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钙化和骨质疏松都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既往研究认为血管钙化是身体钙磷代谢失衡所致的钙盐沉积于细胞和组织间的被动过程;作为与衰老伴行的退行性病变, 是血管老化的标志。但近年研究表明 血管钙化患者往往伴有骨质疏松,且二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
丹麦一项研究表明,严重的髋关节骨质疏松可能意味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这不仅增加髋部骨折风险,而且也增加冠心病风险。 基质谷氨酸蛋白、骨钙素蛋白是调节血管钙化与骨质疏松之间的重要因子,与血管钙化、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钙在人体中的沉积具有随意性,如何让我们补的钙不沉积在血管和脏器,如愿进入到骨骼当中?我们体内的 基质谷氨酸蛋白和骨钙素蛋白肩负着这个重任。
肾结石、血管钙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2015年,色列学者探讨了钙肾结石、骨密度降低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发现肾结石患者的主动脉钙化程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表明血管钙化可能是解释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机制。此外,骨质脱钙现象,在肾结石患者更为严重。
加拿大一项超过300 万人的前瞻性研究显示,肾结石病史与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加相关,血管钙化是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强力因子。
为啥查血不缺钙,骨密度检查却缺钙?
抽血检查微量元素检查的是血钙,骨密度检测仪查的是单位骨骼中钙的密度,它反映的是骨骼的状况。人们常常会因为身体的一些原因出现骨骼中的钙回到血液中,供给身体组织的正常代谢需要,这是人体正常的保护功能。但是,这样会造成血液中的钙正常,而骨骼中缺钙的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钙迁徙”,这种情况会引起钙的代谢混乱,导致动脉硬化、骨质增生、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
出现这种情况第一要抓紧时间补充钙,控制“钙迁徙”,第二同时补充维生素K2,让血液中的钙重新沉积到骨骼,以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结石等疾病的发生。
错误补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当钙进入人体时,主要在小肠内发挥作用,肠道会将钙吸收到血液中。进入血液中的钙变成了游离钙,理想状态是钙跟着血液,抵达人的骨骼或者牙齿。但是,有些钙可能会逆风飞翔,沉积在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到头来,骨质疏松没解决,引发一大堆其他毛病。
2017年JAMA一篇Meta分析指出: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不能降低骨折发生率!甚至还会带来骨质增生、动脉硬化等严重问题!
1.钙沉积在血管:当钙停留在血液中不离开,就会导致各种心血管问题。沉积在血管中,导致血管钙化,弹性下降,引发 动脉硬化,形成斑块。严重者还会因此引发 高血压,最终因心脏负担过大,导致 慢性心力衰竭。
2.异位沉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钙沉积在肾脏,会引发 肾炎和肾结石;钙沉积在关节、软骨,直接导致 关节钙化,引发关节功能障碍;钙沉积在角膜、结合膜、鼓膜等,引发 角膜病、红眼综合征、听力减退等病症。
如何正确提升骨密度,预防血
管钙化和结石发生?
前文提到基质谷氨酸蛋白和骨钙素两种蛋白肩负着“领钙入骨”的重任。然而,这两种蛋白都依赖着维生素K2 。当身体中没有充足的维生素K2,两种蛋白都处于休眠的状态,并不能发挥作用。足量的维生素K2才能激活它们,引领钙顺利进入骨骼,最终促进骨形成。
基质谷氨酸蛋白,在血管中它就如同监察员,一旦发现还没有达到目的地的钙,准备偷懒沉积在血管和器官上,就会对它们进行阻挡,防止钙离子的异位沉积,预防因此而引发各类病症。
骨钙素蛋白,它的职责类似于抓娃娃机的小爪子,将“监察员”阻击的游离钙抓住,准确塞进骨骼中,完成补钙目标。
综上所述,预防肾结石、骨质疏松与血管钙化的准确方法是:首先要摄入适量的钙,同时摄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3(或者经常晒太阳促进机体合成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并摄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K2领钙入骨,防止钙逆风飞翔。
参考文献:
1. Ovariectomy increases vascularcalcification via the OPG/RANKL cytokine signalling pathway. Eur J Clin Invest,2008,38(4):211-217.
2. Vascular calcification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recurrent kidney stoneformers .Clin J Am Soc Nephrol,2015,10(2):278-285 .
3. Stones,bones,andcardiovascular groans .Clin J Am Soc Nephrol,2015,10(2):174-176 .