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X线是筛查乳腺癌的重要方式,在乳腺X线影像中,乳腺腺体组织在乳腺整体投影中所占的比例(即乳腺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中纤维腺体组织和脂肪组织的构成。既往研究发现,乳腺密度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临床研究可以直接用百分比来表示乳腺密度(如Wolfe标准),也可以用不同截点划分不同密度组,如美国影像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等。
BI-RADS标准分类可分为4个类别:第1类:几乎完全是脂肪组织(实质<25%);第2类:乳腺纤维腺体散在分布(实质25%~50%);第3类:乳腺纤维腺体致密且分布不均匀(实质51%~75%);第4类:乳腺纤维腺体极致密(实质>75%)
但考虑到BI-RADS的分类可能受到不同放射科医师主观评估的影响,以及乳腺密度会随着个体年龄增长和时间变化而改变,因此了解乳腺密度的纵向变化情况与乳腺癌风险的关联,可能是更为合理的模式。
《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乳腺密度增加或持续增加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也增加。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首次乳腺X线测量的乳腺密度值,对于预估后续罹患乳腺癌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韩国国家乳腺癌筛查数据库。纳入该数据库的40岁以上女性,每2年进行一次乳房X线检查以筛查乳腺癌。
研究人员将2009~2010年接受检查的女性视为基线队列,并依次类推出2次筛查队列(2011~2012年)、3次筛查队列(2013~2014)、4次筛查队列(2015~2016年)。中位随访5.9年,最终有174万接受了4次筛查女性被纳入分析,其中1.9万女性罹患乳腺癌(56%参与者首次筛查时为致密乳腺,即BI-RADS乳腺密度类型3/4),172万女性未罹患乳腺癌(41%首次筛查时为致密乳腺)。
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与乳腺密度变化轨迹息息相关,且随着乳腺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参考资料
[1] Trajectories of breast density change over time and subsequent breast cancer risk: longitudinal study. The BMJ. 2024; 387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2024-079575
[2] 中西方女性乳腺密度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0, 12(4): 46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