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或能改善晚期/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
JAMA[IF:44.405]
① 一项多中心、双盲、2期临床试验,139名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在化疗基础上,额外补充高剂量(1个周期8000IU/天,之后4000IU/天)或标准剂量(400IU/天)的维生素D,直至疾病进展或终止治疗;② 随访期间(中位22.9个月),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13个月和11个月,未达统计学显著,但多变量风险比表明,高剂量维生素D显著改善了PFS和死亡风险;③ 需更大规模临床试验来检验这些发现。
Effect of High-Dose vs Standard-Dose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o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he SUNSHIN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04-09, doi: 10.1001/jama.2019.2402
【主编评语】观察性研究指出,转移性结直肠癌中,较高的血液维生素D水平与较好的生存情况相关;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能否改善这些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呢?JAMA最新发表的一项美国多中心2期临床试验显示,接受化疗的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每天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或能改善其无进展生存。
JAMA:补充维生素D能否改善消化道癌患者的术后生存?
JAMA[IF:44.405]
①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消化道癌症患者分为维生素D组(251人,术后接受每天2000IU维生素D)和安慰剂组(166人);② 在随访期间(中位3.5年,最长7.6年),20%的维生素D组患者、26%的安慰剂组患者发生复发或死亡,两组中均有15%患者死亡;③ 两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5年总生存分别为77% vs 69%、82% vs 81%,均无显著差异;④ 对于基线血清25(OH)D水平在20-40ng/ml的患者,补充维生素D改善了5年无复发生存(87%vs71%,差异显著)。
Effect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Relapse-Free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Cancers The AMATERASU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04-09, doi: 10.1001/jama.2019.2210
【主编评语】补充维生素D能否用于癌症患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JAMA最新发表的日本AMATERASU临床试验中,纳入了400多名不同阶段的消化道癌症患者,并进行了长期随访。总体而言,术后每天补充2000IU维生素D未能显著改善受试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但在特定亚组中具有一定效果。
膳食纤维与肠道菌群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综述)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IF:7.357]
① 膳食纤维对机体的作用受类型、剂量、溶解度、粘度和发酵性质的影响,可溶性纤维快速发酵软化粪便,不溶性纤维刺激肠黏膜、增加蠕动,发挥通便作用;② 膳食纤维的代谢终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既为宿主提供能量,也发挥免疫调节和肠-脑信号传导作用;③ 膳食纤维的反应具有可变性,基于纤维的饮食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具有利影响,而多样性反过来影响纤维代谢的发酵副产物;④ 膳食纤维干预的个性化特征与干预前的肠道生态状态有关。
Review article: dietary fibre in the era of microbiome science
03-01, doi: 10.1111/apt.15129
【主编评语】膳食纤维种类繁多。《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分析了膳食纤维与肠道菌群之间的互作。强调了膳食纤维种类对饮食干预效果的影响,对制定健康饮食指导具有参考价值。
Lancet:IBD患者该采用低纤维饮食吗?
Lancet[IF:53.254]
① 高膳食纤维饮食与低死亡率/低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相关,也是胃肠病患者自我调整的重要方式;② 过去建议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减少纤维摄入,但近期研究表明,限制纤维可增加IBD复发率,而高纤维饮食对IBD有益;③ 不同发酵特性的膳食纤维对菌群多样性、丰度及其代谢产物影响不同,易发酵纤维可迅速生成短链脂肪酸,减少有毒物质产生;④ 纤维摄入量或应依IBD类型而异,推荐大多数患者从饮食中摄入充足的可发酵和难发酵纤维(25-30 g/天)。
The low-fibre diet: contender in IBD, or has it had its time?
05-01, doi: 10.1016/S2468-1253(19)30096-2
【主编评语】膳食纤维对健康的益处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传统观念认为应限制纤维摄入。《Lancet》发表的一篇最新观点评论短文,综合了近年一些研究结果,建议大多数IBD患者应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膳食补充剂和营养素来源与死亡率的关联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IF:19.384]
①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30899名20岁以上成年美国人,中位随访6.1年,分析使用膳食补充剂以及来自饮食和膳食补充剂的营养摄入与死亡率的关联;② 足量摄取维生素A、维生素K、镁、锌和铜可以降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但是只有食物源的上述营养物质才有这种促健康作用;③ 用营养补充剂补充上述营养物质,对降低死亡率没有促进作用;④ 过量钙与癌症死亡率上升相关,该死亡风险与每天摄取>1000mg膳食补充剂来源的钙相关。
Association Among Dietary Supplement Use, Nutrient Intake, and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A Cohort Study
04-09, doi: 10.7326/M18-2478
【主编评语】《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最新人群研究,对3万多名成年美国人进行长期跟踪,发现充足的饮食来源的维生素A、维生素K、镁、锌和铜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通过膳食补充剂补充上述物质对降低死亡率没有助益,而过量补充膳食补充剂来源的钙还可能增加癌症死亡风险。该结果指出,膳食补充剂对美国成年人没有助益。
菊粉缓解肥胖症状又添新证据
Gut[IF:17.016]
① 12名超重/肥胖但无糖尿病的成人分为三组,每天分别食用20g菊粉丙酸酯、菊粉或低发酵型纤维素对照;② 相比于纤维素对照,菊粉丙酸酯和菊粉均能缓解胰岛素耐受情况,两者功效无显著差异;③ 食用菊粉后,空腹胰岛素含量只与血浆酪氨酸正相关,与血浆甘氨酸负相关;④ 与对照相比,菊粉丙酸酯降低促炎IL-8水平,而菊粉对系统性炎无显著影响;⑤ 与对照相比,菊粉在纲、目水平影响菌群结构,而菊粉丙酸酯在菌种水平略有影响。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inulin-propionate ester or inulin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ith distinct effects on the gut microbiota, plasma metabolome an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 randomised cross-over trial
04-10, doi: 10.1136/gutjnl-2019-318424
【主编评语】食用菊粉及其衍生物可增加肠道丙酸盐含量。《Gut》近期发表人群对照研究,比较了菊粉丙酸酯和菊粉对肥胖症状的缓解作用,发现两者均可以改善胰岛素耐受情况,菊粉丙酸酯还具有缓解全身炎症的功效。该研究对开发减肥相关膳食干预手段具有参考价值。
Cell子刊:人体肠道内的“适者生存”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脆弱拟杆菌通过产生新突变适应人体肠道环境,约两年的跟踪期内同一人体内该菌种的核酸位点、可移动基因元件种类具有多样性;② 该菌种在适应性定植期间,许多与多糖利用、荚膜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发生改变;③ 单个人体中同时存在由同一脆弱拟杆菌分化形成的多个菌株,该菌种在定植期间不断积累突变,特定菌株可能发生漂变而从宿主内消失;④ 脆弱拟杆菌的基因突变存在人群差异,BF2755基因位点的Q100P突变发生率在西方人中远高于中国人。
Adaptive Evolution within Gut Microbiomes of Healthy People
04-23, doi: 10.1016/j.chom.2019.03.007
【主编评语】任何环境下细菌都在经历自然选择过程。来自MIT的赵诗杰博士与其同事近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研究,将菌株培养技术与粪便菌群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联用,发现了脆弱拟杆菌通过积累突变来适应人体宿主环境的模式、人体肠道适应性密切相关的基因以及在人体宿主内的菌株演化动态特点。该结果有助于研究肠道共生细菌的适应性机制,对于阐释细菌-人体宿主互作以及共演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Immunity:皮肤损伤可能引发食物过敏
Immunity[IF:19.734]
① 用胶带粘连剥离小鼠皮肤可代替抓挠,处理后小鼠小肠中肥大细胞(MC)扩增并活化,肠道通透性增加,会促进敏感型个体发生食物过敏;② 胶带剥离处理会导致全身角质细胞释放IL-33,IL-33与肠道簇细胞分泌的IL-25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肠道2型先天淋巴细胞(ILC2)扩增和活化;③ ILC2产生的IL-4直接引发MC在肠道中扩增;④ ILC2产生的IL-13促进肠道簇细胞扩增和IL-25的表达,进一步推动ILC2扩增;⑤ 特应性皮炎患者十二指肠中MC确实存在扩增现象;
Mechanical Skin Injury Promotes Food Anaphylaxis by Driving Intestinal Mast Cell Expansion
04-23, doi: 10.1016/j.immuni.2019.03.023
【主编评语】特应性皮炎患者对包括食物或食物相关过敏原敏感。《Immunity》近期发表研究,发现皮肤划伤不仅会促进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对食物抗原敏感,还通过引发肠道肥大细胞扩增的方式促进食物过敏。该研究有助于阐释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间的联系,促进对肠-皮肤轴的理解。
益生菌抑制克罗恩病病原菌生物膜的形成
mBio[IF:6.689]
① 在克罗恩病(CD)患者中,热带念珠菌、大肠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的丰度显著升高;② 对一种新型的益生菌组合(1酵母菌+2乳酸菌+1双歧杆菌)进行评估,其滤液能够预防和治疗这三种菌的多微生物生物膜(PMB)的形成;③ 白色念珠菌在CD患者中升高,而该菌正是形成PMB的主导因素,益生菌滤液则能够抑制白念珠菌芽管的形成,对其有特异性的抑制作用;④ 所设计的益生菌可用于治疗与生物膜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和结肠直肠癌。
Effects of a Novel Probiotic Combination on Pathogenic Bacterial-Fungal Polymicrobial Biofilms
04-02, doi: 10.1128/mBio.00338-19
【主编评语】《mBio》近期发表研究,发现四种益生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 ATCC MYA-796,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TCC 43121, Bifidobacterium breve ATCC 15701, and L. rhamnosus ATCC 39595)的组合可以抑制克罗恩病病原热带念珠菌与另外两种细菌的多物种生物膜,或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上有应用前景。
Nature Reviews:短链脂肪酸对宿主到底是利是弊?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IF:20.265]
① 短链脂肪酸(SCFA) 是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互作的媒介,益生元、益生菌的作用都依赖于SCFA;② 菌群产生的SCFA与宿主健康相关,粪便中丁酸盐增加与胰岛素反应改善显著相关,丙酸盐的增加与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③ 普遍认为SCFA对宿主代谢的影响益大于弊,但特定情况下SCFA产量过高会危害宿主;④ 高纤维饮食增加丁酸盐,诱导Stx受体球形三酰神经酰胺表达从而促进致病大肠杆菌定植;⑤ 菌群产生SCFA对宿主到底有利还是有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SCFAs—the thin microbial metabolic line between good and bad
04-11, doi: 10.1038/s41574-019-0205-7
【主编评语】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以短链脂肪酸为代表的菌群代谢产物,对宿主健康有显著影响。《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近期发表观点文章,认为目前对短链脂肪酸在菌群-宿主互作中的作用定义并不明确,难以界定短链脂肪酸对宿主是利是弊,文中提到的相关研究值得参考。
丁酸盐通过缺氧诱导因子缓解艰难梭菌感染
Cell Reports[IF:8.032]
① 小鼠口服丁酸盐、三丁酸甘油酯和菊粉能够预防艰难梭菌感染;② 丁酸盐对艰难梭菌的定植和毒素产生没有影响,但能够减轻艰难梭菌引起结肠炎致病性;③ 丁酸盐能够增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降低肠道通透性,从而抑制肠道炎症和细菌易位;④ 丁酸盐对肠道的保护作用依赖于转录因子HIF-1;⑤ 丁酸盐能够激活肠上皮细胞中的转录因子HIF-1,减轻肠道局部炎症反应,保护肠上皮细胞免受艰难梭菌毒素的损害。
Butyrate Protects Mice from Clostridium difficile-Induced Colitis through an HIF-1-Dependent Mechanism
04-16, doi: 10.1016/j.celrep.2019.03.054
【主编评语】抗生素治疗引起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短链脂肪酸下降与艰难梭菌感染相关。《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研究,发现丁酸盐通过激活转录因子HIF-1,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降低肠道屏障通透性、抑制肠道细菌易位,从而降低艰难梭菌感染中的炎症反应。该结果对于阐释短链脂肪酸的肠道稳态保护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JAMA:高纤维饮食很重要
JAMA[IF:44.405]
① 近期研究显示多吃膳食纤维及富含纤维的食物,与多种慢性疾病风险的降低、代谢指标的改善相关;② 最新美国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纤维摄入量不应低于男性33.6克、女性28克;③ 膳食纤维摄入与结肠癌风险负相关,可能与其促进排便和改变肠道菌群有关,其代谢产物丁酸也被报道有助于预防癌症和改善代谢;④ 向食物中添加合成/提取的纤维对健康或有益处,但长期效果仍需研究;⑤ 需普及膳食纤维的重要性以及富含纤维的食物(豆类、全谷等)。
High-Fiber Diet Might Protect Against Range of Conditions
04-17, doi: 10.1001/jama.2019.2539
【主编评语】近年来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名声似乎越来越糟,但正如膳食脂肪,碳水化合物也有好坏之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膳食纤维是对身体有益的“好”碳水化合物。《JAMA》近期发表一篇新闻观点科普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总结,值得阅读。
白色念珠菌通过引起细菌失调促进其感染
PLoS Pathogens[IF:6.158]
① 5 -氟尿嘧啶及白色念珠菌处理后,小鼠口腔(而非小肠)粘膜的细菌过度生长;② 白色念珠菌感染与口腔及小肠的粘膜细菌多样性降低相关;③ 免疫抑制与白色念珠菌感染共同促进了口腔菌群的变化;④ 念珠菌病小鼠中分离的肠球菌属可降解上皮连接蛋白E-钙粘素,并增加口腔上皮屏障的通透性;⑤ 抗生素处理去除肠球菌属,可抑制口腔黏膜中E-钙粘素的降解及白色念珠菌的入侵。
Candida albicans induces mucosal bacterial dysbiosis that promotes invasive infection
04-22,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7717
【主编评语】《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后,可通过诱导口腔及粘膜的细菌群落变化,增加粘膜屏障的通透性,以促进白色念珠菌的感染。该结果对于研究共生菌群在感染中的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失效与胰岛素信号转导无关
Molecular Metabolism[IF:6.291]
① 检测昼夜节律下常规及高脂/高糖(HFHS)饮食喂养的大鼠的葡萄糖摄取、胰岛素作用标志物及胰岛素信号传导中间产物的磷酸化;② HFHS大鼠表现高胰岛素血症、全身糖处理和肌肉糖摄取减少;③ 基因表达、酶活性、蛋白质丰度和磷酸化分析示,肌肉中Akt信号转导无差异,而底物氧化出现明显的昼夜节律;④ 将组成性活性Akt2导入HFHS大鼠肌肉,并不能缓解饮食诱导下胰岛素刺激昼夜周期肌肉中糖摄取减少,说明短期HFHS引起的变化与胰岛素信号无关。
Reduced insulin action in muscle of high fat diet rats over the diurnal cycl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defective insulin signaling
04-12, doi: 10.1016/j.molmet.2019.04.006
【主编评语】《Molecular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高脂高糖饮食可引起大鼠的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作用减弱,但该过程并非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的转导。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高脂高糖饮食对胰岛素影响的作用机制。
警惕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对肠稳态的影响
Frontiers in Nutrition[IF:N/A]
①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TiO2)对小鼠小肠和结肠菌群的组成影响很小,但可以改变细菌代谢产物的释放;② 体外实验中,二氧化钛通过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影响体外共生菌的空间分布;③ TiO2可使肠道黏液层的结肠黏液素2基因表达减少,防御素基因表达增加;④ TiO2可引发结肠炎症,表现为隐窝长度缩短,CD8+ T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增多,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增加;⑤ TiO2可破坏肠道内环境的平衡,使宿主处于疾病易感状态。
Impact of the food additive titanium dioxide (E171) on gut microbiota-host interaction
04-12, doi: 10.3389/fnut.2019.00057
【主编评语】食品添加剂对肠道菌群和肠组织稳态具有影响。《Frontiers in Nutrition》近期发表研究,发现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会影响肠道菌群代谢和分布,并可能改变肠道黏液层功能和肠道炎症状况。该结果对于衡量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围产期饮食与后代健康(综述)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549]
① 母亲围产期及分娩后前两年的营养可能会影响后代成年后的身体健康;② 回顾了>750篇文献,但对于其中的75个问题,只有2个得出结论:0.5-1岁补铁有助于预防婴儿缺铁、出生4月后到1岁前接触花生可降低花生过敏风险;③ 这些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数据量少且异质性强,观察性的研究存在偏倚使定性结论存在局限,需要相应的生理学研究阐明潜在因果关系;④ 有限的研究数据支撑DHA和AA等单一配方对新生儿发育存在影响,但并无等级划分。
The pregnancy and birth to 24 months project: a series of systematic reviews on diet and health
04-04, doi: 10.1093/ajcn/nqy375
【主编评语】《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篇系统性综述,分析了近千篇文献,试图研究母亲在围产期及后代出生后2年内的营养对后代身体健康的影响,但并未得出太多的有效结论,提示该领域的研究需要解决数据量少、异质性强、缺乏生理学研究的局限性。
高脂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促进小鼠的脑淀粉样病变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IF:6.426]
① 分别利用长期高脂饮食喂养(HFD)和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基因敲除,构建2种不同的胰岛素抵抗+阿尔兹海默症(AD)小鼠模型,监测大脑淀粉样蛋白(Aβ)和体内胰岛素动力学;② HFD糖尿病AD模型小鼠对外周胰岛素刺激的脑反应降低,脑与血浆的胰岛素比值降低,细胞间隙Aβ清除减少,脑淀粉样病变恶化;③ 饮食干预可逆地缓解上述症状,HFD也能够加速ISR-2缺陷AD小鼠的脑Aβ沉积;④ Aβ沉积及淀粉样病变与饮食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相关且可逆。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diet- and genetically-induced brain insulin resistance on amyloid pathology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04-12, doi: 10.1186/s13024-019-0315-7
【主编评语】《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不同阿尔兹海默症小鼠模型中,高脂饮食可通过引起小鼠大脑中的胰岛素抵抗,以促进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及淀粉样病变,饮食干预可缓解上述症状,提示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或与大脑中的淀粉样病变有因果关联。
绿咖啡提取物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的心血管代谢指标及肠道菌群
Nutrients[IF:4.196]
① ApoE-/-小鼠喂食致动脉粥样化饮食,或致动脉粥样化饮食+绿咖啡提取物(GCE),干预持续14周;② GCE未能抑制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或降低血浆脂质水平,但可改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尿液儿茶酚胺及肝脏甘油三酯水平;③ 上述指标的改善伴随着体重增加的减少、肥胖的减少、脂肪组织中炎性浸润的降低、肝脏损伤的缓解;④ 同时,GCE可调节肝脏IL-6、血清IgM水平,并改变肠道菌群组成。
Green Coffee Extract Improves Cardiometabolic Parameters and Modulates Gut Microbiota in High-Fat-Diet-Fed ApoE Mice
02-27, doi: 10.3390/nu11030497
【主编评语】绿原酸是绿咖啡豆及人类饮食中最含量丰富的酚类化合物,被认为可缓解某些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来自《Nutrien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喂食致动脉粥样化饮食的小鼠中,绿咖啡提取物可改善部分心血管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