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18-39岁之间不控制好血脂血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翻倍相关,即使老了降下来也没用

佩襄 医学 1.6K+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Andrew E. Moran教授团队,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研究发现,18岁-39岁之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达到100mg/dl或以上的,无论老了之后(40岁之后)是啥水平,都与患冠心病(CHD)的风险增加64%相关。同样地,收缩压达到130mmHg或以上,与低于120mmHg的相比,无论老了之后是啥水平,都与心衰(HF)的风险增加37%相关;舒张压达到80mmHg或以上,与低于80mmHg的相比,都与心衰的风险增加21%相关。

JACC:18-39岁之间不控制好血脂血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翻倍相关,即使老了降下来也没用.jpg/

这说明啥?年轻人,年轻时用命换来的钱,到老了可能买不到命了。而且以上的数据还只是超标群体的平均数据,如果把血脂和血压再按照不同等级做个细分的话,有些朋友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年轻人之所以会玩儿命地挣钱:一是因为确实缺钱;二是因为老年和病痛离得较远,没有切身体会;三是认为年纪大了再保养就好了。

这可不是瞎说,来自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与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在高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认知、治疗和控制方面相当落后,并且年轻人特别不太可能意识到,年轻时血压和血脂不正常与未来患冠心病和心衰有关。而且,即使体检结果表明他们的胆固醇水平高,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的风险很高,这些年轻人也可能会忽视这些结果,因为他们认为,现在还年轻,他们还有时间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降低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年轻人不懂道理。虽然,有很多研究表明,年轻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高,与中年时亚临床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与步入老年之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有关。

不过,这种相关性并没有被很好的量化,也不清楚是不是独立于步入老年之后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也就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等步入老年再吃药控制血压血脂就来不及了。

并不是科学家不想找证据,只是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如果想了解年轻人的血压和血脂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就得从年轻的时候(例如18岁)开始研究,直到老年。这个工作量确实是大,这样的队列也非常少。

Moran教授团队那真是好不容易找到了6个大型社区前瞻性队列研究,最终从中挑选出了36030名18岁及以上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数据。

基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等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数据,分析它们与40岁之后冠心病(定义为心肌梗死或CHD死亡),HF和中风(缺血性或出血性)发生的相关性。

按照Samuel S. Gidding同期配发的评论性文章的说法,Moran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标杆式的研究方式。方法也很复杂,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长达17年的中位随访时间中,一共发生了4570例冠心病,5119例心衰和2862例卒中事件。总体上来看,18-39岁的年轻人舒张压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与40岁之后冠心病风险增加相关,而且与40岁之后的水平没啥相关性。

具体而言,与舒张压小于70mmHg相比,舒张压在70至79mmHg与冠心病风险增加8%相关;80mmHg以上与增加21%相关。

与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00mg/dl相比,低密度脂蛋白在100至129mg/dl之间,与冠心病风险增加62%相关,在130至159mg/dl之间,与冠心病风险增加89%相关, 大于160mg/dl,与冠心病风险增加103%相关

此外,年轻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也与老年患心衰的风险独立相关。与收缩压小于120mmHg相比,大于130mmHg与心衰风险增加37%相关。与舒张压小于80mmHg相比,80mmHg及以上的舒张压与心衰风险增加21%相关。

不过,40岁之后的卒中风险倒是与上面的因素都没有相关性,只与40岁之后的高收缩压或舒张压有关。

都看到了吧,年轻时候不注意饮食和休息,体检发现血压和血脂异常也不注意去控制,等到40岁之后再想着改变可能真的就晚了。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研究成果证明,18到39岁这个年龄段,是控制血压和血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控制的住、控制的好,就有望预防40岁之后患心血管疾病

而且血压和血脂水平,其实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可改变风险因素。我们只需要在饮食和运动上做一点点改变,或许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资料

Associations of Blood Pressure and Cholesterol Levels During Young Adulthood With Later Cardiovascular Even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9, 74(3): 330-341.


标签: 心血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