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高血压,都应警惕原醛!

佩襄 医学 848

高血压.jpg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潴钠排钾、容量负荷增加,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高醛固酮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症候群。

原醛在高血压中的患病率为4%~13%,常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更易于引起主动脉夹层、严重心律失常、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近期,卫健委高血压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发表原醛筛查及诊疗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高血压、低血钾和肾上腺肿瘤或增生是典型原醛的重要临床表现,但低血钾和肾上腺CT的阳性报告率均不足50%,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警惕原醛。

指导意见中强调,原醛的诊断流程包括初筛、确诊和分型定侧三步。

根据近年国际国内的研究进展,强调高血压患者合并以下情况应筛查原醛:

①自发性或利尿剂诱发的低血钾;

②肾上腺意外瘤;

③血压持续超过150/100 mm Hg、难治性高血压;

④有早发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脑血管意外家族史(年龄<40岁);

⑤一级亲属患有原醛;

⑥靶器官损害程度与高血压病程不相符;

⑦年龄<40岁的年轻患者。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是目前最为公认的初步筛查方法。20~30为ARR筛查界值,一般以ARR>20 为原醛筛查阳性的切割值。

ARR受体位、测定时间、药物、血钾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测定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比如停用对ARR产生影响的药物至少2~6周,尽可能将低血钾纠正到正常范围等。

但之前阜外医院一项研究发现,在测定ARR前不停用明显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降压药物,测定ARR筛查原醛也有一定的价值。

生理盐水输注试验(SIT)及卡托普利试验(CCT)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的确诊方法,二者诊断效率相似。

无法行确诊试验的疑似患者,可采用螺内酯诊断性治疗。

对于初步筛查阳性的高血压患者应至少选择一种确诊试验,明确诊断或排除原醛。

肾上腺薄层CT和肾上腺静脉取血是原醛分型定侧的常用方法,但CT有较高的误判率,对于原醛确诊试验阳性且有行手术治疗意愿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行肾上腺静脉取血分型定侧。

肾上腺静脉取血术难度较大,建议推荐或转诊至具备条件的中心进行。

年龄<35岁,血浆醛固酮水平>30 ng/dL,合并自发性低血钾、单侧肾上腺腺瘤直径>1 cm且对侧肾上腺正常的患者可考虑直接行肾上腺切除术。

来源:

[1] 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检出、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见.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9(6):508-518.

[2] 非标化状态下醛固酮/肾素值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初步探讨.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 465-469.

标签: 心血管 高血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