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梅有通便效果,但有人说买到的西梅为啥效果总是不太好?
西梅中有一种叫做「山梨糖醇」的物质,它是让人顺畅便便的关键成分。效果不好可能有两个主要因素:① 你的肠道对山梨糖醇不太敏感;② 你买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不够高。
如果你吃任何西梅都没啥效果,那可能命里与它无缘。如果你时而有效,时而无感,那很可能是买到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不一样。研究发现,不同品种、产地、年份的西梅果实,山梨糖醇的含量大约在 1%~5% 之间,差异能高达 3~5 倍。
整体上来说,气温高、雨水少的地区/年份,以及成熟度高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相对也会更高一些。山梨糖醇的含量,与果实中的糖分积累显著正相关,那些越利于糖分积累的因素,也会让山梨糖醇更多。
有个更简单的判断方法:越甜的西梅,效果可能越好。
西梅,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它是个西洋玩意,英文名叫做:plum。翻译过来就是:李子/布林。是的,西梅其实就是李子。准确来说,李子家族中有「欧洲李」基因的,都可以叫做西梅。
西梅因为有欧洲李的基因,果型通常都是椭圆形或者卵型。传统的西梅原产于欧洲,最早就是因为酸,只能做成果脯吃,有个专门的名字:prune(西梅干)。随着水果新品种培育,更甜、更适合鲜食的西梅品种才出现了。不同的鲜食品种,在大小、颜色和甜度上,并不太一样。
国内在售的新鲜西梅,品种其实很多,它们在甜度和风味上都会有差异,但商家在售卖时,不一定会把品种标出来。西梅不好吃,更可能是成熟度有问题。好吃的西梅,一般摁着有点软,果子紫红中微微泛黄,甚至果柄有点蔫吧吧的快掉了。
被吐槽「上当了」的西梅,通常也有一个共性:硬。其实就是还没熟。果肉是绿的,表皮泛青,吃着硬邦邦……这不是买到了「假西梅」,而是真的「还没熟」。李子家族也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和牛油果、芒果一样,没熟的时候难以下咽,必须熟透变软,才能品尝到甜蜜的滋味。可一旦成熟,很快就会软烂,不好保存运输。
西梅一般没完全成熟时就采摘运输,在路上或到家后要经过「后熟」,果子变软了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