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在临床上称为特应性皮炎(AD)。它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影响全球13%的成年人和10%的儿童。湿疹的临床特征是反复剧烈瘙痒和表皮屏障缺陷。因此,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天气干燥的季节病情尤为严重。
2021年9月2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的研究人员发现,湿疹可能是由性激素调节紊乱引起的。该研究结果为对抗湿疹这一顽疾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靶点。
通常,湿疹被认为是一种皮肤干燥引发的皮肤病,因此在临床上用保湿剂治疗轻度湿疹。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生成性激素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似乎也在皮肤为自己制造的保湿剂中发挥了作用。因此,如果能改变这个基因的活性,就有可能帮助皮肤分泌更多的保湿剂(油脂和脂质),一旦皮肤保持滋润,就可以缓解湿疹症状。
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湿疹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和13(IL-4和IL-13)明显升高。IL-4和IL-13会导致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破坏和脂质分泌异常,但研究人员对其潜在机制仍然不清楚。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把重点放在了皮脂腺上。皮脂腺是专门产生皮脂的上皮细胞,通过向皮肤表面释放脂质和抗菌蛋白来促进皮肤屏障功能。
研究人员给在培养皿中生长的人皮脂细胞注入了IL-4和IL-13,然后使用RNA测序来读取整个基因组的基因活性,并将其与未使用这些免疫分子处理过的皮脂细胞进行比较。
他们发现,IL-4和IL-13刺激3β-羟类固醇脱氢酶1(HSD3B1)的表达,HSD3B1是一种性激素合成的关键限速酶,主要由人类皮肤的皮脂腺表达。HSD3B1增强了皮脂细胞中雄性激素的产生,而IL-4和IL-13通过HSD3B1驱动了人类皮脂细胞和角质细胞的脂质异常。
随后,研究人员发现HSD3B1在湿疹患者的皮肤中表达明显上调,与在细胞中发现的情况一致。
为了确定这个基因如何影响皮脂分泌,研究人员操纵了在培养皿中生长的皮脂细胞中HSD3B1的活性。他们发现,当降低这个基因的活性时,性激素的水平就会下降,皮肤脂质分泌随之增加。反之亦然,更多的基因活动导致更多的性激素和更少的皮脂分泌。
最后,在湿疹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同样发现了雄性激素的分泌会减少皮肤脂质的分泌,但他们表示,针对小鼠的这一机制还不清楚。
总之,这项新研究阐明了皮肤中性类固醇激素合成异常可能是湿疹患者皮肤屏障破坏的基础。因此,靶向性激素的合成途径可能是恢复湿疹患者正常皮肤屏障功能的治疗途径。
论文链接: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38/e2100749118
标签: 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