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好,可限制心肌梗死面积,维持心肌存活,改善心功能。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孙昊、陈牧雷等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冠心病患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研究发现,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相比,不良者的25(OH)D3水平较低。
而且随着冠状动脉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的增加,25(OH)D3水平显著升高。
此外,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的患者,脂蛋白(a)水平较高,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率均较低。
进一步分析显示,25(OH)D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ACEI/ARB和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均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良好密切相关,是独立预测因子。
而脂蛋白(a)和年龄均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经倾向评分配比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5(OH)D3、HDL-C仍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年龄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研究者介绍说,维生素 D 可能通过多个途径对心血管系统进行影响,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凝血,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还有研究表明,在健康受试者和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症状性冠心病的发展有关。
对于血清 25(OH)D3水平参与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但相关的研究提示维生素 D 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增殖进而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维生素 D 还可通过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在一氧化氮调节内皮再生中起关键作用,还可以通过一氧化氮依赖机制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及通过调节细胞凋亡与自噬相互作用而阻止内皮细胞死亡。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入选至少有一个主要冠状动脉有慢性闭塞病变的冠心病患者 171 例。根据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发展程度,有81例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90例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良好。
血清维生素D由25(OH)D3评估,其中25(OH)D3水平采用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
来源:
血清 25- 羟基维生素 D3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 863-867.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9.006.
标签: 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