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6月9日,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专家却爆出——要想不得糖尿病,最好远离一切甜饮,包括不含糖的甜味剂饮料。甜味剂饮料不含糖为何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呢?
糖带来的愉悦和健康不可兼得
糖及糖类食品可以产生很多令人人兴奋的物质,在进食的过程中,可以缓解焦虑心情,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轻松愉悦感。这是由于人类的甜味味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到浓度约为1/200左右的糖,而对苦味物质感知浓度则低至百万分之几,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的趋甜避苦,从基因角度就保证摄取到高热量物质以维持生存的需要。天然形式的含糖食物往往营养丰富,这种对甜味的先天偏好并不一定会导致肥胖或其他与饮食相关的疾病。
然而,随着食物的加工越来越精细,往食物中添加糖的健康问题开始引起人们重视。针对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2010年进行多项研究后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来自糖尿病的死亡人数为132000,来自CVD的死亡人数为44000,来自癌症的死亡人数为6000。这其中含糖软饮料、果汁或运动饮料或许起了重要的作用。
死亡数字相当惊人,成千上万人的死亡最终归咎于含糖饮料的摄入。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一项大型国际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提示,摄入大量含糖饮料与体重指数(BMI)增加有关,进而与来自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症等BMI相关性死亡相关。含糖饮料会增加2型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等的发生已经比较明确,这一观念近年来逐渐形成了社会共识。
“糖”出了问题“甜”也未能幸免
“糖”出问题了,人们对“甜”的口感追求却没有停步。为了解决饮料的口感,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甜味素等合成的人工甜味剂如雨后春笋, 甜味效力是蔗糖的数百到数千倍,能在微量浓度下引起强烈的甜味。于是,因“无糖”而宣称其“健康”的“零卡路里饮料”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
那么人工甜味剂饮料到底健不健康呢?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人工甜味剂的危害也不小。2016年,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系统综述,评估了成人饮用加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和果汁与2型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共纳入了17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成年人每天饮用250ml的含糖饮料可增高18%的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人工甜味剂饮料增高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25%,而100%果汁也可增加5%的2型糖尿病风险。如果对肥胖的因素进行校正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也相应增加13%、8%和7%。
加拿大健康婴儿发展(儿童)队列的研究,探索了孕妇在孕期饮用用人工甜味剂饮料和含糖饮料与后代体重超重风险的关系。研究纳入了3033名健康孕妇,与不饮用者相比,每天饮用人工甜味饮料的母亲,其婴儿出生时体重增加,1岁时婴儿超重风险增加2倍。而含糖饮料没有发现类似的关联。儿童青少年是饮料消费的主要群体。对新加坡的青少年(高中生)的研究发现,选择多喝无糖但添加人工甜味剂的苏打饮料的青少年,其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高58%,甚至高于增量饮用含糖饮料的青少年。
甜味剂扰乱不仅仅是味觉
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饮料在导致2型糖尿病的风险方面,几乎和含糖饮料是差不多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无糖的甜味剂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呢?对此,科学家们也进行了机制探索。目前认为,甜味剂导致糖尿病患病增加的机制可能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作用于大脑:
甜味剂的甜度比真正的糖要高得多,这可能导致大脑接受到强烈的刺激信号,导致体内的激素——尤其是糖尿病相关的激素发生紊乱,并改变我们的进食习惯,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作用于肠道菌群:
人工甜味剂可能会扰乱肠道菌群进而导致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对甜的耐受性提高:
频繁食用高强度甜味剂对甜味受体的过度刺激,可能导致口味偏好的改变。习惯性食用人造甜味剂的人可能会发现,不甜的食物没有那么可口和吸引人了,从而转向更甜的食物,从而导致体重过度增加。也就是先苦后甜容易,先甜后苦难。
对心理行为上的影响:
甜味剂没有热量,能量还需要进食补充。因为它告诉你“没有热量”,你喝下去之后不像含糖饮料一样有负罪感,因而吃更多东西。
有趣的是,此次ADA会议中,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Alperet等的研究中指出,未成年人饮用果汁是有好处的,可以让他们在成年之后发生糖尿病的风下降,这个结果的趋势与会议中Drouin-Chartier教授关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相反。最终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成年人,应该用完全不含糖也不甜的饮品——白水、咖啡(无甜味)、茶,来代替含糖或有甜味剂的饮品。离人工甜味剂饮料远一点,离健康更近一点。尽量选择更健康的水果,多摄入低脂肪乳制品,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