身免疫性和其他慢性疾病增加的基础。与此同时,探讨通过受损屏障的致病菌微生物群所致免疫反应如何参与这些疾病的发展,值得阅读参考。

Association between proton pump inhibitor use and gastric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using two different types of nationwide databases in Korea

05-11, doi: 10.1136/gutjnl-2020-323845

【主编评语】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11741名韩国人进行多年随访,发现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无论是否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癌风险升高相关,且使用时间越长,胃癌风险越高。

 

兰州大学:“浆水”降尿酸,或为发酵乳酸杆菌JL-3作用

Gut Microbes[IF:7.74]

① 从西北传统发酵食物“浆水”中分离得到发酵乳酸杆菌JL-3,体外显示其对尿酸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和选择性;② 高尿酸血症小鼠灌胃JL-3菌株15天后,粪便中持续检测到该菌株,血清(而非尿液)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其降尿酸的作用;③ 显著改善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IL-1β、MDA、CRE、BUN);④ JL-3可能通过降解肠道中的尿酸,改善排便和调节肠道菌群,从而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可作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辅助药物。

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 JL-3 isolated from “Jiangshui” ameliorates hyperuricemia by degrading uric acid

03-25, doi: 10.1080/19490976.2021.1897211

【主编评语】根据痛风报告白皮书所述,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到1.7亿,除了药物和生物制剂,饮食治疗也是控制尿酸的主要手段之一。浆水是西北特色美食,由芹菜和包菜等多种蔬菜发酵而成,近期兰州大学在Gut Microbes发表相关研究,在西北传统发酵食物浆水中分离出发酵乳酸杆菌,并发现其可以通过降解尿酸来改善高尿酸血症的作用。药食同源,国内菌群研究和传统美食发展一样不可小觑,值得期待!

 

蛋白激酶D2(PKD2)或可成为治疗肥胖的新靶点!

EMBO Molecular Medicine[IF:8.821]

① 蛋白激酶D2(PKD2)提高乳糜泻微粒大小,与APOA4磷酸化和丰富度降低有关;② 乳糜泻微粒大小的增加促进小鼠和人肠上皮细胞TG分泌,肥胖患者血液中的TG水平与肠道中的PKD2活性相关;③ 敲除、失活或者阻断PKD2使TG分泌减少,可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糖尿病并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④ 动物模型中,PKD特异性抑制剂减少脂肪吸收,且在肥胖和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有效;⑤ 研究表明PKD2是提高膳食脂质吸收的关键节点,可作为治疗肥胖的靶点。

Protein Kinase D2 drives chylomicron‐mediated lipid transport in the intestine and promotes obesity

05-05, doi: 10.15252/emmm.202013548

【主编评语】脂质是饮食中能量密度最高的成分,过度摄入脂质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膳食脂肪含量与肠道的脂质加工活动及其吸收甘油三酯(TG)的能力有关,然而驱动肠道脂肪吸收的信号级联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EMBO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蛋白激酶D2(PKD2)可通过提高乳糜微粒大小,进而促进肠上皮细胞分泌TG,敲除、失活或者阻断PKD2能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糖尿病,该研究为PKD2有望成为治疗肥胖的靶点提供了基础。

 

二甲双胍如何影响肠道菌群和SCFA?

Diabetes Care[IF:16.019]

① 纳入121名超重/肥胖成人,分为3组,接受二甲双胍、行为减重或对照干预12个月;② 与另两组相比,二甲双胍干预6和12个月时增加了大肠杆菌和扭链瘤胃球菌,减少了Intestinibacter bartlettii,罗斯氏菌属在12月时也减少;③ 与对照相比,二甲双胍干预6个月时升高了血液丁酸、乙酸和戊酸水平;④ 行为减重没有显著改变菌群组成,但在6个月时升高了血液乙酸水平;⑤ 二甲双胍改变了菌群的62个功能通路,包括1个乙酸生成通路和3个糖代谢通路。

Metformin Affects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and Circulating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 Randomized Trial

05-18, doi: 10.2337/dc20-2257

【主编评语】Diabetes Care最新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研究了二甲双胍治疗和行为减肥对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仅二甲双胍治疗在6和12个月时显著改变了菌群的组成。此外,二甲双胍和行为减肥都改变了血液短链脂肪酸,包括升高乙酸水平。未来的研究需要阐明肠道菌群系是否介导或调节二甲双胍的健康效应。

 

Nature Reviews: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存在因果关联?!(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29.848]

① 荟萃分析表明不管是否肥胖或患其它代谢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或可造成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加倍;② 肝纤维化晚期患者患T2DM的风险增加,NAFLD的改善与糖尿病风险降低相关;③ NAFLD加剧肝和外周胰岛素抵抗,易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引起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肝因子的全身性释放,促进T2DM的发展;④ 抗高血糖药对NAFLD具一定疗效,多种用于NAFLD治疗的化合物,如胆汁酸和脂质代谢调节剂,正在进行II期和III期随机对照试验。

The complex link between NAFLD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s

05-10, doi: 10.1038/s41575-021-00448-y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提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协同共存,并互相促进其风险和临床副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比人们已知的更加复杂。综述提出,理想的治疗NAFLD的新药,应该同时减轻肝脏症状,并可防治T2DM 及其他心血管病症。

 

多晒太阳可能预防食物过敏?

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IF:7.067]

① 在OVA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模型中,光照疗法可缓解过敏性腹泻及炎症,抑制肠道粘膜肥大细胞的活化,并降低OVA特异性IgE及IgG1水平;② 另外,光照疗法可抑制食物过敏小鼠的肠道T细胞活化,降低肠道中的Th2细胞因子表达,改善维生素D3的缺乏,诱导抗氧化应答,并恢复失调的肠道菌群;③ 将食物过敏供体的粪菌移植给小鼠,可诱导OVA特异性IgE升高及过敏性腹泻;④ 将非食物过敏供体的粪菌移植给食物过敏小鼠,可改善其过敏性腹泻。

Daily full spectrum light exposure prevents food allergy-like allergic diarrhea by modulating vitamin D3 and microbiota composition

05-06, doi: 10.1038/s41522-021-00213-8

【主编评语】缺乏日晒可能导致维生素D3的缺乏,而维生素D3不足是食物过敏的风险因素之一。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OVA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模型中发现,全光谱光照可缓解过敏性腹泻,抑制肥大细胞活化,降低肠道炎症应答,同时可改善维生素D3的缺乏,并恢复肠道菌群组成。另外,粪菌移植实验证实了肠道菌群失调可介导食物过敏。该研究结果提示,光照疗法可通过调节维生素D3状态及肠道菌群组成以预防食物过敏。

 

阿司匹林用于肝癌的预防与辅助治疗(综述)

Cancer Research[IF:9.727]

① 多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或肝细胞癌高危人群中,定期服用阿司匹林与肝细胞癌的发病及死亡风险降低相关;② 阿司匹林或可辅助其它疗法(手术切除、肝动脉栓塞、肝动脉化疗栓塞、索拉非尼)以减少肝细胞癌的复发;③ 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对肝细胞癌的发病及复发风险并无显著影响;④ 阿司匹林的防癌作用可能与其抗血小板及抗炎作用有关;⑤ 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限制了其用于肝细胞癌的预防与治疗。

Aspiri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04-23, doi: 10.1158/0008-5472.CAN-21-0758

【主编评语】有证据显示阿司匹林可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和死亡率,但其是否对所有癌症都有保护作用还不明确。近期发表于Cancer Research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阿司匹林用于肝细胞癌的预防及辅助治疗的相关研究结果,并讨论了阿司匹林在肝细胞癌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但由于现有研究多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或流行病学研究,且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并考虑到阿司匹林可能导致的出血风险,未来还需要从前瞻性研究中获得更多的证据。


NEJM:利拉鲁肽+运动,减肥更有效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4.699]

① 195名肥胖患者静8周低热量饮食成功减重5%(平均减13.1kg),然后随机分为4组,研究不同干预方法对减肥的维持效果;② 1年后,运动组、利拉鲁肽治疗组和二者联合干预组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反弹6.1kg)低4.1kg、6.8kg和9.5kg,体脂分别比对照组(增高0.4%)低1.7%、1.9%和3.9%;③ 联合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和心肺适能都得到显著改善;④ 安全性方面,联合干预组的心率增加和胆石症发生率低于利拉鲁肽组。

Healthy Weight Loss Maintenance with Exercise, Liraglutide, or Both Combined

05-06, doi: 10.1056/NEJMoa2028198

【主编评语】减肥难,减肥后维持体重不反弹更难。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最新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利拉鲁肽+中高强度运动的联合干预方法,能更好地改善肥胖患者节食减肥后的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

 

高蛋白代餐产品在体重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7.862]

① 纳入9项某商业高蛋白(HP)代餐产品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共463人,对照组共471人)进行荟萃分析;② 与对照组相比,HP组受试者的体重、BMI和脂肪量降低得更多;③ 安全性方面,HP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降低得更多,两组间在丙氨酸转氨酶或肌酸酐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两组的血尿素氮水平均升高,其中HP组升高幅度更大;④ HP代餐产品对减轻体重似乎有效,且未见显著健康风险。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specific commercial high-protein meal-replacement product line in weight management: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2020-10-14, doi: 10.1080/10408398.2020.1829539

【主编评语】蛋白质被认为是最能提供饱腹感的营养物质,经常被用于以减肥为目的的代餐产品。高蛋白代餐产品等商业产品已经在各种临床试验中进行了研究,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一篇荟萃分析研究,分析了一种商业化高蛋白代餐产品对超重/肥胖者减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女性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R-1的前世今生 (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3.546]

① 健康女性阴道中分离的LGR-1被广泛研究认为对女性健康有益;② 与LGG相比,LGR-1基因组特性表明其更适合阴道环境;③ LGR-1Llp1、Msp1和2、LTA等表面结构使LGR-1具有组织向性粘附、抑制病原菌生物膜形成和粘附以及免疫诱导的特性;④ LGR-1能够用于治疗和预防阴道炎、尿路感染和阴道真菌感染等疾病,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并且具有其他益生潜力;⑤ LGR-1的研究说明了解益生菌菌株特性和限制,获取更多证据对益生菌应用的必要性。

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GR-1, a.k.a.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 Pas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04-14, doi: 10.1016/j.tim.2021.03.010

【主编评语】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已经更名为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GR-1 (LGR-1),是被研究最多的女性益生菌。LGR-1可能具有干预过敏、肠道相关感染、心血管健康、解毒以及益于蜜蜂健康等潜力。但是,文章提醒厂家在声称LGR-1的相关活性时一定要有相关机制和临床证据支撑。同种的其他株系是否具有相似功能尚不能推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