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个有益健康的吃饭小习惯

佩襄 营养 8

4 个有益健康的吃饭小习惯,只要稍做改变,或许就能帮你实现“无痛”减肥、控制血糖的目标,甚至还能预防某些癌症。

想要持续减重、控制食欲,试试 ①吃饭先喝汤 。

想要控制血糖,②水果饭前半小时吃和 ③「素-荤-主食」的吃饭顺序,可能很有用。

汤.jpg

1. 吃饭先喝汤,有助持续减重、控制食欲

早就有研究发现,饭前喝汤,有助控制进食量。对汤的要求只有能量低这一条,100-150kcal ,成分倒是没什么要求。

减肥就是管住嘴、迈开腿,饭前喝碗低能量汤,可以让人“无痛”少吃。每餐少吃一点,积少成多,减肥成功指日可待啊~

2.水果饭前半小时吃,控制血糖,

如果你需要控制血糖,首先在水果的选择上就要注意,选择血糖指数与血糖负荷双低的水果、温带水果,如苹果、梨、橘子等,它们都跟糖尿病风险降低相关。尽量避免血糖指数及含糖量都较高的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榴莲等。其次,注意吃水果的时间,餐前半小时吃,对控制餐后血糖有帮助。

研究发现,餐前半小时吃水果,不管是否等量替换一部分主食,都能明显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整体血糖水平更平稳。而且,餐前半小时吃水果,餐后饱腹感也更强,不管是不是等量替换了一部分主食。

很多研究也发现,餐前半小时吃点蛋白质或膳食纤维类零食,也有类似的控糖效果。

3.调整吃饭顺序,短期控糖,长期减肥

「素-荤-主食」或者说「纤维类-蛋白/脂肪类-碳水类」这个吃饭顺序,不仅对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有用,对已经有血糖问题的人预防发展为糖尿病也有帮助。

不少研究都发现,调整吃饭的顺序,不仅容易做到、容易坚持,效果还更好(效果好也跟容易做到有关)。而且,长期坚持下来还可能影响体重、腰围、血脂等。

武汉同济医院的一个团队挑选了226位以前习惯先吃米饭后吃菜的2型糖尿病患者,调整成「素-荤-主食」的顺序坚持3个月后,发现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有明显改善。

国内对80位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饮食干预发现,「素-荤-主食」这个饮食顺序可以改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重指数,对延缓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有积极作用。

日本的一个团队,研究了333位2型糖尿病病人,在指导病人将用餐顺序调整为「膳食纤维-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后,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和血糖波动。跟踪2年半,发现他们一直坚持得比较好;而接受了其他膳食指导的人坚持情况就一般。

日本一项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试验,要求参与者吃饭的前5分钟不能吃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只吃蔬菜、鱼肉等,5分钟后才可以吃主食。坚持6个月后,他们的血糖、体重和腰围情况有明显改善。

4.不要吃太烫、吃太快

一项荟萃研究分析了 23 项中国人群饮食因素与食管癌关系后认为,硬质饮食、热烫饮食、快速进食、霉变食物、腌制食物、高盐饮食、油炸食物、辛辣食物等都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其中,热烫饮食、快速进食,这两个吃饭习惯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很容易改变。

“趁热吃”很多时候都太烫了,大家高估了自己对温度的感知,很多时候,你觉得只是“热”,实际上已经产生“烫”伤了。

对口腔和食管黏膜来说,10-40°C 的进食温度是比较适宜的,超过 50°C 就可能有烫伤的风险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就将 65°C 以上的热饮列为2A 类(可能对人类致癌)致癌物。

而且我国一项研究发现,产生伤害的热激活温度为 54°C,这个温度可是比 65°C 要低多了,跟很多人日常 70-80°C 的进食温度比更是低得多。

一项 Meta 分析就指出,中国人群进食快的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是进食慢的 2.5 倍。另一项研究也发现,跟进食温度适中且细嚼慢咽的人相比,习惯吃烫食且吃得快的人,患食管鳞癌的风险最高可增加近 4 倍。

标签: 糖尿病 肥胖 癌症

上一篇冷冻,会不会影响鱼里的DHA和EPA?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