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调控摄食的新通路,揭示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新生理功能 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具有两种形态和功能截然不同的脂肪—白色脂肪和褐色脂肪(又译为棕色脂肪)。白色脂肪的功能是储存多余的能量以备不时之需,褐色脂肪的功能是燃烧脂肪以及糖分等,产生热量来维持恒定的体... 佩襄 2018-11-25 2.0K+ #肥胖
Cell:改写教科书!饱食感竟源于棕色脂肪!减肥可以这样做! 肥胖问题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大城市中超重和肥胖者达30%以上,还有大批高血脂、高血糖的慢性病患者需要控制自己的饮食能量,让他们在尽量低食物能量的情况下获得饱食感是控制这一人群数量的有效措施... 佩襄 2018-11-25 1.9K+ #肥胖
NEJM:美加两国临床试验证实,益生菌株LGG对小儿急性胃肠炎毫无益处 在2018年11月22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美国和加拿大开展的两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给益生菌产业劈头又浇了一盆冷水:对急性胃肠炎的患儿补充益生菌进行辅助治疗,完全无法改善患儿的症状[1-2]!... 佩襄 2018-11-25 2.0K+ #肠道菌群
科学家分析2千万亚洲人数据发现,粗腰与18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 肥胖会增加癌症的风险,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些人发胖先胖脸,有些人先胖肚子,还有人先胖腿。肉肉长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癌症发生风险也都不一样!近日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评价了腹部肥胖,也... 佩襄 2018-11-25 1.7K+ #癌症 #肥胖
BMJ:别熬了!夜班工作!糖尿病风险增加17%! 长期夜班不仅会使爱美女性容颜迟暮,更会导致各种疾病。 近日,一项14万数据的大型研究表明:轮班工作,尤其是夜班工作,不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女性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众所周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 佩襄 2018-11-25 2.1K+ #糖尿病
BMJ:刷新认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燃烧更多能量! 一首《卡路里》燃爆大江南北,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在我们的认知里,远离垃圾食品、低脂低蛋白饮食貌似是最容易也最快的减肥方式,但往往,在积极节食,成功减重后减肥者往往都会面临平台期、甚至体重反弹的状态。这种... 佩襄 2018-11-25 1.7K+ #肥胖
BMJ:低碳水或更容易减肥! 近日,波士顿儿童医院的Cara Ebbeling和David Ludwig等研究发现,低碳水饮食能增加能量消耗,平均每减少10%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每天就能多消耗52千卡的热量,相当于少吃一个苹果,或者... 佩襄 2018-11-25 1.7K+ #肥胖
川大科学家分析190多万人的数据发现,常吃酸奶与癌症发病风险降低近20%相关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与不食用乳制品的人相比,每天吃两份乳制品的人,全因死亡风险下降了17%,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了23%!(详见https://shenjingyys.com/archiv... 佩襄 2018-11-24 1.8K+ #癌症
《细胞》:就别老撸串!瘦肉等食物中的组氨酸经28种肠道菌代谢后的产物,或是2型糖尿病的诱因 大量的吃肉饮酒,这可不是什么健康的生活方式。癌症、痛风、糖尿病等等,都跟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不过嘛,这类的研究,流行病学居多,机制探讨较少。今天就来带大家看看,不健康的饮食是怎么让你和2型糖尿病... 佩襄 2018-11-24 2.0K+
糖尿病能逆转?间断性“饿”肚子或奏效 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3个靠吃药打胰岛素控制糖尿病的男士,没有手术,其糖尿病居然逆转了。这是近日刊登在BMJ Case Reports上的活生生的病例。其中,逆转糖尿病的诀窍就是会“饿”肚子,即有计... 佩襄 2018-11-22 1.9K+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