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可导致患者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以及骨强度降低,出现疼痛、驼背、身高降低等症状,也容易使患者发生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不少人以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会面临的问题。其实,在中年人中,骨质疏松症也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据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是中国4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的患病率尤为严重。
研究人员对20416名受试者进行了随访研究,平均年龄为53岁;56.7%为女性。这些受试者来自不同省份或直辖市的城市或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健康信息;吸烟状态、饮酒量、饮食等生活方式;激素水平、药物使用,以及过去5年内,临床骨折(经医务人员诊断、治疗的骨折)的发生情况。同时,研究人员还测量了受试者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的骨密度(BMD);并对受试者进行了腰椎侧位X光检查,以评估椎体骨折的患病率。
测量发现,男性受试者腰椎、股骨颈和全髋的平均峰值骨密度分别为 1.00 g/cm2、0.87 g/cm2和0.92 g/cm2;女性分别为1.04 g/cm2、0.82 g/cm2和0.89 g/cm2。男性所有测量部位的骨密度,在20-29岁达到峰值。而女性,腰椎骨密度在30-39岁达到峰值;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在20-29岁达到峰值。
在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方面,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
在≥40岁的人群中,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20.6%;而男性为5.0%;在≥50岁的人群中,女性的患病率高达32.1%,而男性为6.9%。
在城市地区,≥40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4.6%,农村地区则为5.3%。城市地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7.3%;农村地区女性患病率为22.3%。
在椎体骨折患病率方面,≥40岁人群中,男性为10.5%,女性为9.7%;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此外,农村地区男性(11.8%)和女性(10.4%)椎体骨折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地区的男性(8.2%)和女性(8.3%)。
在过去5年临床骨折发生率方面,男性为4.1%,女性为4.2%,相差不大;而且农村和城市地区发病率也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率较低,在患有骨质疏松症和有骨折史的女性中,仅有1.4%接受过抗骨质疏松治疗;而在男性中则只有0.3%。
研究人员分析,女性、年龄较大、体重指数(BMI)较低、曾经吸烟,与较低的骨密相关;年龄较大和股骨颈骨密度较低,与椎体骨折风险升高相关;股骨颈骨密度较低、超重或肥胖、饮酒和使用糖皮质激素超过3个月,则与临床骨折风险升高相关。
研究最后强调,该研究发现中国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患病率都很高,但治疗率却很低。随着人口老龄化,预计中国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患病率将继续增加。未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不应仅关注女性,男性也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尤其是绝经后(≥50岁)的女性和老年人等高发人群。
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均衡饮食,保障钙摄入。钙是决定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日常饮食应选择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
多晒太阳,有助于钙吸收。充足的光照会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而维生素D对钙质吸收起到关键作用。建议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时间,提倡中速步行、跑步、骑行等多种户外运动形式。
坚持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症。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丢失,如果想要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就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吸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骨质疏松症风险,应戒烟、戒酒。
此外,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将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风险。
参考资料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and Fracture in China The China Osteoporosis Prevalence Study. JAMA Netw Open,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21106.
标签: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