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子刊:潜心探究13年,终于发现夜班导致受损DNA修复大幅降低,或增加癌症风险 晚上不睡,白天作废。江湖上的这句老话不无道理,但晚上不睡的后果,这句老话貌似说得太简单了!这种作死式行为很可能会导致DNA损伤修复减少,久而久之,可能引发癌症。Fred Hutch癌症研究中心的&nb... 佩襄 2019-02-19 2.0K #睡眠
医学 《自然》子刊:肚子上赘肉多要当心了,科学家或找到了腹部脂肪堆积导致癌症的分子机制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每天早上到办公室一落座,肚子上的肥肉就不动声色地叠起来,每每想把这摊肥肉减掉,却总是停留在想的阶段。但是,自从看了下面这个研究后,决定要行动起来,解决掉肚子上的这摊肥肉!... 佩襄 2019-02-19 2.3K #癌症 #肥胖
医学 《自然》子刊:肚子上的小肥肉也和肠道微生物有关!科学家发现肠道微生物调节人体脂肪分布的秘密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让大家都很容易屯出小肚子。如果只是单纯肉多也就罢了,但是说真的,绝大多数“将军肚”都意味着内脏脂肪过多。它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不用多说,另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还... 佩襄 2019-02-19 2.2K #肥胖 #肠道菌群
医学 《科学》子刊:多巴胺或能治糖尿病!科学家首次发现脑内葡萄糖代谢调控通路,刺激大脑治疗糖尿病或成可能! 《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荷兰科学家带来了糖代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脑内多巴胺通路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1]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证实这条调控通路的存... 佩襄 2019-02-19 2.5K #糖尿病
营养 JACC:吃常用膳食补充剂,不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何谓膳食补充剂?顾名思义,补充的是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不足的营养成分。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每个都身披金甲,抗氧化、提高抵抗力、保护心血管……简直十项全能,让人心甘情愿掏出钱包。实际上呢?我们真的这么缺... 佩襄 2019-02-19 2.3K #补充剂
医学 为什么说女性更容易手脚冰凉呢? 为什么说女性更容易手脚冰凉呢?性别不同带来的结构差异导致了女生们的手脚通常更凉,并且“更容易”凉。医学界顶刊《柳叶刀》在1998年发表的研究论文《Cold hands, warm heart》中指出,... 佩襄 2019-02-19 2.0K
医学 《自然》:利用甘露糖苷选择性地清除肠道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望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 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生素,曾经拯救过上亿人的生命,可如今,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越来越多地出现。抗生素的滥用,已经使得人们对一些原本常见的感染变得无药可医。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重... 佩襄 2019-02-18 2.4K
医学 《细胞》:要警惕,剑桥大学科学家发现甲醛致癌新机制,那是相当的阴险啊! BRCA2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基因,提起它的突变,我们脑子里一下就会想到乳腺癌,但其实卵巢癌、前列腺癌,甚至是胰腺癌的发生都是和它有关的!BRCA2突变的携带率为1%[1],这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的突变... 佩襄 2019-02-18 2.3K #癌症
营养 注意!中国科学团队发现可乐竟然改变肠道微生物,促进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可口可乐自1886年被发现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几乎已经成为了美国的象征。关于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也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有人甚至总结:世界上有三大秘密是为世人所不知的,英国女王的财富、罗纳尔多的体重... 佩襄 2019-02-18 2.1K #糖饮料
医学 《自然》子刊:瑞金医院和华大基因联合破解与汉族人肥胖有关的肠道微生物,吃出好身材不是梦 《自然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和华大基因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1]!研究人员以中国的汉族年轻人为研究对象,确定了一个能抑制肥胖的肠道微生物——多形拟杆菌,还研究了其对代谢产物氨基酸水平的影... 佩襄 2019-02-18 2.6K #肠道菌群 #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