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二者的组合),以及每周至少2天抗阻运动(又称增肌运动,如俯卧撑、弓步、举哑铃、仰卧起坐、深蹲起立)。
有氧运动通常会改善血液动力学、血脂状况和心肺健康,抗阻运动则可以改善葡萄糖代谢、身体成分(例如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关于哪种类型的运动或运动组合对于预防心血管病最有效,目前尚无确切的答案,特别是在心血管风险增加的超重/肥胖人群中。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的随机对照研究(CardioRACE研究)提示,在超重或肥胖成年人中,单纯有氧运动,或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均可改善心血管风险指标,而单纯抗阻运动却无此效果。
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说明,要想改善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心血管风险指标,有氧运动需要包含在内。
而对于厌倦有氧运动或因身体情况(如肥胖)难以长时间进行有氧运动的人来说,在不增加总运动时间的情况下,用抗阻运动代替一半的有氧运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它不仅可以提供类似的心血管益处,还有增强肌肉力量的额外好处。
作者认为,该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为全球约20亿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制定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和建议,但该研究仅为一项单中心疗效试验,其结果需要大规模的有效性研究来验证。
该研究纳入406名血压升高(120~139/80~89 mmHg)的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5~40 kg/m2)成年人(35~70岁),随机分为抗阻运动组、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不运动对照组。
所有人进行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时间匹配监督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每次两种运动各30分钟),持续1年。研究的主要结局是4个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标准化综合Z评分从基线到1年的变化,包括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和体脂百分比。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中上述4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Z评分分别下降了0.15和0.16(提示心血管风险指标得到改善),而抗阻运动组并未显著降低。
与抗阻运动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上述4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Z评分均显著降低,但后两者无明显差别。
在4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与对照组相比,干预1年时三个运动组仅体脂百分比明显降低,收缩压、LDL-C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未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指出,一些运动研究发现,体重减轻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有关。但在该研究中,1年时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参与者的体重减轻不足1.5 kg,即便校正体重变化后,这两种运动形式仍可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
而三个运动组参与者的体脂百分比降低了1%,虽然降幅也不大,但值得关注,因为体脂百分比下降1%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代谢综合征风险分别降低3%、4%、8%有关。对于超重和肥胖人士来说,减重有难度,但可通过减少体脂来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
该研究中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变化幅度大多不大,可能与参与者相对健康有关,其基线平均收缩压为128 mmHg,且不用降压药,平均LDL-C水平(123 mg/dl)和空腹血糖(96 mg/dl)也均在正常范围内。另外,该研究中所有人并非完全不运动,他们每周平均进行92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在该研究的参与者中,53%为女士,大多数接受过良好教育,94%完成了1年随访。
来源:
Aerobic, resistance, or combined exercise training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in overweight or obese adults: the CardioRACE trial. Eur Heart J, 17 January 2024
标签: 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