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免疫学前沿》杂志上,Djurdjica Coss博士和她的研究团队发现,同样高脂饮食喂养,雄性小鼠不仅胖得比女性快,肥胖引起的炎症反应也更加明显,巨噬细胞在下丘脑的聚集使神经元的棘突大大减少,下丘脑调节的各种性激素水平降低了将近一半,连生殖能力都受到了影响![1]
严格来说,雌性小鼠也不是真的“光吃不长肉”,只是长肉的速度要比雄性小鼠慢很多。同样在出生一周之后开始高脂饮食,雄性小鼠只用了12周的时间就到了正常饮食小鼠体重的175%,而雌性小鼠要花上19周的时间。我们在比较男女体重的时候经常会说,“男生的骨头比较重”,在这次的实验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的误差,研究人员测量了小鼠不同部位的脂肪沉积情况。结果发现,雄性小鼠的皮下脂肪和性腺脂肪的沉积量都要大于雌性小鼠。有趣的是,如果将高脂饮食和正常饮食的小鼠进行对比,雌性小鼠的皮下脂肪的增加量要大于雄性小鼠,也就是说,雌性先胖皮下,雄性先胖性腺。显而易见,皮下脂肪的增加对健康的不良影响还是要小于性腺的[2]。
提到性别差异,各种性激素的差异肯定是要被考虑进去的。雌性小鼠不容易发胖的秘密是否和性激素有关?研究人员决定,把雌鼠的卵巢切除来看看效果。果然,没有了卵巢保驾护航的雌鼠很快就失去了苗条身材,高脂饮食12周的体重和雄性小鼠持平。除了体重,研究人员还比较了高脂饮食的雄性小鼠和卵巢切除雌鼠的促性腺激素和性类固醇激素的水平,其中雄性小鼠黄体生成素降低57%,卵泡激素降低35%,睾丸内睾丸素降低40%,精子减少50%,精囊重量减少22%!(多少子孙后代就这么胖没了。。。)但是切除卵巢的雌性小鼠上面提到的几种促性腺激素的水平都没有显著变化,只是发情期由4.6天延长到了6.4天。由此可见,虽然卵巢和其相关激素可以帮助雌性小鼠抵抗饮食诱导的肥胖,但是各项激素水平不受影响并不是卵巢的功劳。
那么,造成小鼠性别差异的激素变化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性激素水平是受到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严格调节的,于是研究人员对小鼠GnRH的mRNA水平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高脂饮食雄鼠的GnRH的mRNA水平比对照组降低了46%!而不论卵巢切除与否,雌性小鼠的GnRH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都没有明显变化。所以说,饮食诱导的肥胖影响了雄性小鼠下丘脑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解剖了小鼠的下丘脑,果然,只有雄性小鼠的下丘脑中发现了巨噬细胞的聚集。只是聚集还不算,有研究显示,巨噬细胞聚集和炎症细胞因子升高会导致突触的消除[3]。研究人员虽然没有检测到GnRH神经元数量的变化,但是,控制神经递质传输和靶向的蛋白水平却降低了,甚至GnRH神经元的棘突密度都降低了,也就是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性大不如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性激素调节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既然下丘脑神经元受到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么雄性小鼠一系列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和精子数量的减少似乎也得到了解释。
肥胖引起炎症细胞因子堆积是个正常现象,但是为啥只有雄鼠受到了影响?原来,雌性小鼠的抗炎能力远高于雄性小鼠。高脂饮食使雌性小鼠下丘脑的抗炎蛋白增加至对照组的188%,而雄性小鼠的抗炎蛋白水平却降低了50.2%,还能说什么呢,雄鼠不发炎谁发炎?
女性朋友们也不能高兴地太早,如果一味地胡吃海塞,谁也保不住你!更何况随着年龄增长,总有一天相关雌激素水平会急剧下降,到时候肥胖和各种疾病接踵而至,可就是还账的时候啦!至于男同志嘛,多余的话也不说了,请看着以上数据慢慢沉思吧~
参考文献:
[1] Diet-Induced Obesity Elicits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and Reduction in Spine Density in the Hypothalami of Male but Not Female Mice[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18, 9.
[2] The sexual dimorphism of obesity[J]. 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 2015, 402: 113-119.
[3] Microglia: new roles for the synaptic stripper[J]. Neuron, 2013, 77(1): 10-18.
标签: 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