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学者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前瞻性研究提示,月经周期不规律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总发生风险和房颤风险,但对心梗、心衰、中风风险无明显影响,但月经周期过短显著增加冠心病和心梗风险。
分析显示,中位随访11.8年期间,与月经周期规律(28~34天)的女士相比,月经周期不规律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房颤的风险分别增加19%和40%。
月经周期过短(≤21天)或过长(≥35天)的女士,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9%和11%,房颤风险分别增加38%和30%。
另外,月经周期过短的女士冠心病和心梗风险也分别增加41%和69%。
该研究还发现,月经周期不规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吸烟状况与心血管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
在基线HDL-C水平低的女士中,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月经周期过短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更高。
而在基线HDL-C水平≥1.3 mmol/L的女士中,月经周期过短者的房颤发生风险更高。
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强调,在女士整个生育周期监测月经周期特征,对于预防心血管病和房颤非常重要。
该研究纳入5.8万余名基线无心血管病的女士,其平均年龄46.1岁,中位随访11.8年。
来源:
Associations of Menstrual Cycle Regularity and Length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UK Biobank. J Am Heart Assoc, 24 May 2023
标签: 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