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日报:益生菌近期临床研究知多少?

佩襄 肠道 1.9K+

肠道微生物.jpg

益生菌对胃旁路术肥胖患者内毒素及血脂的长短期影响

Obesity Surgery[IF:3.895]

① 46名接受胃旁路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益生菌胶囊或安慰剂组,胶囊中含有干酪/鼠李糖/嗜酸/保加利亚乳杆菌、长/短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低聚果糖,干预4个月+随访9个月;② 与安慰剂相比,干预结束时,补充益生菌可改善血清中LPS(内毒素标志物)、TNF-α、维生素B和D3水平,并显著减重;③ 随访结束时,上述有益效果消失,益生菌组仅血清丙二醛(脂质过氧化标志物)浓度下降;④ 益生菌如何对身体产生长期的有益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 Supplements on Blood Markers of Endotoxin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ic Bypass Surgery;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with 13 Months Follow-Up

01-05, doi: 10.1007/s11695-018-03667-6

【主编评语】来自Obesity Surger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在46名接受了胃旁路术的肥胖患者中发现,益生菌在短期内可改善血清中的内毒素及炎症标志物,并显著减轻重量,但在益生菌干预结束后9个月,有益影响消失。

 

益生菌酸奶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及血管内皮功能

Nutrition[IF:3.734]

① 44名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2人),每日摄入300g益生菌酸奶(嗜酸乳杆菌La5+乳双歧杆菌Bb12)或普通酸奶,持续干预2个月;② 相比于普通酸奶,益生菌酸奶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③ 在益生菌酸奶组的患者中,相比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的VCAM-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升高。

Effcts of probiotic yogurt on glycemic indexes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markers in subjec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01-02, doi: 10.1016/j.nut.2018.12.011

【主编评语】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日摄入300g益生菌酸奶,可显著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空腹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水平。

 

干酪乳杆菌01或可用于2型糖尿病管理

Diabetology and Metabolic Syndrome[IF:2.413]

①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40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两组,每天补充益生菌(干酪乳杆菌01)或安慰剂,持续8周;② 相较于安慰剂组,益生菌组的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显著降低,体重、BMI和腰围改善情况更好,血液指标中胎球蛋白-A、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SIRT1水平上升;③ 干酪乳杆菌01可对T2DM患者的饮食摄入和体重管理起积极作用,改善胎球蛋白-A和SIRT1水平,提高血糖控制。

Probiotic assisted weight management as a main factor for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01-15, doi: 10.1186/s13098-019-0400-7

【主编评语】Diabetology and Metabolic Syndrome发表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显示,益生菌菌株干酪乳杆菌01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摄入,有助于改善体重和血糖控制,可能与参与代谢调控的胎球蛋白-A和SIRT1水平改变有关。(@李丹宜)

 

豆奶中添加益生菌,或可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及肾小球功能

Progress in Nutrition[IF:0.323]

① 4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日分别服用200 mL添加植物乳杆菌A7的益生菌豆奶或传统豆奶,干预8周;② 与传统豆奶相比,益生菌豆奶可促进血清中染料木黄酮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增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磷水平无影响;③ 含植物乳杆菌A7的豆奶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和肾小球功能。

Effects of probiotic soy milk on lipid panel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ephropathy: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2018-12-11, doi: 10.23751/pn.v20i2-S.5342

【主编评语】Progress in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发现在豆奶中添加植物乳杆菌A7,可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和肾小球功能。(@沈志勋)

 

短期补充益生菌可增强健康老年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Nutrition Research[IF:2.707]

① 纳入17项研究共计733名实验对象,发现3-12天的益生菌补充能增强健康老人的细胞免疫功能;② 与对照组相比,短期补充益生菌可增加对多形核细胞的吞噬功能、自然杀伤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但各研究中细胞活性具有差异性;③ 实验设计及益生菌的差异,包括益生菌种、属、计量等差异,都无法解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在不同研究中的差异性;④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益生菌补充的持续时间,且两种免疫细胞活性增加的临床意义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Short-term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enhances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 healthy elderl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studies

2018-12-20, doi: 10.1016/j.nutres.2018.12.011

【主编评语】免疫机能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弱。本荟萃研究回顾了17项研究,发现进行3-12天的益生菌补充能增强多形核细胞的吞噬功能、自然杀伤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从而增强健康老人的细胞免疫功能。该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益生菌补充对老年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阐释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的临床意义具有参考价值。

 

鼠李糖乳杆菌GG株可缓解婴儿牛奶过敏症状

Pro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 Proteins[IF:2.345]

① 纳入100名0-12月龄具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在饮食中不包含牛奶蛋白的情况下,48人食用益生菌,52人食用安慰剂;② 与对照组相比,连续4周摄入每天摄入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后,婴儿血便、腹泻、烦躁、腹胀、大便呈粘液状和呕吐症状具有显著改善;③ 益生菌的摄入没有显著改善腹痛、便秘和皮肤炎症状;④ 在不摄入牛奶蛋白的情况下同时使用益生菌LGG,可显著减轻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相关症状。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in Infants With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01-17, doi: 10.1007/s12602-019-9516-1

【主编评语】本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00名0-12月龄具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发现在饮食中去除牛奶蛋白后,补充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株可有效缓解牛奶蛋白过敏相关的症状。本结果对研究益生菌在缓解食物过敏症状中的临床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维生素D+混合益生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潜在益处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IF:2.367]

① 60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分为两组,补充维生素D+混合益生菌(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菌株)或安慰剂,持续12周;② 与安慰剂组相比,干预组的beck抑郁量表分数、整体健康问卷分数、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分数得到显著改善,伴随总睾酮、多毛症、高敏C反应蛋白和丙二醛显著减少,总抗氧化力和总谷胱甘肽水平显著上升;③ 联合补充维生素D和益生菌可改善PCOS患者的心理健康、激素、炎症和氧化应激参数。

Vitamin D and probiotic co-supplementation affects mental health, hormonal, inflammatory and oxidative stress parameters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01-21, doi: 10.1186/s13048-019-0480-x

【主编评语】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发表了一项来自伊朗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表明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联合补充维生素D和特定混合益生菌,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激素、炎症和氧化应激参数。

 

益生菌可改善IBD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Endocrine, Metabolic and Immune Disorders - Drug Targets[IF:1.897]

① 40名IB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人),分别服用益生菌或安慰剂,干预90天;② 在干预开始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时,利用d-ROM检测方法评估氧化应激水平,并用BAP检测方法评估抗氧化能力;③ d-ROM检测的结果显示益生菌可显著改善IBD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而BAP检测的结果显示IBD患者体内的抗氧化水平显著提升;④ 口服特定益生菌可安全并有效地改善IBD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Probiotics Efficacy on Oxidative Stress Valu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Pilot Study

2018-12-21, doi: 10.2174/1871530319666181221150352

【主编评语】Endocrine, Metabolic and Immune Disorders - Drug Targets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在IBD患者中,服用益生菌可显著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Nature Reviews:钠盐对免疫反应及组织稳态的影响(综述)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41.982]

① 摄入过量Na+可增加SGK1激酶活性影响Th17和Treg细胞间的平衡,并促进M1细胞吞噬活性及限制M2细胞替代激活,以直接影响免疫系统;② 高盐饮食影响多组织/器官,可恶化肺部炎症、延缓伤口愈合、导致动脉高血压、肾脏炎症、引起神经血管及认知功能障碍;③ 又可缓解皮肤感染,减少肺和脑的病毒载量;④ 钠盐可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例如高盐饮食降低乳杆菌属丰度),从而间接影响免疫系统;⑤ 摄入过少的盐也可能影响健康,例如使免疫防御受损。

Sodium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regulates immune responses and tissue homeostasis

01-15, doi: 10.1038/s41577-018-0113-4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钠盐如何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或通过影响肠道菌群间接影响免疫细胞,从而调节免疫系统及组织稳态,并介绍了高盐饮食对各器官的影响。

 

基因型不匹配,维生素E无法发挥抗癌作用!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IF:12.589]

① 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编码基因的SNP rs4680存在一对非同义突变,其中缬氨酸突变(val)的酶活性高于甲硫氨酸突变(met);② 纳入WGHS和ATBC两项队列研究、超过12000名参与者,经过10年跟踪调查后发现,COMT基因型是调控维生素E抗癌作用的潜在因素;③ 维生素E在met纯合子基因型个体中具有抗癌作用,而在val纯合子个体中抗癌作用不显著;④ 维生素E的抗癌作用在WGHS队列中更加显著;⑤ 使用维生素E时,有必要考虑基因型-维生素E互作。

COMT and Alpha-Tocopherol Effects in Cancer Prevention: Gene-Supplement Interactions in Two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01-08, doi: 10.1093/jnci/djy204

【主编评语】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维生素E和癌症之间关系密切。本研究纳入了两项大型队列研究,发现维生素E的抗癌有效性依赖于个体的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型。本结果对评估膳食补剂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促炎饮食与死亡风险上升相关

Clinical Nutrition[IF:5.496]

① 纳入SUN队列研究(18566人,近19万人-年随访)和PREDIMED随机试验(6790人,3万多人-年随访),分析饮食炎性指数(DII)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并对包含这两个队列的12个前瞻性队列进行荟萃分析;② 校正一系列潜在混杂因子后,DII评分最高(最促炎)和最低的四分位相比,前者的全因死亡率在SUN和PREDIMED研究中,分别显著升高85%和42%,在12个队列的荟萃分析中升高23%;③ 促炎饮食与全因死亡率升高相关。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large cohorts: The SUN and PREDIMED studies

2018-05-24, doi: 10.1016/j.clnu.2018.05.003

【主编评语】根据几十种营养元素和食物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饮食的炎性指数(DII)可用于评估饮食的促炎作用。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研究,对若干队列研究进行分析,表明饮食促炎性越强,死亡风险越高。

 

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与宿主的互作(综述)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IF:11.392]

① 肠道菌群的脂多糖(LPS)可引起炎症反应或起到免疫调节作用;② LPS与TLR4/MD-2受体复合物结合,通过Myd88依赖性或TRIF依赖性途径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③ 不同部位的肠道上皮细胞TLR表达量不同,防止共生菌引起炎症反应,并对抗致病菌;④ LPS的结构可分为3个部分:糖脂结构域——脂质A、糖残基短链——核心寡糖、高变的多糖结构域——O抗原,LPS的结构决定了其对TLR4的激动剂/拮抗剂作用;⑤ LPS在IBD及小肠结肠炎等肠道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Lipopolysaccharide structures of Gram-negative populations i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effects on host interactions

01-15, doi: 10.1093/femsre/fuz002

【主编评语】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中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LPS的结构、功能及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值得一读。

 

Nature:肠道免疫细胞参与食物代谢

Nature[IF:41.577]

① 整合素β7+天然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天然IEL)分散在整个小肠上皮细胞层,调节全身代谢;② 缺乏天然IEL的小鼠代谢极度活跃,在喂食高脂和高糖饮食时,对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性;③ 天然IEL缺乏对心血管病的预防作用,依赖于肠降血糖素GLP-1;④ IEL通过控制GLP-1受体的表达,来调控GLEL-1的生物利用度;⑤ IEL的调控作用在食物短缺情况下提供了生存优势,但当今高脂、高糖饮食情况下却带来了健康负担。

Gut intraepithelial T cells calibrate metabolism and accelera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01-31, doi: 10.1038/s41586-018-0849-9

【主编评语】机体对食物的代谢受到精密的调控。哈佛医学院何顺及Swirski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整合素β7+天然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天然IEL)可通过调节肠降血糖素GLP-1,影响营养物质代谢。该结果对阐释营养物质代谢调控、探究一系列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具有参考价值。

 

病毒、宿主和菌群在感染过程中复杂的三角关系(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1.776]

① 在哺乳动物中,致病性病毒感染更易发生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等多细菌环境;② 微生物群能诱发并维持宿主对病毒感染的先天性及获得性免疫;③ 某些病毒能够利用共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从而促进病毒感染,在肠道环境中尤其显著;④ 急性或慢性的病毒感染改变了共生菌群的组成和丰度,并对宿主造成短期或长期的影响;⑤ 确立菌株或肠/肺型与病毒感染的联系是当前的首要目标,共生菌既是免疫防御的重要因素,也是诊断和治疗病毒感染的靶点。

Ménage à trois: Virus, Host, and Microbiota in Experimental Infection Models

01-08, doi: 10.1016/j.tim.2018.12.004

【主编评语】病毒、共生菌群和宿主的互作对病毒感染、菌群结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综述回顾了近年来在实验感染条件下,病毒、共生菌群和宿主的互作的研究进展,值得参考。

 

靶向肠道菌群治疗酒精性肝病(综述)

Journal of Hepatology[IF:14.911]

① 酒精性肝病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② 肠道屏障通透性的增加介导了肠道菌群对酒精性肝病进展的影响;③ 肠道细菌及菌群代谢产物转移到肝脏,诱导和促进炎症,并导致肝细胞死亡和纤维化反应;④ 菌群失调可改变菌群代谢功能及胆汁酸的组成与循环,并引起与酒精相关性肝病发病和进展相关的免疫失调;⑤ 饮食干预、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粪菌移植等菌群干预手段或可用于治疗或缓解酒精性肝病,粪菌移植可提升严重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生存率。

Microbiome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

02-01, doi: 10.1016/j.jhep.2018.10.019

【主编评语】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酒精性肝病中,肠道菌群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讨论了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潜在可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